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折叠家具全屋定制(共居鼻祖小户型公寓)
来源:一起设计,#秋涛北路88# 分享
#柯布西耶的“空间法则”
1925年,
勒·柯布西耶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
展出了临时建筑“新精神馆”
L'Esprit Nouveau Pavilion
这座简洁清新又实用的小型住宅,
在当年繁缛浮华的学院派风格里脱颖而出。
然而讽刺的是,
本期博览会主题是:
“你必须现代,并以此为人所知”
柯布西耶按要求
认真完成个“离经叛道”的作品,
吓得代表权威和正统的
“法兰西学院派”
直接修起一道20英尺高的围墙,
“雪藏”柯布西耶的作品。
这波“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骚操作,
成功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不但没“封杀”成功,
甚至还捧红了这位“现代主义大师”,
招引来一大批年轻设计师们狂热追捧。
柯布西耶认为建造一座建筑、住宅,
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
甚至认为,
“今天社会的动乱,关键是房子问题”
高调推广思想
“住宅是住人的机器”
他将机器造型中的
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及逻辑,
大肆使用在建筑设计中,
将“机器美学”推向巅峰。
今天要来介绍的就是
柯布西耶万千粉丝中的其中一位:
威尔斯·柯茨(Wells Coates)
他不但吸收了机器美学的style,
甚至还把功能主义用的炉火纯青。
#草坪路公寓的诞生
柯茨的成名之作:
草坪路的公寓
Lawn Road Flats
这个来自加拿大的年轻设计师,
怀揣“柯布西耶梦”,
欣然接受了ISOKON
这家家具公司发来的“挑战”:
在伦敦北部草坪路建造一座服务性公寓,
且,必须使用ISOKON的家具。
乍一看,
好像是个伟大的尝试,
细品,
有“植入广告”嫌疑。
柯茨也没让人失望,
首先,来个史无前例的
“钢筋混凝土”建筑外立面设计,
然后,来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室内设计,
最后,甚至大言不惭的高调发声:
“你只需要带一张地毯,一把扶手椅和一幅画”。说白了就是:请拎包儿入住吧您嘞!
如此“嚣张”的设计,
外加独特的居住模式,
Isokon大楼瞬间成了当时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交流场所。住过的名人也不再少数。
如,包豪斯的校长格罗皮乌斯
和钢管椅之父马赛尔·布劳耶不但也住这里,
还是Isokon的打工人。
再如,
推理小说宗师之一阿加莎
在此居住期间,
还完成了小说《葬礼之后》
和短篇故事《哪个圣诞布丁》等作品。
#草坪路公寓的前世今生
草坪路公寓这栋和名字一样
看似平平无奇的建筑,
却是建筑界现代运动的“OG”。
被柯布西耶和其他人称为
“乌托邦现代主义者”。
共有32间公寓;
其中24间为一室户,
8间为单卧室公寓。
该建筑还包括职员房间
和宽敞的车库。
混凝土砌块构成的建筑,稳固与线条感,如一艘纯白的“远洋油轮”。这可是二战时,北伦敦唯一的混凝土房屋。不得不说,外形上确实有点柯布那“味”了。
底层公寓位于大楼的尽头,
有独立的前门。
门厅的一侧是开放式厨房。
另一侧是朝南的接待室。
较早用移门与卧室相连,
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卧室。
说到移门大家可能觉得司空见惯,
但是80多年前!
柯茨就应用这样的设计,
来最大化利用空间。
先锋!RESPECT!
这个空间有两扇窗户,可看到公园景观。还有一间带设施的现代化浴室。
要知道在寸土寸金的伦敦,这高性价比的小公寓,了不得喔!
柯茨还设计了“D形把手”,
一种简单的门把手设计。
与各行各业的大咖们做邻居,
没事串门找灵感。
虽然厨房不够大,
又不是做中餐,不讲究。
柯茨还是细心的,要“通透敞亮大”厨房?顶层公寓走起!这层的厨房不得了,还“附带客厅”呢。
Isokon的顶层公寓内,
有大型起居空间,
结合了餐厅和接待区,屋顶露台有玻璃门。
▲ 早前顶层公寓样貌
▲ 现今顶层公寓样貌
与餐厅相邻的是卧室,
卧室里有精美的壁橱和镶板墙壁。
为了提高住宿质量,科茨建了一个“升降机”,其实就是个菜梯用来给每层提供“外卖”。
每间公寓都有一个mini私人厨房,每层公寓又都有一个公用厨房,相当于菜梯在每层楼里的中转站。
随着入住人数的增加,
“菜梯”变成了公寓的物品传送机。
公共厨房演变成了Isobar餐厅和酒吧,
也成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
再坚固的建筑,
都熬不住年久失修的考验。
差不多到1990年,
草坪路公寓就被彻底荒废了。
直到2003年,
被彻底翻新,
现以“艺术画廊”身份,
ISOKON GALLERY TRUST正常投入使用。
其中还用来展示ISOKON的经典设计。
#你可以不买,但你一定要用
我们前面有说,
ISOKON建公寓的其中一个目的
是为了推销展示自家产品。
家居也是充斥着满满现代主义风格。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长椅:
ISOKON LONG CHAIR
由Marcel Breuer 于1936年设计,
号称“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
放松人身体每个角落。
坐在长椅修养,
甚至比吃药晒太阳还要治愈。”
这种广告词,
你品,你细品。
然后就是小书柜,
名字起的也蛮出乎意料的:
企鹅驴(Penguin Donkey)
1939年设计,
专门用来收藏企鹅出版的书。
还有为了能节省空间而设计的
可收纳桌子、凳子。
原理有点儿像套娃。
胶合板,也是在这个公寓里,
第一次被广泛应用。
通过一层层黏合,
达到纹理效果。
当年胶合板墙壁装潢效果,
这就是最早的“全屋定制”
#从草坪路公寓到Co-Living
Co-Living是个现代词,
Co,就是一起,Living,就是住。
说白了就是像《老友记》的一种居住方式,
能共用的绝不自己掏腰包。
从草坪路公寓可看出,
那时,“共享”的意识逐渐觉醒。
但没有明确如何命名这样的生活方式。
大家普遍是被“经济实惠”的生活空间所吸引。
20世纪60年代的丹麦,
也有过类似的“作品”,
不过他们命名为Co-housing,
翻译过来就是共同社区,
也算是Co-Living的前生了。
由于当时社区居住环境不得民心,
于是,一个叫
波蒂尔·葛拉雷(Bodil Graae)的人,
在报刊上发表
《孩子应该有100个父母》改革建议,
得到积极响应,
并在丹麦建筑师
Jan Gudmand-Hoyer的领导下,
于1972年完成了
世界上第一个联合居住项目:
Sættedammen
意为建立池塘。
这个社区由50户人家组成,
其中33户人家分享一些公共设施,
每周五还会来个social party。
邻里关系亲如一家人,
这种和谐的感觉,
倒像“抱团取暖”,
真正为共居正名。
▲ Sættedammen 建立池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