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年号(唐朝289年之唐睿宗李旦1)

搜杀韦武两氏:李旦抱头哭着说,社稷宗庙,靠你不亡,还有什么罪呢?李隆基即迎李旦入宫,再大规模的搜杀韦氏党羽,所有韦氏宗族,连襁褓小儿,统杀得一个不留武氏宗属,重罪诛死,轻罪流放然后,由太平公主传来少帝李重茂的话,愿让位给叔叔相王李旦李旦再三辞让,但大家都再三要李旦当皇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唐睿宗李旦年号?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睿宗李旦年号(唐朝289年之唐睿宗李旦1)

唐睿宗李旦年号

搜杀韦武两氏:李旦抱头哭着说,社稷宗庙,靠你不亡,还有什么罪呢?李隆基即迎李旦入宫,再大规模的搜杀韦氏党羽,所有韦氏宗族,连襁褓小儿,统杀得一个不留。武氏宗属,重罪诛死,轻罪流放。然后,由太平公主传来少帝李重茂的话,愿让位给叔叔相王李旦。李旦再三辞让,但大家都再三要李旦当皇帝。

李旦即位:公元710年7月24日,在太平公主等的拥戴下,李旦再次即位当上唐朝皇帝,史称唐睿宗。但立储问题上,立长还是立有功两问题上,睿宗李旦考虑许久,终不能决定。李旦的长子宋王李成器窥知父亲之意,说国家安定时宜立长,国家有危时宜先立有功的。大臣们也是这个意思。

立李隆基为太子:于是,睿宗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这一点上,比唐高祖李渊要强,当年李渊立的是长子李建成,没立有大功的李世民,导致后来玄武门之变。但是,有一个人不服李旦当皇帝,起来造反了,这人便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李重福。洛阳人张灵均写信给谯王李重福,说你是中宗李显的长子,应当接任皇帝。

李重福伏法:张灵均说东都洛阳人们,都盼望大王到来,起兵夺取皇位,还有被贬的郑愔也参与进去。于是在洛阳,也就数十人,立李重福为皇帝,任命百官。但在洛阳官员的打击下,李重福抵挡不住,逃入山谷。在搜山官兵的压力下,李重福无路可走,跳入渠中溺毙。张灵均、郑愔也被官兵捕获,同时伏法。

太平公主恃功:日子平静了下来,唐廷又一起宫中变化开启了。太平公主自恃功高,睿宗也很加爱重,经常与她商议国政。遇事让宰相问与太平公主商量了没有?又问与三郎李隆基商量了没有?太平公主见李隆基年少,不以为意。太平公主遂造出谣言,说太子不是长子,不应当太子,将来必有后忧。睿宗不为所动。

不为所动:太平公主还要睿宗立皇后,睿宗说,刘氏及窦氏,都死了,我不忍再立皇后?太平公主说,刘氏是正配,且生有宋王李成器,应该追封为皇后。睿宗事后却追封刘氏窦氏都为皇后,太平公主不免产生恨意。散布不日必有内变的流言,因睿宗李旦不为所变,计划不成。而太平公主则亲去召宰相,示意换太子。

建议远置:众人都失色,宰相宋璟抗言道,太子李隆基拨乱反正,建立大功,怎么你有此议?太平公主不高兴了,佛袖而归。宋璟对睿宗李旦说,太平公主不断惹事,将使太子不安,不如让长子李成器等外调,就是太平公主及武攸既暨等,也应安置东都洛阳,才不至有内变。李旦优柔的说只有一个妹妹,怎啥得远置。

李隆基监国:又过了几天,睿宗李旦又对身边人说,近日,有术士说,五天内当有急兵入宫,你们当加意预防。大臣张说便说,奸人欲离间太子,才有这个说法,若陛下让太子监国,流言自当永远息了。其他大臣也建议睿宗即日施行。于是,睿宗李旦即命太子李隆基监国,命李成器、太平公主及武攸暨调往外地任职。

历史评价:女子与小人,断不可立功,功出他们之手,乱必因之。太平公主实也是武氏韦氏之流,在扫灭韦氏时,并未见她有什么谋划,不过是她的儿子薛宗暕,稍稍用力,而成了此功。韦氏即灭,朝廷易主,而太平公主首次提出建议,换少帝,是人心已尽归李旦,而她自恃有功,必会导致再生内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