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大象近况(津巴韦布大象致60人死亡)
在咱们国家,大象温顺可爱,虽然偶尔会闯入人类居民区闹事,但很少会伤人。
然而津巴韦布的大象却频频伤人,甚至“杀人”,2021年导致了72人死亡,2022年截止到5月份,大象已经造成了60人死亡,50人受伤。
大象俨然成为了“杀人象”。然而另一方面,大象是植食动物,显然攻击人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食物,那它们为何会频频作恶伤人呢?
我国也有大象分布,生活在我国的大象,会像津巴韦布的大象一样频频伤人吗?
津巴韦布的大象为何伤人?
津巴韦布位于非洲,生活在当地的大象属于“非洲象”,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大象属于“亚洲象”,和亚洲象相比,非洲象体型更大。
因为象牙的缘故,历史上大象遭受过多国猎杀,目前仍旧有许多国家存在着盗猎象牙的现象。
但是津巴韦布是一个保护措施做得非常好的国家,这里的大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目前该国拥有10万头大象,约占整个非洲大象种群的1/4。
大象增多原本应该是好事,但不幸的是,当地大象的种群数量远超过自己生态承载量,这意味着:大象泛滥了。
大象是植食动物,而且它们的消化能力并不强,这就意味着想要维持生存,它们必须要每天进食大量的食物,其中一头成年非洲象每天要进食大约300斤的食物。
超出生态最佳承载量之后,大象为了觅食会迁徙到别处,在此过程中,大象就可能与人类相遇。
另一方面,津巴韦布地区生活着1500万人,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人口的增长以及贫困人口较多,也使得人类会扩大自己的农田,畜牧业等。
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但是大象和人类都想要争夺更多的土地,因此矛盾发生了。
不断扩大的大象种群,会破坏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与牛群争夺食物,激化人与大象的矛盾。
而另一方面,大象虽然是植食动物,但它们记忆里非常惊人,曾经有一头生活在田纳西州的大象,与一头陌生大象相遇后,很快熟悉了起来,就像是久别重逢一样。
工作人员很纳闷,后来才知道这两头大象曾经在同一个马戏团待过几个月,然而这已经是23年前的事情了。
大象还会记住食物的路线,尤其是在农作物即将成熟时,它们就会沿着记忆的路线前来觅食,一晚上就能毁掉农民辛辛苦苦种植一年的收成。
而当人类攻击大象时,大象不仅会展开报复,甚至还会因为记忆力惊人,而长时间攻击对方。
新闻上曾经报道过一个人曾经用针狠狠地扎过一头大象的鼻子,结果20年后大象认出了这个人,对其展开了报复。
还有,大象还是种群活动,一旦其中一人伤害大象,可能会招来整个种群的反击。大象虽然是植食动物,但它们在当地是无敌的存在,即便是狮子遇到它们,也只能绕道走。
所以,当它们攻击人类时,人类很难有反击之力。再加上遭受大象攻击的人大多是贫困的农民、牧民等,被攻击后很难接受较好的医疗,因此伤亡率较高。
我国大象会伤人吗?
必须要说的是,大象非常危险,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会主动伤人。
我国大象之所以没有像津巴韦布大象一样伤人,其中一个原因是生活在我国种群的大象并未泛滥,大象种群数量较少,而且大多数都生活在保护区内,很少和人类发生冲突。
其次,我国大象虽然都生活在保护区内,但是偶尔也会外出闯入人类居住地附近,啃食农作物。不过我国有完善的赔偿机制,被大象取食的农田能够获得一定的补偿。
去年大象一路向北过程中,虽然破坏了很多农田,但当地农民对此并无怨言,更不要说会主动伤害大象。
这些年来,专家们在研究,在大象保护区周围,种植一些大象不爱吃的农作物,而不是大象爱吃的玉米,香蕉等,减少人与大象的冲突,既保护了人,又保护了大象。
再者,我国还在保护区内为大象修建“食堂”,所谓的食堂就是种植一些大象爱吃的植物,为大象营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空间。
之所以要保护大象,是因为它们对于当地生态链非常重要,一方面它们体型较大,种群一起活动,它们一起行动时会在森林中蹚出一条路,这就是“象道”,象道可以帮助其他动物快速穿行,有利于其他动物觅食和逃生。
另一方面,大象进食量大,但消化能力不强,它们的粪便中包含了许多植物种子,帮助植物扩散到更远地方。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保护野生动物,但其实野生动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当超过了当地生态最佳承载量时,它们就会成灾,比如:野猪以及津巴韦布的大象。
津巴韦布的大象频频伤人,主要是当地大象数量太多的问题。当大象密度较大时,它们进食量大,会啃食幼苗,导致许多植被还没长大就已经被吃光,对于其他植食动物而言非常不利。
因为很多树木幼苗无法长大,也使得鸟类缺乏筑巢空间,对于鸟儿的生存也非常不利。
大象还会进食大量的水,在旱季时,它们会消耗更多的水资源,危害着其他生物的生存。
不过因为大象分布不均匀,虽然津巴韦布大象泛滥,但非洲其他地区的非洲象较少,所以大象仍旧是濒危物种,需要我们保护。
#大象##奇妙的动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