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

01.诗书满腹终流水,四进考场,仍是老秀才一枚

“留仙,你快吃了这碗高粽,然后再去看榜。”妻子刘氏故意把“高粽”念成“高中”,满面虔诚地端着一碗高高的粽子,仿佛举着的是丈夫的功名。

身材高而瘦,但双目炯炯的蒲松龄(字留仙)闻声,一边把已经有些稀疏发白的发辫甩到脑后,一边看着妻子憔悴消瘦的面庞,一股悲凉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1)

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乡试了,前三次全都名落孙山。他很害怕这一次的名次又在孙山之外。屡试不中,家道衰败,他觉得很对不起跟他吃了半辈子苦的糟糠之妻。

想当年自己青春年少时,那也是翩翩少年、意气风扬。19岁时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在县、府、道三级考试中,均独占鳌头,顺利考中秀才,一时名振乡里。还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的盛赞,说自己:“名藉藉诸生间”。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2)

那时候蒲松龄三个字在四乡八邻中,就是后生可畏,前程无量的代名词。谁成想接下来参加了四次举人考试,却次次落榜。转眼间已经人到中年,仍是老秀才一枚,如此境地怎不叫人唏嘘?

吃完了“高中”,蒲松龄头也不回地出了门。他害怕碰到妻子热切的眼睛,他害怕半日后这份热切就会变成苍白的失望。

果不其然,这一次又落榜了。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3)

02.无缘功名终领悟,道旁摆茶乐无涯

蒲松龄垂头丧气地走在闷热的街道上。突然看到了树荫下的茶摊,几个赶脚的客人正在喝茶,一边喝一边说着什么,热闹得很。

蒲松龄慢慢走过去,要了一碗茶,边喝边听。原来几个赶脚客在讲故事,讲一个狐狸报恩的故事。

讲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聚精会神。听着听着,蒲松龄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连落第这样让人沮丧的事情都忘记了。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4)

直到那几位赶脚的客人走了,蒲松龄才醒过神来。摆茶摊的老人要收摊回家,蒲松龄便帮着老人收拾茶碗。

老人告诉蒲松龄,他明天开始就不来了。老了。身体不好,干不动了。

蒲松龄一听,顿时一怔。这个茶摊已经摆放很久了,是南来北往客人歇脚的地方,也是他学习累了,思想苦闷的时候经常到访的地方。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5)

在这里听南来北往的客人们说各地的奇闻异事,会让他排解很多苦闷。现在要关张了,他觉得很可惜。突然,他心念一动:我可以接手啊。

说干就干,蒲松龄和老人谈好了兑换茶摊的价钱。价钱很便宜,老人几乎是把茶摊的家伙式白送给了蒲松龄。

蒲松龄挑着茶摊刚进村,就看到妻子刘氏正站在村口等着他。看到蒲松龄没有垂头丧气地回来,刘氏眼睛里立刻蓄满了希望。但蒲松龄只能对妻子苦苦一笑。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6)

回到家后,蒲松龄对妻子说了又一次落第的事情后,和妻子商量:他自觉今生与功名无缘,不想再去考举人了。想摆个茶摊。

妻子是贤惠的,她知道蒲松龄这些年的刻苦攻读,也知道他屡试不中的苦闷。不想考就不考吧,读了一辈子书的人,手不能挑,肩不能扛,摆个茶摊也算是个营生。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第二天蒲松龄就挑着茶摊来到了大柳树下,摆起了茶摊。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7)

蒲松龄白天摆茶摊,听老客们讲故事,晚上回来就整理加工。对老客们讲述的那些狐鬼故事,他由衷喜爱并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他觉得那些狐鬼是那么的的可爱、纯洁,她们给他不如意的现实生活照进了一抹亮色。

他给这些故事取了一个总的名字——《聊斋志异》。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原本大多没有名字,他编辑整理的时候给她们赋予了美丽、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娇娜、红玉、婴宁、宁小倩、阿宝、宁采臣、燕赤霞......让人一看名字,就会对这些故事充满想象,有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8)

当然,这些故事也确实精彩,《婴宁》、《辛十四娘》、《连琐》、《画皮》、《娇娜》、《小谢》、《商三官》、《席方平》等,连他自己都屡看不厌。

03.文章大事关千古,岂因钱帛改其志

不久,蒲松龄写《聊斋》的事被传播开了,很多昔日的朋友都来索取观看,不久就名声大噪。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9)

因为蒲松龄的《聊斋》大多是借狐鬼而讽刺现实,所以很是让乡里的豪绅官宦不满,惧怕。

他们找到蒲松龄,对蒲松龄家徒四壁的拮据生活深表同情,承诺要送蒲松龄一大笔钱改善生活,条件就是关了茶摊,罢笔《聊斋志异》的写作。

对待这样极具诱惑的条件,蒲松龄犹豫了。贫寒的家境,跟自己受了半辈子穷的妻子,正在长身体,却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儿子。他很想答应,但想到那些可爱正直的狐鬼,他又犹豫了。

是夜,辗转反侧良久,方朦朦胧胧合眼的蒲松龄,突然被一阵异响惊醒。他睁开眼,看到床前站着一位髯须飘飘、双眼环视的壮汉。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10)

那汉子对蒲松龄厉声喝道:“我等飘忽天地间,做了多少义胆侠肝、感天憾地的好事,却因异类相左,不能通晓世人。何其憾也!从前我们的事迹只能流于人们口口相传,而今,欲借你之笔,永传世间,让那些对我等有偏见的人改变想法,为我等正名。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好事,你竟敢为了些许银子就背叛我等。拿命来!”

说着髯须大汉举起了明晃晃的大刀,蒲松龄惶恐至极,忙伸手遮挡,并大呼饶命。

蒲松龄大惊而醒,原来是一场梦境。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11)

蒲松龄擦擦脸上的汗水,悄悄起床,看桌上的文稿。最上面一张是还没完稿的狐仙义侠故事《红玉》,正写道髯须大汉夜里潜到县官家里,往县官床上投掷飞刀一节。

蒲松龄看着纸上淋漓的斑斑墨痕,突然醍醐灌顶,身心无比轻松:“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蒲松龄焉能弃千古大事不顾,而折身于区区黄白之物?

从此后,蒲松龄心无旁碍、安守清贫,一心搜集资料,整理志怪故事。终于编辑成一部,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改编的聊斋志异(差点中途流产的名著)(12)

04.后记,结语

此篇虽为杜撰,但细细想来,亦有其合理性和可能性。人生在世,许多时候都要面临选择。甚至有人说过,人生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我们选择的方向,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和人生厚度。但愿每一个我们,在面临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时,都能选择对我们的人生最有益的那一条。

作者:欢迎来到云舒云卷的文字世界,愿以笔为媒,沟通你我,温暖彼此。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加个关注吧,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