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

首先指出关于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

错误观念一

这个是有关平仄检测软件的。有很多朋友对网上发表的格律诗会拿平仄检测软件检测一下,这个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有些检测软件因为设计问题,不够智能,对有些“可平可仄”的位置会判定错误。

例如我有句诗“诗唱溪光云影边”,有些平仄检测软件会判定“诗”字处应为仄而实平;“云”字处也应该仄而实为平。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1)

有些新手视这些平仄检测软件为圭臬,会认为这句诗平仄存在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这句诗中“诗”、“云”处均可平可仄,这句诗平仄没有任何问题。

很多朋友搞不懂“标准律句”和“律句”的区别,很多平仄检测软件只能检测标准律句,实际上史上流传下来的格律诗中,全是标准律句的不足5%,不信的朋友可以拿史上经典格律诗用平仄检测软件检测一下,基本都会检测出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2)

错误观念二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会误导初学者。

这个是绝对错误的,我也是从新手、初学者过来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格律诗初学者正确理解平仄、正确理解“标准律句和律句”大有裨益,只要明白在避免犯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诗病基础上才能“一三五不论”就可以了。

对于格律诗来说,在避免犯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诗病基础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很有指导意义。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3)

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到底有没有道理?它是怎么来的?其本质是什么?

格律诗平仄的目的是带来音律美,使诗有抑扬顿挫之感。最初格律诗的平仄确实非常严格,整首诗每个字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个字的平仄都不能错。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4)

后来诗人们发现这样容易因形害意,而且毫无必要,因为汉字都是双音节,两个字为一节拍,重音落在第二个字上,仅第二个字的平仄影响抑扬顿挫的效果。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除了尾字韵脚或平脚平仄已定,剩下的字两个字为一节拍,第一个字的平仄不影响抑扬顿挫的效果,因此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严重影响抑扬顿挫的效果,因此必须“分明”。于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诞生了。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5)

按照这个规则,上面绝句的平仄变为:

中平中仄中平仄,

中仄中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其中的“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那第三、四句的第5字为什么不能平仄不论?因为会犯三仄尾和三平尾。另外第二句“中仄中平中仄平”中第三、五个字不能同时为仄,否则就犯了孤平。所以我才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要避免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诗病,否则不能不论。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6)

总之,格律诗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是音律美选择的结果,其本质是汉字为双音节,诗中除韵脚、平脚外,每两个字为一音节,第一个字的平仄不影响抑扬顿挫的效果或影响很小,而第一个字恰好处于“一三五”的位置,故可以“不论”。

朋友们,读了本文是不是对格律诗平仄,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何高见?欢迎分享。

格律诗可以不按平仄吗(格律诗平仄的两个错误观念)(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