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防伪码查不到(拍照识别茶叶真假)

有防伪码、真包装盒就能证明商品是真货?日前,鉴于防伪技术难以解决“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等问题,南京工业大学张帆教授团队研发出“鉴真溯源”系统,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悉,市场上常见的防伪技术,如内外码防伪技术、激光镭射防伪技术等,都是在标签或外包装上做文章,不良商家仍可以将假货塞进真的外包装,充当真品售卖。针对这一市场痛点,张帆团队开发出全新技术解决方案,“面向生物外观特征的鉴真溯源系统”。

“当消费者拿到商品时,无法确定这个标签是不是对应着这个实物,鉴真溯源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张帆介绍,利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该系统可以通过对商品的纹理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保存在云端数据中心,并通过外包装识别算法,保证包装内的商品就是生产、加工、出厂的那一件商品,真正做到“一物一码”。

例如,要验证青藏特产牦牛肉的真伪,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并按照指引拍摄商品实物,就能收到商品真伪的实时反馈。“通过算法,还可以反向追溯到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信息,以便消费者快速鉴定出商品的真伪。”张帆介绍。

茶叶防伪码查不到(拍照识别茶叶真假)(1)

用户拍摄图片及算法自动提取茶叶区域

除了鉴定真伪,该成果还能鉴别商品的品级。“比如茶叶,由于茶叶品级间差异微小,其鉴别工作往往需要专业人士。通过创新算法,消费者只要将茶叶平铺在白纸上,用手机拍摄,并通过小程序识别,就可以看到茶叶的具体品级。” 张帆表示,经测试,这种创新算法达到较高准确率,基本拥有和专业人士持平的鉴别水准。

茶叶防伪码查不到(拍照识别茶叶真假)(2)

茶叶图像的识别及溯源码信息验证过程

据悉,该成果目前已应用于雨花茶、黔茶、五常大米、青海牦牛肉、藏系羊肉、枸杞、藜麦、酸奶、果蔬等120多种农产品的鉴真防伪,识别率达到90%以上。

“课题组还在探索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比如阳澄湖大闸蟹是许多人餐桌上的最爱,但市场上充斥着‘过水蟹’‘洗澡蟹’等山寨货,鉴别商品正宗与否,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张帆说。

目前,该成果也在计算机领域顶级的“国际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会议(ICASSP)”上发表并申请多项专利,还获得江苏农业科技奖。

转自: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强慧娟 通讯员 周伟)

来源: 中国江苏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