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推动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编者按:8月12日,2022“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在西宁开幕,各路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当天,“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开发专题论坛也如期举行,人民网青海频道围绕论坛主题,就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国家能源集团在青发展规划等相关话题采访了国家能源集团战规部副主任赵新一。

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推动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1)

赵新一作主旨演讲。人民网 杨启红摄

人民网青海频道:富光丰水风好,这是青海独特的资源禀赋,为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了新机遇。您认为,除此之外,青海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还有哪些优势?

赵新一:首先是政策优势。为青海擘画了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宏伟蓝图,叮嘱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碳减排作出更大贡献,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其纳入产业“四地”战略重点推动。省部共建清洁能源示范省,加强政府推动和引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机制,部委协调解决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中特高压外送等关键性问题,省里牵头统筹,抓好落实,协调网源企业全力协作、通力配合,推动形成土地、生态、价格、金融、技术等全方位支持青海清洁能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其次,青海具备打造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的优势。依托青海水能(抽蓄)、太阳能、风能具备的较好的大规模、集中开发条件。立足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统筹协调好各类电源上下联动、互补互济作用,更好地服务新能源消纳,示范和引领青海在建及待建水电及抽蓄的发展。充分利用水电站的调节能力,结合周边区域新能源资源优势,并配置一定的抽水蓄能、化学储能等电源,通过多种能源互补开发,可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促进青海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青海频道:在您看来,青海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哪些瓶颈?

赵新一:一、清洁电力内消和外送亟需稳定电源支撑。青海省新能源装机比重已超60%,未来青海可再生能源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增加,电力系统中因调峰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调峰、调频、调相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保证特高压直流电力稳定输送,输出稳定、可靠的电力外送曲线,需合理安排送端配套电源建设,玛尔挡、羊曲水电站建成前,直流近区缺乏常规电源支撑,电力电量组织难度大。电源结构的变化导致青海省电力“高买低卖”问题更加突出,经济性问题将成为影响直流电力组织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省内季节性缺电问题不断加剧,亟需稳定电源和多元储能调峰电源支撑。

二、新能源上网电价影响新能源投资发展。随着新能源发展全面进入平价时代,青海省0.2277元/千瓦时的平价上网电价属全国最低,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大幅下降。经测算,在目前新能源项目配套20%、4小时的储能,单位静态投资在4200-4500元、电价在0.26-0.28元时才能满足项目收益率,影响新能源企业投资决策。同时,与本省燃煤标杆电价0.3247元/千瓦时存在负价差,没有完全体现“绿电”价值,严重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制约青海省新能源发展。

三、电源项目开发和电网网架建设时序不匹配。现阶段电源建设远超前于电网速度,并网规模、投产时序均不匹配。省内网源规划建设不同步,新能源丰富地区配套电网汇集能力不足,主要骨干网架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省外仅靠“青豫直流”一条特高压外送通道,不能满足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需求,急需建设新的外送通道。内部急需加强新能源园区基础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夯实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水平,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园区,鼓励引导新能源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

四、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制约明显。青海科技创新实力基础弱、底子薄,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光热、储能、氢能、干热岩等前沿技术领域,科技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产业化推广应用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加之光热、储能没有合理的上网电价,缺乏试验示范支撑,无法满足开发需求。

人民网青海频道: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新一:“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集团将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积极对接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这一国家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促进东中西部合作重要桥梁、对外投资贸易往来重要平台,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助力青海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积极主动担当起青海省清洁能源高地建设的主力先锋。“十四五”期间在青海省建成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储备清洁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新能源容量超过200万千瓦。

一是持续加力保能源安全这一职责使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展现央企担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有效发挥一体化产业优势,深化务实央地合作,拓展疆煤入青通道,增强青海煤电兜底保障能力,协助青海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构建以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巩固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重要作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助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新升跃。

二是持续加力绿色低碳这一发展方向。立足青海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主动融入青海“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在青牵头综合能源、戈壁沙漠风光等基地开发,助力青海加速构建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格局,构建以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发挥集团新能源技术与风机制造优势,围绕“青海有青海用、青海有青海造、青海造青海用”三个方向,合理制定区域产业规划,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拓链,助力青海构建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支撑能源产业发展为方向的产业链。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标准实施“新能源 生态治理”项目,打造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三是持续加力战略新兴产业这一动力源泉。发挥氢能产业技术优势和氢能联盟作用,在青建设国家氢能重点实验室,推动氢能科研成果在青落地,建立制氢、储氢和输氢的网络与安全管控体系,推动“新能源-绿氢/储能-氢能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加大风光热水储等综合能源基地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开展黄河源头“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建设,促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作用,开展新一代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绿电绿氢协同发展,为青海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人民网 杨启红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