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神龟(通天河里的名与利)

西游拍岸之三十三:通天河里金鱼精

通天河神龟(通天河里的名与利)(1)

通天河这个名字很有意味,有什么深层含义?金鱼精似曾相识,他真的是观世音菩萨莲花池中的金鱼?老白鼋真的就是一只老老实实的老鼋?

书中用三回解释,分别是:《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我们来解密。

一,通天河。

1,基本含义。

书中的“通天河”用几个字形容了它的神秘:“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

为什么自古很少人走?因为它的险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目的地:天。这条河是可以通到天的,‘天’意指天子,表示这是条通往帝王之路。

自古以来能做到帝王的人毕竟很少,中间争斗你死我活,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想做帝王的人很多,真正做到的很少,多少人淹死在河内,多少人沉入河底尸骨无存。

当唐僧被灵感大王算计后,猪八戒说得好:“师父姓陈,名到底了,如今没处找寻,且上岸再作区处。”真是‘沉到底’,妙哉。

2,故事来源。

通天河的故事主要取自两条河的传说。

(1)输鼋河

河北邯郸城北有条输鼋河,它发源于城西二十里姜密的龙兴泉,泉大如井,喷涌如涛,奔流成河。河水弯弯曲曲,流经一个又大又深的沼泽,从邯郸城北向东流去,同滏阳河汇流在一起。

‘输鼋河’名字的来历组成了通天河的故事主干:

相传很早以前,这条河春天不干涸,夏天不涨水,水浇庄稼,两岸百姓五谷丰登。

好景不长,有一只大老鼋来了,在河中兴妖作怪,翻江倒海。自它来此,非旱即涝,无一年风调雨顺。更可恶的是,老鼋故意残害百姓,庄干稼枯时,它一口气就把河水喝干。河高水满时,它就把喝下的水一口气吐出来,使河水暴涨,破堤泛滥,两岸成灾。

它吃光河鱼,还吃人。老远就把人从岸边吸进泽中吃掉,人们盼望来条龙赶跑它,谁知真来一条巨龙。巨龙见老鼋作恶多端,把这富饶之地变成一片荒原,十分恼怒,为拯救百姓,便与大鼋拼个你死我活,两个庞然大物在泽中激战,大鼋终究不是巨龙的对手,被抓得遍体鳞伤,顺河潜逃,躲东海里去了。

第二天,人们来河边看,鼋血把河水染成了红色。从此,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过起安乐的日子。

因为在龙鼋交战中,龙胜了,鼋输了,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做“输鼋河”。

(2)射阳河老鼋。

在苏北射阳,有条美丽的射阳河。

传说,射阳河是一条成仙的蛇在成仙之前游过时留下的。地处海滨,水草丰美,射阳河养育了许许多多的生灵,住着老鼋一个大家庭。

老鼋一家和村民一直是和睦相处,那些在水上讨生活的人在遇到危难时,有时会感觉到有人在暗中相助,从而化险为夷。曾经有一个不会水的村民,不小心掉进射阳河,本来以为必死无疑,但后来莫名其妙地就回到了岸边,自己就感觉是有东西把他托上岸的,想想可能是老鼋。得救后,这个村民还到岸边焚香祭拜。

据说,射阳河要造大桥,勘测时在水底发现一个巨大的深坑,猜测这就是老鼋的家。后来在打桥桩时发生一个怪事,第一天刚打好的桥桩莫名其妙地就倒了,大家想来想去,怀疑是修桥影响了老鼋,于是大家就买来了猪头等供品,向老鼋祭供,请求老鼋搬个家行个方便。没想还真就绝了,以后修桥还真的就没再出现过什么问题。在修桥的时,还听说有人在夜里看到老鼋带着许多小鼋浮出水面看桥,那场面真是非常壮观。

为了感谢老鼋一直对人们的帮助以及这次造桥给它带去的麻烦,桥建好后,四邻八乡的村民自愿集资,在桥边修建了一个寺庙,这个寺从建成后香火就一直很旺。

(3)学识‘通天’

在云南武定,还有一条:菜鼋河。

在今天,我们可以依靠百度等互联网手段轻而易举搜到很多信息,在杨慎的时代,都是他平时的日积月累,见多识广所得,大家想象一下,他的学识是多么的可怕。

杨慎自然把几条河的传说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非常经典,简单说几个地方。

书中:老白鼋被夺“水鼋之第”;灵感大王作恶岸边百姓;老鼋驮唐僧师徒过河;老鼋朝天发誓“我若真情不送唐僧过此通天河,将身化为血水!”;桥边建庙之事;···种种,有些是照搬的,有些做了变动,可行。

二,灵感大王,金鱼精。

金鱼精又名灵感大王、灵显大王,杨慎很贼,把四个人合成了他,一般不好猜。是哪四个?往下看。

1,金。

大家看一下书中两次对金鱼精的描写,一次是孙悟空猪八戒变成陈关保、一秤金见到灵感大王时,一次是猪八戒沙僧与灵感大王水府大战前:

金甲金盔灿烂新,腰缠宝带绕红云。眼如晚出明星皎,牙似重排锯齿分。足下烟霞飘荡荡,身边雾霭暖熏熏。行时阵阵阴风冷,立处层层煞气温。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头戴金盔晃且辉,身披金甲掣虹霓。腰围宝带团珠翠,足踏烟黄靴样奇。】

【鼻准高隆如峤耸,天庭广阔若龙仪。眼光闪灼圆还暴,牙齿钢锋尖又齐。短发蓬松飘火焰,长须潇洒挺金锥。口咬一枝青嫩藻,手拿九瓣赤铜锤。一声咿哑门开处,响似三春惊蛰雷。这等形容人世少,敢称灵显大王威。】

(1)‘金甲’‘金盔’‘黄靴’‘金锥’‘龙仪’:表示了他的帝王身份,在《西游记》中,带‘金’字的,都是当过皇帝的,带‘黄’字的,都是皇帝身边宠臣。在明朝争夺帝王的历史上,只有建文帝与明成祖之争,故这两个人都有可能。

(2)‘红云’‘卷帘扶驾将’‘镇寺大门神’‘蓬松飘火焰’:大家认真看看,这灵感大王好像一个人,就是流沙河时期的沙和尚,很明显,这里表明了他含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份。

(3)‘灵显大王’:百姓口中说的‘灵感大王庙’,应该是灵感大王,这里是不是写错了?《西游记》中这样的事还少吗?其实这里揭示了金鱼精的另外一个身份:唐中宗李显。

2,夺鼋府。

在书中,金鱼精夺了老白鼋的“水鼋之第”,老白鼋成了通天河中的过客,金鱼精成了正主,书中老鼋的话:

“大圣,你不知这底下水鼋之第,乃是我的住宅,自历代以来,祖上传留到我。我因省悟本根,养成灵气,在此处修行,被我将祖居翻盖了一遍,立做一个水鼋之第。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啸波翻,他赶潮头,来于此处,仗逞凶顽,与我争斗,被他伤了我许多儿女,夺了我许多眷族。我斗他不过,将巢穴白白的被他占了。···”

“被他伤了我许多儿女,夺了我许多眷族。” “我斗他不过,将巢穴白白的被他占了。”影射明成祖朱棣打败建文帝朱允炆,夺得帝位,朱棣诛杀异己,建文帝的一些手下被瓜蔓抄,夷为平地。

3,吃童女童男,一秤金,陈关保。

通天河神龟(通天河里的名与利)(2)

金鱼精化身灵感大王要吃童女童男,表面上看是吃人,认真琢磨一下,笑了。

大家看书中“一秤金”“陈关保”的名字来历,就会想到里面深层含义:

‘一秤金’:“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

‘陈关保’:“家下供养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故名关保···”

关圣,即关羽,代表的是忠义威严,暗指礼教传统、道德法制,所以:‘一秤金’代表的是财富,‘陈关保’代表的是威严、是权利。灵感大王原来要吃的是这两样。

“陈家庄”的‘陈’字,是‘旧’的意思,‘陈家庄’代表了老派别、老臣、旧势力。都是些顾命大臣、王公贵族。

理解了上述含义,就可想到里面的含义:

(1)明世宗朱厚熜与张皇后、杨廷和之间的争权斗争:明世宗要权,张皇后与杨廷和约束;明世宗不遵旧制,张皇后与杨廷和力阻。皇权与阁权之争,新权与旧制之争。

(2)明成祖朱棣:第一,削藩。为加强皇权,明成祖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

第二,清除异己。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如方孝孺被灭十族,练子宁、陈迪、司中、胡闰、董镛、卓敬、黄观、齐泰、黄子澄、王度、卢原质等都被清洗。

(3)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后不久,便听从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建议,开始削藩,直接动了老一派的权益,燕王直接开干。

(4)唐高宗李显: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第一次登基后,马上想要权利,要封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宰相位),造成直接被幕后主控武则天(观音菩萨)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迁于房州。

所以可以看到,陈家庄都是富贵之人,不是穷苦百姓,见二陈的话:

“颇有些儿,水田有四五十顷,旱田有六七十顷,草场有八九十处,水黄牛有二三百头,驴马有三二十匹,猪羊鸡鹅无数。舍下也有吃不着的陈粮,穿不了的衣服。家财产业,也尽得数。”

太富有了,超级地主呀,给我们老百姓一头猪吧,很久没有吃过猪肉了o(* ̄︶ ̄*)o。

4,买童男、买童女。

在书中,孙悟空出了个主意,要陈清、陈澄两兄弟买个童女童男充数,

“既有这家私,怎么舍得亲生儿女祭赛?拚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拚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连绞缠不过二百两之数,可就留下自己儿女后代,却不是好?”

二陈回答:

“老爷!你不知道,那大王甚是灵感,常来我们人家行走。”

“不见其形,只闻得一阵香风,就知是大王爷爷来了,即忙满斗焚香,老少望风下拜。他把我们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时年月,他都记得。只要亲生儿女,他方受用。···”

这里说了两件事,

(1)买童女童男之事,影射了明朝正三品清官曾秉正被朱元璋免职后,卖4岁女儿筹盘缠回故乡,朱元璋知道后砍他头之事。

(2)明成祖设置监察机构。朱棣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这都是杨慎在数明朝朱家皇帝的罪过。

5,鳜婆

在灵感大王旁边,有个出谋划策的鳜婆精,把他描成:

【···那水族中,闪上一个斑衣鳜婆,对怪物跬跬拜拜笑道:“大王,要捉唐僧,有何难处!但不知捉住他,可赏我些酒肉?”那怪道:“你若有谋,合同用力,捉了唐僧,与你拜为兄妹,共席享之。”···】

鳜鱼:俗称鳜鱼、花鲫鱼、桂鱼、季花鱼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食用淡水鱼,性凶猛,肉食性。喜食小型鱼类,小型甲壳类动物及昆虫等。其刺有毒。

这个是杨慎在刺明世宗身边的桂萼,张璁、桂萼在‘大礼议’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桂者‘鳜’也,杨慎那个恨呀。

后面写鳜婆给金鱼精出主意,让他别与孙悟空斗了,关门不见,躲起来,这个说的是‘大礼议’中途,许多大臣要杀张璁、桂萼,这两人吓得躲起来,好些天都不敢出面。

6,里迎外合。

猪八戒出主意,准备与沙和尚第二次去诱导金鱼精出水面,让孙悟空偷袭,孙悟空道

“正是,正是!这叫做里迎外合,方可济事。”

‘里迎外合’说的是明成祖朱棣与建文帝手下的有些人暗中相通,盗取建文帝这边的军情机密,最后在奔袭南京,又得李景隆与谷王朱橞献门,得了南京,真可谓里迎外合。此时金鱼精便是建文帝,孙悟空便是明成祖。

7,金鱼。

最后,观世音菩萨提一个紫竹篮儿,念了七遍:“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收了金鱼精。这段故事采用了“鱼篮观音”的形象,很美。

菩萨解释了金鱼精的来历:

“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铜锤,乃是一枝未开的菡萏,被他运炼成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我今早扶栏看花,却不见这厮出拜,掐指巡纹,算着他在此成精,害你师父,故此未及梳妆,运神功,织个竹篮儿擒他。”

这里说的是三件事:

(1)唐中宗李显继位被废,然后又被接回之事。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武则天犹豫未决,宰相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武承嗣、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李显、李旦则为武则天之子)?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此外,其他鱼都死了,为什么?暗指武则天的狠辣,李氏皇族死的差不多了,就剩她自己的几个儿子了。

(2)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对朱棣之对较为满意,从中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上面的对联成为了二人命运的谶语。

在孙悟空与猪八戒第一次与灵感大王时,猪八戒打了灵感大王一下,八戒道:“筑破甲了!”行者也现本相看处,原来是冰盘大小两个鱼鳞。

金鱼身一现,原来是金鳞,朱棣露相也。难怪八戒打他,是要教训一下这个闹腾的儿子呀。

(3)老僧。

传说朱允炆逃出皇宫,流亡四方,最后清佛,成为一名老僧,所以被菩萨收去皈依佛教了。

8,小结。

可见,金鱼精里隐含了明成祖朱棣、明世宗朱厚熜、建文帝朱允炆与唐中宗李显的身影。

通天河神龟(通天河里的名与利)(3)

三,老白鼋。

最后的老白鼋出来很及时,似乎等候已久,他的身份除了是被夺了水第(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还有其他身份么?

1,白盖鼋。意志心诚不惧死,白鼋驮渡过天河。

鼋:别名蓝团鱼、银鱼,绿团鱼、癞头鼋、鳖斑。

鼋是一种大鳖。甲虫中只有鼋体形最大,它生长在南方的江湖中,背色青黄,头大颈部色黄,肠与头贯通。它以鳖为雌,卵生所以说“鼋鸣鳖应”

背色青黄的鼋到了书中却成了大白盖,为什么?

很明显,白鼋代表了传说中流亡多年到老的建文帝朱允炆,也代表了流放多年、白发苍苍的杨慎,一个等赦书等得白了头的杨慎。这就是为什么书中写:

【•••行者轮着铁棒道:“我把你这个孽畜!若到边前,这一棒就打死你!”老鼋道:“我感大圣之恩,情愿办好心送你师徒,你怎么反要打我?”•••】

【•••行者站在马前,又恐那鼋无礼,解下虎筋绦子,穿在老鼋的鼻之内,扯起来象一条缰绳,却使一只脚踏在盖上,一只脚登在头上,一只手执着铁棒,一只手扯着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歪一歪儿,就照头一下!”老鼋道:“不敢,不敢!”•••】

孙悟空对待白鼋的手段与现实中明世宗对待杨慎的手段真是一模一样,杨慎一辈子过得很‘慎’重,一有风吹草动,明世宗就会派人来照顾他,真是胆颤心惊般的日子,只有不敢不敢的份。

此外,明成祖一辈子都在暗中调查朱允炆的下落,朱允炆就是活在世上,也过着提心吊胆、寝不能寐的日子吧。所以沙和尚说自己是受七日来剑穿心之痛。

杨慎心里觉得我帮了你,你却恩将仇报,无解呀。所以有写:

【圣僧奉旨拜弥陀,水远山遥灾难多。意志心诚不惧死,白鼋驮渡过天河。】

通天河的意思就是明世宗从藩王到皇帝的路,得到了杨廷和集团的相助:‘白鼋驮渡过天河’,才度过的。为此,杨慎冒死进谏,可谓“意志心诚不惧死”,可惜,庭杖威严,差点丧命金箍棒下。

2,托付。

明白了白鼋的杨慎身份,就知道白鼋托付唐僧师徒向佛祖如来问询身世几何的原因。书中道:

【•••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其实就是问那份赦书何时会有,什么时候才能揭开身上那副囚犯枷锁(壳),重新为人呀。

在《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中,唐僧师徒取经回归的路上,又遇白鼋,书中道:却是一个大白赖头鼋在岸边探着头叫道:“老师父,我等了你这几年,却才回也?”

白鼋真是望眼欲穿呀,当白鼋再次驮师徒过河时,问起:“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唐僧师徒无以应,白鼋很失望,不顾被打,直接把师徒淬水而去。

白鼋很失望,杨慎很失望,三藏经书又少去一藏,拿不到赦书,要戏耍一番。

四,世态炎凉,人间春秋。

1,‘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

在唐僧师徒几人进入陈清、陈澄家里时,遇到了做‘预修亡斋’的和尚,和尚的表演令人惊叹:

【观看外来人,嘴长耳朵大。身粗背膊宽,声响如雷咋。行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厅堂几众僧,无人不害怕。阇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表面上,是杨慎笑朱家皇帝的丑态,想到内里,更在笑人世间僧人惺惺作态。

在世上,很多僧人都是道貌岸然,不但连自己念的经文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到处坑蒙拐骗,遗祸世人,可悲可叹。

当了和尚的人,在几个异象面前原形毕露,丑态百出,‘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太形象了,心中的佛去哪里了?四大皆空去哪了?真是“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猪八戒来了一句名言:

【···八戒笑得打跌道:“公公忒没眼力!我们是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你怎么把这谎话哄我!和尚家岂不知斋事?只有个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那里有个预修亡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甚亡斋?”···】

猪八戒嘲笑的不止是跌跌撞撞的和尚,还有做‘预修亡斋’的陈氏兄弟,两个被骗的傻帽。

2,剖腹剜心,剥皮剐肉。

在《西游记》书中,多处有‘剖腹剜心,剥皮剐肉’此类词,下面一个是孙悟空说的,陈氏兄弟说的,一个是灵感大王说的:

“怎么供献?还是捆了去,是绑了去?蒸熟了去,是剁碎了去?”

“不敢、不敢!只是用两个红漆丹盘,请二位坐在盘内,放在桌上,着两个后生抬一张桌子,把你们抬上庙去。”

“···把这和尚剖腹剜心,剥皮剐肉,一壁厢响动乐器,与贤妹共而食之,延寿长生也···”

孙悟空与灵感大王说的暗指明朝的酷刑,陈氏兄弟说的暗指明世宗乱吃丹药。

3,人间春秋。

在灵感大王使出不理不睬之计时,孙悟空不服,来了个他的惯用伎俩:

“我上普陀岩拜问菩萨,看这妖怪是那里出身,姓甚名谁。寻着他的祖居,拿了他的家属,捉了他的四邻,却来此擒怪救师。”

这个手法孙悟空在西行路上多次使用,屡试不爽。这也是古今中外历来斗争的艺术结晶,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断上演,弄不好还要继续传承下去,无奈,无奈。

4,世间事惟名利最重。

在看见有人冒险在通天河上行走时,陈氏兄弟与唐僧师徒的对话赞、赞、赞,一语道破古今:

【···陈老道:“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三藏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

“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这句话出来,资本论要流汗。

“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三藏道出了真相,道出了四人取经的这场笑话,他就是《西游记》的主旨之一,问芸芸众生,能差几何?

就如他的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道尽人世炎凉。

哎,且不拍了,找个朋友,喝酒去。

通天河神龟(通天河里的名与利)(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