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

今年6月30日,在合肥市长丰县比亚迪合肥基地,首辆红色比亚迪秦Plus DM-i新能源汽车从生产线上缓缓驶出,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从洽谈到签约23天,从签约到开工42天,从开工建设到整车下线仅用时10个月,比亚迪合肥基地刷新了“长丰速度”。基地一二期项目全部满产后,将带动长丰县形成千亿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1)

2022年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整车首车下线

而承载比亚迪合肥基地的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近年来也是成绩斐然,连续四年在全省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期的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综合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进入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评30强,综合实力位于安徽省开发园区第一方阵。今年的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纷至沓来的项目,创新涌动的产业,更加卓越的环境……长丰(双凤)经开区围绕“晋升国家级经开区”目标,谋改革、强产业、促开放、惠民生,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集聚势头强劲

催动产业“加速奔跑”

长治久安,人寿年丰。长丰(双凤)经开区已先后斩获国家级第二批创业创新特色载体、国家级文明单位、国家级绿色生态园区、国家级数字智慧园区等“国字号”荣誉称号,产业高水平集聚势头强劲。

在长丰(双凤)经开区,以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为龙头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荣事达、志邦家居等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业,以舜禹水务、恒大江海、恒鑫环保等为代表的高效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以及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商贸物流等诸多产业,正释放着蓬勃发展的能量。

随着合肥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选择落户合肥,而长丰(双凤)经开区则成为一个良好的载体,尤其是比亚迪落户带来示范效应,开发区延链补链强链的进程不断加快。合肥露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在长丰(双凤)经开区一期投资21亿元,从事碳化硅新材料研发、生产,可用于新能源汽车诸多领域。露笑半导体积极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致力于打造“晶体生长设备-衬底-外延”一体化产业链,提高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国产化率,实现进口替代,突破我国宽禁带半导体行业瓶颈。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2)

湖畔新城 陈超伍摄

在环保装备、绿色材料等领域,恒大江海研发生产的大型水泵,被运用于引江济淮工程中,公司4000千瓦电泵与叶轮直径2300毫米的叶轮内置式潜水电泵均为国际首创,主营产品大型潜水电泵技术填补了多项潜水电泵领域的空白;恒鑫环保利用玉米提取PLA高分子材料,用于生产纸杯等产品,可完全降解,公司产品通过多个国际认证,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一次性包装材料和餐饮具制品的重要供应商。

而在智能家居领域,荣事达则引领时代之风潮,打造荣事达智能家居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创客工厂、创客实验室、创客大学、创客基地、创客服务、创客金融六大服务平台,聚合各方创客,共同开拓智能家居美好时代。“十四五”期间,荣事达智能家居将着力打造500亿元产业园工程,构建更加完整的智能家居全价值链条。

在商贸领域,长丰(双凤)经开区也不乏龙头:由京东集团在长丰(双凤)经开区投资建设的京东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占地面积约800亩,旗下合肥京东嘉远贸易有限公司2021年零售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合肥市首家零售额上百亿元的商贸企业,为长丰(双凤)经开区在现代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跨境电商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增添一股强劲力量。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1-8月,新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目前在谈重点项目20余个;在建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约153亿元。筹建项目8个,协议总投资50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户,长丰(双凤)经开区加速奔跑,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向千亿开发区阔步挺进。

点燃创新引擎

培育更多“单打冠军”

只有扭住创新“牛鼻子”,才能下好发展“先手棋”。长丰(双凤)经开区持续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汇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点亮创新驱动的“星星之火”,培育出一批卓越的创新型企业。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3)

湿地宜居梅冲湖 阮雪枫摄

科技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载体。长丰(双凤)经开区不断加强培育力度,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枝繁叶茂”,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储备“后备军”,逐步形成科技创新梯次发展格局。长丰(双凤)经开区天之业智能、丹泰仕机电等69家企业入库安徽省2022年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实施“高企倍增”行动,赋能科技创新。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安徽省2021年度第二批高企名单中,康诺生物、电通通信、驰远建设等16家企业名列其中,长丰(双凤)经开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百家大关,达到108家,实现高质量发展“个十百千万”工程中培育百家高企目标。

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专精特新企业,对于制造业强链补链、解决“卡脖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长丰(双凤)经开区积极引导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关键产品研发,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小巨人”“单打冠军”,恒大江海、华恒生物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舜禹水务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都菱等3家企业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金诚复材等7家企业荣登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榜单。截至2021年底,长丰(双凤)经开区已拥有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2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家。

在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大力扶持下,一大批企业持续创新开拓,结出杰出成果。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沸腾泵的新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全球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一个是美国企业,一个就是华升泵阀;在2021年安徽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推荐揭榜企业名单中,开发区三家企业“揭榜”攻关——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攻关任务为石油石化领域-悬浮床加氢装置循环泵,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关任务为深海提升潜水电泵,合肥云内动力有限公司同另外2家企业共同攻关农用小功率柴油机研发及产业化。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4)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能级创新载体,才能培育出创新发展的肥沃土壤。长丰(双凤)经开区把招才引智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加速推进政校企合作,多形式搭建招才引智对接平台,为企业引才难谋求破解之路。长丰(双凤)经开区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不断完善政校企合作联盟平台,开展“博拥逸群之才 广觅双凤之职”招聘活动,全力打造人才聚集“磁场”。2021年,长丰(双凤)经开区新增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115”创新团队、11位长丰县优秀人才、3个长丰县经济类产业创新团队。

同时,长丰(双凤)经开区积极引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了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项目,着力突破农业传感器与智能感知技术“瓶颈”;今年3月,旭阳集团&合肥工业大学共建金属粉体及浆料材料联合实验室在长丰(双凤)经开区旭阳铝颜料公司揭牌;今年4月,长丰县又签约中国科大国金院长丰科创基地项目,落户双凤智谷创新创业科技园,将建设企业孵化中心、企业加速中心等,着力打造高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和生态圈。目前,长丰(双凤)经开区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市级研发机构137个。

推进腾笼换鸟

全面提升“亩均效益”

“腾笼换鸟”是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提升亩均效益是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通过“腾笼换鸟”持续释放园区发展活力,先后引入中科都菱、智慧农业谷、美素科技、中国中试城安徽总部基地等10余个项目,以优质增量项目带动园区亩均“含金量”的持续提升,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其中,中国中试城安徽总部基地项目由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及其团队投资建设,致力于区域优势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中试,孵化现代制造业与创造业的产业集群。该项目所使用的土地,原为长丰(双凤)经开区较早一批落户的食品企业之一,因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现已搬至外地,对其闲置的27.3亩土地,长丰(双凤)经开区将其纳入阜阳北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范围,通过协议收回土地使用权,再通过前期租赁后期回购的形式,供入驻新项目使用。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5)

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中国中试城安徽总部基地项目运营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原料就地采购,将拉动长丰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工就业,对于长丰县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产业振兴等,起到导向、引领、标杆与示范作用。项目正式运营后,将为安徽省近千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与市场中试服务。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加快新项目入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

平台型项目在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丰(双凤)经开区大力开展平台型项目招商,在提高亩均效益的同时,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安徽中日(长丰双凤)国际合作先进制造产业园被写入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总投资45亿元的人和空气净化产业城项目经审核同意入驻企业数量近94家;定位于集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于一体的中南高科合肥智能制造产业园,经审核入驻项目累计达76个;合肥(北城)万洋众创城项目,规划建设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科技型制造业集聚平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6亿元以上。

2021年,长丰(双凤)经开区共签约项目5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1亿元。

扩大红色磁场

凝聚发展强大能量

党建强则发展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长丰(双凤)经开区着力激活企业内生力、提高企业吸引力。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围绕“党建经济双促进”目标,在非公企业中“抓块扩面”,把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谱写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篇章,先后被评为全省园区非公党建先进单位、全省开发园区首批“智慧党建”试点单位、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园区。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6)

培恩电器 郑成功摄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提升非公党组织“两个覆盖”,长丰(双凤)经开区全面摸排,突出重点,加大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组建力度。对于重点企业和行业,开发区组织人员深入调研摸底,做到“六清”,即经营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群团组织组建情况清、出资人情况清。

在党组织组建形式上,长丰(双凤)经开区因地制宜,创新形式促覆盖,做到应建必建、能建快建,结合非公行业特点和非公企业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党组织组建形式,确保党组织设置运转“接地气”、受欢迎。开发区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按照产业相近的原则进行联合组建;对部分社会组织,根据其自身运营规律,组建功能型特设党组织;在商业楼宇和非公企业集中区域,通过组建区域性党组织的形式,推动非公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为了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长丰(双凤)经开区推动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组织运行融入企业管理,队伍建设融入企业发展,实现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双促共赢。譬如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和经营管理层“交叉任职、双向互动”机制,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企业管理层担任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举程序进入党组织班子担任党内职务,使党组织形成的意见有效融入企业发展。

长丰(双凤)经开区还开展了智慧党建“赋能行动”,建设“智慧党建云平台”,让党员“亮”在线上、支部“建”在网上、资源“存”在云上、服务“贴”在心上,在园区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长丰(双凤)经开区非公企业党建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党建从“要企业抓”变为“企业要抓”的自觉行动,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创新发展的“驱动器”,培育出一批卓越的党建品牌。舜禹水务坚持以“初心、用心、匠心、爱心”为核心,打造“四心”党建品牌;荣事达电子电器以党建工作为集团战略引领,提出了“党建引领双创,双创驱动发展”的战略发展定位……在党旗的指引下,非公企业党组织持续扩大红色磁场,凝聚强大力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做“金牌店小二”

助力企业赢得未来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经营势头红火、订单络绎不绝。这背后离不开长丰(双凤)经开区“金牌店小二”式服务,入驻企业也对服务赞不绝口。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7)

云内动力生产线

在合肥金龙浩科技有限公司在建项目工地,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该公司是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长丰(双凤)经开区投资建设3D曲面玻璃盖板、可穿戴设备先进材料盖板及车载玻璃面板项目。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金龙浩项目建设遭遇原材料运输困难,得知情况,长丰(双凤)经开区迅速协调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在高速路口协助对接,项目建设很快恢复正常,预计11月份可投产,满产可形成3000万片产能,年产值有望达15亿元。

从“保姆式”服务到“妈妈式”服务,再到“金牌店小二”服务,长丰(双凤)经开区持续优化服务理念,以优质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企业以产值税收反哺开发区和地方政府,形成良性互动。

目前,长丰(双凤)经开区已建立网格化的企业服务机制,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4-5家企业,中层干部每人联系2-3家,一般工作人员联系1-2家,企业可随时联系,管委会层面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之所以跑出“合肥速度”“长丰速度”,开发区的优质服务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长丰(双凤)经开区通过争取各方支持,为项目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窗口指导”和铸造件产能置换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使得合肥基地成为比亚迪在全国各大基地中投产最快的项目。

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长丰(双凤)经开区不断谋实事出实招,大力提升为民为企服务水平,全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积极整理“新春访万企”活动涉及问题清单,积极回应并着力解决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无微不至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合肥北城工业园规划(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8)

合肥信浓马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针对辖区部分企业提出的招工难问题,长丰(双凤)经开区开展党旗下的“社区智慧就业”主题宣传活动,运用长丰智慧就业APP和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确保全面普及,让“互联网 社区智慧就业”创新模式惠及更多居民、企业。同时联合县直单位开展了多场线下招聘会,为广大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今年2月份,安徽丰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反映希望能够解决3名员工的住房问题,开发区派专人负责对接,一个月内就解决了问题。

针对“放管服”改革,长丰(双凤)经开区也迈开了更大步伐。“环境影响区域评估 环境标准”改革是安徽省生态环境系统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长丰(双凤)经开区在已开展的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工作的基础上,修订了区域评估报告,并于2021年12月通过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联合县生态环境分局拓展“环境影响区域评估 环境标准”成果应用,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环评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审批等工作,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此外,为推动政府从简政放权到全面创新,长丰县实施“一区六园”“标准地”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标准地”出让制度,对出让的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实现拿地即可开工,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发发展新动能。让“项目等地”变“地等项目”,企业“拿地即开工”,不仅可以加快项目落地,更能让企业享受“放管服”改革红利。安徽新视野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得益于“标准地”改革,从签约到建设,仅用了2个月时间。

营商环境好,资本、人才、项目自然接踵而来,企业发展也必定欣欣向荣。通过精心扶持、培育,长丰(双凤)经开区一批企业茁壮成长,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2021年4月,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1月,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今年,长丰(双凤)经开区又有数家企业即将上市,运用资本的力量,继续在广阔的市场中谋求新发展。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在安徽加快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合肥推进制造强市战略的历史坐标中,长丰(双凤)经开区笃行不怠,奋力建设改革的引领区、开放的先行区、创新的示范区、发展的动力区,全面推动产业崛起,描绘出更加绚烂的时代新画卷。(许霞 张宇 刘明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