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

雨生百谷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1)

所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谷雨后降雨增多,气温回升加快,

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雨生百谷,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与仓颉

“谷雨祭仓颉”,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2)

传说仓颉造字后,玉帝感念其功,决定重奖仓颉。于是派人到仓颉梦中询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仓颉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天空果然下起了“谷雨”,谷粒铺满了山川平地。

后来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定为“谷雨节”,以表彰仓颉的造字之功。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仓颉去世后,后人们也把祭祀仓颉的日子也定在了谷雨这天。

五谷丰登中的“五谷”

那么,仓颉想要五谷丰登,这五谷指的是什么呢?

在今天,五谷已经用来泛指各种粮食了。但是在古代,五谷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前者有麻无稻,后者有稻无麻。

麻,即大麻,是我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物。麻杆上的韧皮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它的籽实,古代称为苴,可以用来榨油,也可以作为粮食直接食用,一度是重要的粮食之一,也因此称为“谷”。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3)

黍,俗称糜子,去皮加工后就是当下常见的大黄米。黍是我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4)

稷,又称粟,加工去壳后便是小米了。小米,是一种古老的粮食,被誉为“百谷之长”,曾经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国家的代称叫做社稷,社是我们对祖先表示一种祭祀,稷是小米。“社稷”的意思就是我们祖先用最好的粮食来供奉祖先,可见其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5)

麦,主要指小麦,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起源于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谷物。4000多年前小麦传入我国,在北方得到广泛种植,并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6)

菽,是豆类的总称,主要指大豆。大豆原产于我国,已经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古人不但将大豆当作主食,而且逐渐地研制了豆腐、豆豉、制酱、生豆芽、榨油…以及制作其他豆制品,这是对人类一大贡献。仅平常的豆腐一品,至今已风靡世界矣!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7)

稻,即水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而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全国经济中心渐渐南移,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的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因此水稻也便后来居上,成为了“五谷之首”。

水稻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8)

水稻是当今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水稻在我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唐宋以前,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比较落后,北方人口大大多于南方人口。因此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唐宋以后,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以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加速度加快,我国经济中心渐渐南移,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的水稻,作为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最终成为“五谷之首”。

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占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9)

稻米作为主食已成为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粮食,米酒、汤圆、元宵、米粉、年糕、糍粑、米皮等米制品也数不胜数。然而那一碗白米饭,不仅是饱腹的粮食,而是我们文化的具象与依托;那一份家乡小吃,远不是口舌之欲的满足,更多的是承载了多少人的乡情。那一坛新醅酒,等着远方的人归来共饮。

五谷有哪些内容(旧文分享雨生百谷)(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