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做事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做事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张现利由于最近工作忙,停更了一段时间非常对不住大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样克服做事犹豫不决没有主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样克服做事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做事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怎样克服做事犹豫不决没有主见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张现利。由于最近工作忙,停更了一段时间。非常对不住大家。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自信心的话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总是自我怀疑,对学习没有动力;在爱好和兴趣方面总是浅尝辄止,容易半途而废,在社交方面习惯性地退缩和自我封闭。

当然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在这里不是分析原因,而是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帮助孩子改变这些弱点和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和勇气。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和勇气,他做起事情了就容易坚持,就容易克服困难和挑战。该如何做?长话短说,先上干货。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需要坚持一下七个原则:

一、 越早越好,最好3岁就开始培养。

二、 在实践中去锻炼,少说多做。

三、 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设定目标。

四、 将目标由易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五、 提供达成目标的方法和资源。

六、 及时给予正反馈,激发孩子的效能感。

七、 寻找同伴一起实现目标,增加过程的愉悦感。

通过这种方法,我在临床实践中帮助了很多孩子。大家记住这几个原则,只要按照这个原则,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方案,一定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和勇气。下面我和大家具体介绍下各个原则的使用方式。

第一个,越早越好,意味着越小的孩子面临的任务越简单和可操作,比如学习走路,学习自己吃饭,学习拼音和汉字。而且,小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和塑造。假如您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从现在起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勇气,也不晚。但记住,越早越好。

第二,在实践中锻炼。换一句大白话就是:给孩子制造困难和挑战,并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和挑战。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任何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不是从书本中看来的,也不是家长反复的说教形成的,也不是反复的看我的视频就可以养成的。一定是通过实践获得感性的认知,然后内化为思想信念和个人品质。能力和品质的形成一定是在实践中锻炼、环境中获得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给孩子制造困难会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别急,视频继续往下看。

第三,在能力范围内设定目标。这一条很关键,是决定能否达到培养目的的关键要素。任何超出个人能力和知识储备范围的目标,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要结合孩子的能力发展、智力发展水平,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设定目标。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爬楼梯,每上一个台阶,孩子都会很兴奋,这对于他来讲是一种运动的成就感,他感觉自己可以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一定是扶着孩子上楼梯,然后再让他自己爬,并不时地给予鼓掌和称赞。在哪方面设定目标呢?目标设定一定要具体,可实现,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其实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就是体育运动。因为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最容易获得正反馈。记住,是学会一项运动技能,而不是让孩子参与比赛和竞技。因为竞技运动是有胜败和输赢的。记住一条,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而不是让孩子超越其他人。

第四,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个击破。将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孩子逐步地完成每个小任务,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让孩子坚持下来。如果一个任务比较复杂,孩子会感到无从下手,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畏难情绪,很容易放弃。

第五,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和方法。资源和方法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是从初始状态到目标实现的路径。只有目标和愿望,没有方法、缺少资源和路径,只能原地徘徊焦虑。

因此,在设定目标之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思考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方法有哪些。比如,让孩子学习成绩进步,家长必须搞懂学习成绩提升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孩子学习动力如何、学习兴趣如何、知识结构有哪些欠缺。然后思考,有哪些人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孩子的知识储备、应试技能。

第六、给予正反馈,激发效能感。简单地讲,在每一个小的任务完成之后,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核心要素是,家长要先看到孩子的进步,然后再反馈给孩子。所以,家长不要以总体目标是否实现为反馈的标准,而是以小的任务完成情况为标准。比如,学习成绩提升举例。不要以分数和排名为标准,而是以孩子完成了多少学习任务为标准。

第七,寻找同伴,增加完成任务的乐趣。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现象叫做结伴效应,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因为同伴会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比如当一个人想要偷懒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同伴还在那里努力,就会继续坚持下去。而且,有同伴的陪伴可以抵消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感,让任务变得轻松和有趣。

好了,说了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是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视频继续看下去,我在这里列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如何运用这七条法则。

现在先请大家想象一个情景:你的孩子今年7岁,有些胆怯和不自信,你迫切地想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

看了我的视频,你尝试运用这七条法则去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和勇气。

这个时候,室外气温36摄氏度,酷暑难耐,你突然想到也许让孩子学习游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你和孩子耐心地沟通,描述游泳有多么的好玩,既能避暑,又能交到朋友。

孩子有些胆怯,担心自己学不会。你鼓励他,放心吧,你肯定可以的。

然后你开始提供资源和方法,在小区附近找到了一家游泳馆,联系了一位不错的教练,然后悄悄地告诉教练,要多鼓励孩子。

为了不让孩子在陌生的场所感到乏味和孤独,你把自己的小外甥也叫来一起和你的孩子学习游泳。于是乎,孩子和你的小外甥就按时按点地去学习游泳。这个时候,教练会把一个泳姿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步骤,先让孩子练习手部、腿部动作,然后再练习漂浮和换气。

这个时候,每当孩子掌握一个部位的技能之后,你都很高兴地告诉他,真棒,你今天学会了如何在水中换气。你看到两个孩子在游泳馆学得很开心,每天都有进步,经过一系列课程下来,孩子学会了游泳,你为他感到高兴,然后把孩子在水池中游泳的表现拍成小视频,分享给你的家人。然后一个劲地夸奖孩子,你真棒,做事能够坚持,有毅力。这种夸奖不是空洞的,而是基于孩子取得的成绩,孩子更能够接受。慢慢地,孩子会对自己有自信心,她会建立起一种自我效能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孩子学会了一项技能,获得了成就感,提升了自信心。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感觉可以迁移到其他的任务情境中。孩子在尝试其他任务的时候,会更加的主动,积极,敢于尝试,并且能够坚持!

好了,总结下,若要孩子获得自信心和勇气,不是让他超过别人,而是要让他能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情,并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大家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