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梅60岁的时候的故事(艾苓母女读者分享会举行)

姜淑梅60岁的时候的故事(艾苓母女读者分享会举行)(1)

分享会现场

东北网绥化5月3日讯(王晨吉 实习记者 郑亚楠)4月27日下午3点,姜淑梅、艾苓母女读者分享会于绥化学院图书馆内寒地黑土大讲堂举行。

活动由绥化学院图书馆和樊登读书会共同举办。分享会上,姜淑梅与艾苓向在场的读者讲述了传奇奶奶独特的人生与写作经历,解答了读者的人生困惑与写作问题,与读者亲切交流、热情互动,场面温馨感人。

姜淑梅,1937年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百时屯,六十岁学认字,七十五岁学写作。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入围“2013大众最喜爱的图书”,第二本书《苦菜花,甘蔗芽》入围“2014中国好书”,第三本书《长脖子女人》获得“华文好书”2015年度评委会特别奖,2016年出版第四本书《俺男人》,今年将出版第五本书。仅2017年,她便先后做客了央视《读书》、江苏卫视《阅读阅美》,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央视《夕阳红》来绥化为其拍摄了专题片,其中上海电视台推出的短视频,网络播放量达到400万次。最近,当当网上姜淑梅的四本书都卖到断货。艾苓,原名张爱玲,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写作老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67年出生在安达市,多次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文学奖项。第一本散文集《领着自己回家》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另出版散文集《风也穿鞋》《一路走来》《咱们学生》等。

分享会上,绥化广播电视台《悦读汇》制片人、广播主持人常海彬朗读了姜淑梅的作品《济南城的枪炮声》,讲述了炮火纷飞年代的苦涩童年生活;独立音乐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员、导演、绥化学院音乐学院专任教师姜喆朗读了姜淑梅的作品《卖碱》,叙述了艰苦生活下的倔强与不屈;绥化市特警支队突击大队大队长吕铁生朗读了艾苓的作品《非走不可的弯路》,鼓舞年轻人学会勇敢与坚强;原黑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绥化市小军语言学校校长毛奎军朗读了艾苓的作品《咱们学生》,用细腻的嗓音讲述着艾苓与学生之间的温情故事……朗读结束后,在场读者又向姜淑梅老人和艾苓女士就作品和感悟进行了提问,姜淑梅老人现场金句频发,用“人穷的时候最有劲”、“只要肯努力,学什么都不晚”等一系列质朴的语言为年轻人的未来及人生困惑做出了精妙的解答。

随后,姜淑梅和艾苓为读者进行了签售。

实习记者 郑亚楠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