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时代重任(高校如何培育有理想)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些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时代重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时代重任(高校如何培育有理想)

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时代重任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些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是一项培根铸魂的工程,是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要更深刻地领悟关于青年工作的新要求,从顶层设计上全面部署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行动方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补足精神之钙,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

理想指引人生,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高校要始终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用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学生始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共同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思政品牌,把基本原理、哲学道理、人生哲理讲明白、讲透彻,使青年学生从中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从根本上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认识和把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时代新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指向,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

深植责任之根,培养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行为特征,强化责任与担当意识培养,探索建立“认识→意识→行动→价值体现=培养目标”新模式,引领青年大学生自觉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担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任。要充分激活社会育人资源,用好社会“活素材”,打好育人“组合拳”,联合政府企业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调研服务等,引领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厚植家国情怀、彰显担当精神。要将使命担当教育贯穿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引导青年大学生把个人成长坐标与国家发展轨迹统一起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中,把青春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要切实加强精神品格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在克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塑造大无畏的气概、坚定不移的决心,积极投身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激发拼搏之梦,培养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当代青年大学生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过着更为优越的生活,但肯吃苦、能吃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必须要学好“吃苦”这堂人生必修课,在苦学、苦练、苦干中成长成才。高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基础,更加注重大学生劳动能力的锻炼、劳动精神面貌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劳动理论素养,增强劳动价值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跨越时空的不朽价值,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高校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采用动画、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从而滋养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催生其吃苦奋斗的内驱力。要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综合分析青年学生的学习数据、消费倾向、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通过“精准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抵制“凡尔赛式”炫富、“战斗式”攀比、“精致”贫穷等不良风气影响,感召青年学生不断砥砺“能吃苦”的宝贵品质,踏实埋头苦干,挥洒无悔青春。

砥砺实干之魂,培养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正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如今,我国已经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青年大学生必须牢记“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用艰辛的努力在新时代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青春篇章。高校要立足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把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瞄准大学生的人生关切,结合大学生不同的人生目标与职业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强化大学生面向未来的奋斗精神。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讲好党史故事,让红色故事成为高校教学的鲜活素材,使榜样奋斗的力量成为青年学生前进的动力。要积极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引导和督促学生全过程、全身心刻苦学习,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养成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要强化体育的育人功能,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培养向上的人格、百折不挠的意志。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高校作为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新时代好青年作为检验育人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青春力量!

(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教师)

责任编辑:许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