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1)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2)

读诗札记

对于这样一部“看似寻常”而“最奇崛”的作品,我们没有理由不格外重视,并通过揆情度理、切中肯綮的解读而重新认识它在杜诗中的地位和意义。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3)

原文 :杜甫《夜归》诗境浅说

作者 | 北京大学 张沛

图片 | 网络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4)

《夜归》是杜甫晚年(大历二年,即公元767年)流寓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文如下:

夜半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

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

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

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本诗用仄声韵(二十一“个”),其中第一、二、四、六、八句尾字“过”“卧”“大”“个”“那”皆入韵(因此“大”读“堕”,“那”读“诺”,否则就无法押韵而不成其为诗矣),是现存1450余首杜诗中仅有的两例之一。

王氏点出“情真”二字

《夜归》并非杜诗中的精品名篇,历代选家论者鲜有提及,纵有评论也多一笔带过。如宋代赵次公称“此篇雄壮浑成,于义甚明”(《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清人浦起龙云其“即景成诗,极有孤兴,别无寓言”(《读杜心解》),都是点到为止,读来若有“雾隐平郊、林莺不歌”之感。唯王嗣奭对此别有会心,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

黑夜归山有何情致,而身所经、心所想、耳目所闻见,皆人所不屑写;而毕写于诗,却字字灵活、语语清亮,恍觉山色凄然,夜景寂然,又是人人所不能写者。唯情真,故妙也。(《杜臆》)

王氏点出“情真”二字,可谓片言居要,大有助于我们理解《夜归》一诗。杜甫的性格中素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今人所谓“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但被其温柔敦厚的一面(特别是他“恋阙劳肝肺”“穷年忧黎元”的国士情怀)所掩而转化为沉郁顿挫(但仍保留了瘦硬的风骨):青少年时固无论矣,所谓“性豪业嗜酒”“裘马颇清狂”(《壮游》)、“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诗》)云云,即为其当年风采(也是他真实性情)的传神写照;而即便是在“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有叹》)、“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芜”(《地隅》)的晚年,他兀自发出“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江汉》)的骨鲠之声,甚至一度(就在上述“夜归”事件发生前不久)当众逞能“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而“不虞一蹶终损伤,人生快意多所辱”(《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这就是杜甫——至少这也是杜甫!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5)

一个罕见的例外

因此,前人对《夜归》最后两句乃至全诗意境主题的理解——例如杨伦解释“白头老罢舞复歌”说:“想亦因闻弟信,故高兴乃尔耶?”(《杜诗镜铨》)黄生解释“(杖藜不睡)谁能那”说:“此对家人促睡之语,亦见无赖之意。”(《杜诗说》)王嗣奭解释“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两句说:“公深夜归舍,必有不如意事,而又未易语人,所以杖藜不睡而舞复歌也。”(《杜臆》)蒋弱六解释整首诗说:“此亦俳谐体,意在自夸老壮,反面一看,正不觉怆然。”(《杜诗镜铨》)——大都流于表面而未能探骊得珠。

其实如我们所见,杜甫在《夜归》诗中以平实内敛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他晚年在夔州生活时期的一次特殊经历和高峰体验,包括他夜行遇虎时的恐惧和绝望、冲虎而过时的奋不顾身和心存侥幸、回到家时的恍如隔世和幸福感动、独立中宵而“不知心事向谁论”时的寂寞孤独、对越上天时的万缘放下和明心见性,以及最后“时人不识余心乐”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气风发,一切“随时成献”(《晦日寻崔戢李封》:“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而“分明在眼”(《历历》:“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可以说,该诗达到的心理深度和精神高度,或者说它表现出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宗教性和神秘性),在杜甫的437篇“夔州诗”乃至他的全部诗歌作品——这是杜甫的心灵记录和生命之书,也是中国文学-文化“三生石上”永不磨灭的“旧精魂”——中,都是一个罕见的例外。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6)

对于这样一部“看似寻常”而“最奇崛”的作品,我们没有理由不格外重视,并通过揆情度理、切中肯綮的解读而重新认识它在杜诗中的地位和意义。毕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听杨氏歌》):诗人这样期待自己(尽管/因为他知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同时也这样期待着“永永垂无穷”(《往在》)而“转见千秋万古情”(《越王楼歌》)的后世读者。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835期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7)

拓展阅读

历史长河中的德意志诗歌 | 社会科学报

随笔 | 诗歌的精神“加密性”

杜甫诗句文案评论(杜甫夜归诗境浅说)(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