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

400多年前,

它被人掳走漂洋过海……

200多年前,

它被种植在贵族的庄园里……

100多年前,

它是欧洲名流的时髦装饰品……

20多年前,

它被英国女王献于母亲的棺椁之上……

外国人对它有多喜爱,中国人对它就有多想念。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1)

茶花

山茶花,也叫茶花。

与生产茶叶的茶树一样,都是山茶属的植物。前者是名贵观赏花卉,有各种花朵形态,而后者是产茶叶的,开花一般是较小的白色,结出的茶籽可以炼油。

茶花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蜀汉时期。当时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花卉著作《花经》,里面已经记载了茶花的内容。

茶花虽然没有像杜鹃花般的美丽传说,但它花大色艳,几百年前就是西方植物猎人热衷捕捉的对象。

西方人一开始把茶花与茶树搞混了,不论如何,茶花的美丽和茶叶的经济资源,他们都想包揽。于是,茶花被蓄意谋划的冒险家带出了中国。

太好看了,被带走了

茶花进入欧洲的时间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有人在意大利14世纪或15世纪的壁画中发现了茶花,还有专家指出16世纪就有海员将茶花带到了南非,即明朝的时候就有茶花品种向全世界传播开来。

到了17世纪末中国清朝的时候,一位英国传教士在菲律宾发现了茶花,他将标本带回欧洲并撰写报告。从此西方人把它当作新物种进行分析。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2)

单瓣茶花

植物分类学的鼻祖,双名法的创始人——林奈就按传教士的姓氏Kamel给茶花的学名定为Camellia japonica。

后缀japonica就是日本,没办法,旧时代定名权力掌握在西方人手中,他们认为这个东西源自日本。

还有很多植物在当时都被误认为是日本的,岂不知是当年唐玄宗赏给遣唐使带回去的土特产,不然他们连见都没见过。可是经历百年,japonica这个尾巴是改不掉了。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3)

重瓣茶花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批植物猎人来到中国,其中最恶劣的两位分别是罗伯特·福琼和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福琼窃取了最好的茶树和种子,以及杜鹃花品种,直接造就了印度给英国人供应红茶。

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曾五次来中国,三次到四川,挖取植物资源无数,日后成为研究亚洲植物的专家,临死前出了本书《中国——园林之母》。

就算起了这么个名字,也不足以洗刷他盗贼的本质。

太优雅了,当包装了

现在还有旅游博客写着,伦敦奇斯威克宫有着“世界上最稀有的山茶花品种”,咱们要记着那都是源自中国的物种!

因为茶花寿命长,可以活200年以上,所以至少它还能通过基因检测认祖归宗。而那些被各种培育杂交后的品种就不得不归人家的版权了。

接着说19世纪,这么硕大饱满的花朵真是人见人爱。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盛行在翻领处佩戴它,而淑女们喜欢在帽子或发髻处插上它。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4)

茶花帽饰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5)

白色茶花

1848年法国的小仲马完成了《茶花女》,小说发表后一举成名。

1852年意大利的作曲家将《茶花女》改编为歌剧,之后1896年,有一位13岁的法国少女迷上了《茶花女》的故事。

她就是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嘉伯丽尔·香奈儿。

从此以后,白色山茶花被香奈儿品牌推崇备至,成为奢侈品的经典印记。不断有珠宝、图案设计出现茶花的艺术造型。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6)

香奈儿包装

你知道吗,除了茶花女的白色茶花,香奈儿的白色茶花,还有一朵茶花也在时尚界开了100多年。

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成立于1872年的东京。第一代董事长福原信三为资生堂设计了以茶花为雏形的产品标志。虽然已经不常出现在化妆品上,但是官网的全套LOGO里还是有它。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7)

资生堂标志

太奇特了,叫什么不重要

既然说到了日本,那再看看从公元716年被遣唐使带走的茶花现在如何了。

哎,也是逃不过乱改了个名字!

日本人把茶花叫做“椿花”,把开花的这棵植物叫“椿”。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8)

百椿图卷,京都

这已经和中国汉字的意思相差万里,不是香椿也不是臭椿,其实在日本文化中还有很多汉字是这样,可别会错了意。

在日本知名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许多古代的茶花图谱、杂著、图卷、画屏等。日本山茶花协会会长安达瞳子女士曾说,如果樱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象征,那么椿就代表着日本人的生活文化。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9)

椿花,画家竹久梦二的图案集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10)

椿花,头饰与浴衣

确实,经常有山茶花图案出现在生活用品、服饰衣料上。每年2-3月份还有萩山茶花节、伊豆大岛山茶节等。

就像日本人喜欢樱花雨一样,他们也喜欢茶花凋零。

茶花有什么特别的吗?茶花是整朵掉落的。中国人看像断头说不吉利,但日本人却觉得像武士剖腹的悲壮。当然,也有文章说在日本的跑马场是不会种茶花的,怕马摔了。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11)

茶花凋零

其实大可不必在意吉不吉利,平时整朵掉落的花还有鸡蛋花、木槿、泡桐……是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茶花那么大朵美丽,咱们就没注意吧。

另外,某百科上说“椿花”是丰臣秀吉出兵朝鲜(1592年正月)带回日本的。

难道“椿花”不是茶花吗?

不是,比较合理的说法是丰臣秀吉只是带回了某一品种,而不能否认茶花早在唐朝时就出现在日本了。

而“椿”这个品种更耐寒,花期花型与山茶有出入,但椿与茶花也有杂交品种。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搞育种的,所以日本老百姓还是把茶花这类东西都叫做“椿花”。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12)

粉色茶花

为利而来,别说爱

我只是觉得,不是偷窃就是出兵,怎么都讲得那么理直气壮!抢别人家的就是香吗?

这可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那个福琼后来回到英国并没有获得皇室封赏,很多资料已经故意在历史上抹去;另外一个威尔逊虽然做到了哈佛教授但是出车祸死了。最后一个丰臣秀吉是病死的……

写到这,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植物猎人的文章,口气未免也太矫情了些。

没有办法评价,说那些西方植物猎人猎走了我们的宝藏。

毕竟你不在意,自有在意的人想要去爱。

你觉得普通无奇,不代表它不能成为他人眼中的灿烂。

别让他人的爱,带走了你的宝贝。你才会明白,拥有虽然幸运,但爱和珍惜才是留住它的关键。

中国人并没有觉得那些植物普通,毕竟在祖先的《诗经》《花经》都有记载,唐诗宋词也有歌咏,近代文人墨客我更不想逐一列举了。

只是没有跑去深山老林砍大树就叫做“不在意”“不爱”吗?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13)

中式茶花图案

退一万步,就算是我们不要的,它也在家里好好长着,外国人一声不吭地砍走了是叫“偷”还是叫“窃”?

说白了都是利益驱使 抢不回去就杀头,以为出出书写写回忆录就能粉饰成“专家”对植物的“爱”?

外国人培养出的上千上万个品种,嘴上说着感谢中国,但名字都是洋名,动不动还来个japonica恶心你,那叫感谢吗。要换做HAN国人,估计早就把卡尔·冯·林奈XXX了。

人要寻根,植物也是

本文早就可以收尾,只是想起上学时一位院士对我们园林接班人的谆谆教诲。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了,但我们还在,还要继续说公道话。

在国内,昆明的市花是茶花,青岛的市花也是茶花(耐冬)。

漂洋过海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漂洋过海的故事)(14)

元代茶花

昆明盘龙山的药师殿前有元代茶花,600多年了;青岛崂山太清宫三官殿西有明代茶花,400多年了。

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将继续展示给中国的子子孙孙!

(文中图片摘自网络)

更多美文欢迎关注@矢车菊岛屿

❤ 支持原创,给作者点赞再走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