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

东莞已是第三次进入新一线城市榜单,并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等多个指标上都比较靠前。东莞市在近几年广东省21座城市GDP排名中稳居第四,仅次于深圳、广州和佛山,最近一年GDP首次进入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那么,东莞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1)

东莞的发展史,堪称一部夹缝中求生存的励志故事。虽然“莞”作为地名从唐朝就有了,但东莞在很长时期内都是发达的珠三角城市群中相对低调的一座城市。低调的原因很多,比如南北两侧的超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的光环过于耀眼,比如自身地盘太小,比如相比广州、佛山、肇庆等岭南名城,东莞广为人知的历史遗存较少等等。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2)

迟至改革开放已近十年的1987年,东莞还是受惠阳地区管辖的县级市。1988年一月,东莞升级为地级市,此时距东莞由县改为县级市也不到三年。升为地级市的东莞要发展,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凭借的资源。虽然左倚改革开放热土的深圳,右靠中国第一省会广州,但深圳有国家级的政策红利,广州有可揽全省的资源,东莞只有靠自己。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3)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东莞仅凭承接广州和深圳溢出的产业即可发财,可情况并非如此。广州以商贸起家,产业难以溢出到营商环境较弱的东莞,而深圳在相当长时间内其实和东莞是竞争关系,自然不会让油水旁流。所以在发展前期,东莞承接的其实更多是港台的产业。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樟木头居住了那么多台湾人、东莞几乎每个镇都有往返深港大巴的原因吧。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4)

靠着承接港台的工业转移,东莞开始野蛮生长,杂乱而又充满生机,迅速成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世界工厂”,也成为国内打工者的“淘金地”。遍地的代工厂和汹涌的农民工是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庞大的打工者群体和来往频繁的港台生意人也催生了东莞服务业的发展。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5)

当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东莞“两头在外,快进快出”的代工产业经济也走到了尽头。在彷徨了几年后,2014年随着对酒店业和服务业的整顿,东莞也彻底告别代工工厂,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东莞的转型可以用两手抓来形容,一手抓产业转型,一手抓城市转型。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6)

产业转型其实还是以承接深圳技术产业为抓手,但结合了广东省“腾笼换鸟”的特点。以华为迁到东莞为标志,东莞加快了引进科技创新企业的步伐,中集、大疆、长盈精密等原以深圳为基地的企业纷纷在东莞落户。这些企业看重的不光是东莞的土地优势和较低的投资成本,还有东莞各街镇配套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像松山湖这样培育高新产业的生态平台。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7)

东莞的城市转型则让这座城市的“面子”和“里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莞的城市化不仅体现在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上,也体现在通达每一个街区的公交巴士上,更体现在延伸到每一座村庄的柏油路上。而东莞出台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政策,则把经济发展和城市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不但以高品质空间吸引创新要素加快集聚,还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人才留下来。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8)

这里重点要提一下的是松山湖产业园区--东莞“一中心四组团”的核心。松山湖不但是广东省的创新产业集群试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还是东莞利用片区统筹联动组团、并辐射带动周边多个镇共享资源实现发展的一个生态平台。可以说,松山湖就是东莞的未来。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9)

但东莞显然并没有将未来押在一个松山湖身上。早在2014年底,东莞就已决定将松山湖高新区和东莞生态园统筹发展。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后,东莞的滨海湾发展的蓝图也提上日程。关于这座城市的最新消息是筹建投资超过100亿的大湾区大学,以期尽快补上高等教育的短板。

最近的两个地级市(这个32年前的县级市)(10)

关于东莞的发展,你怎么看?欢迎在文章后面评论留言。如果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旅行,请关注“一苇旅行”,跟着我就会发现在路上的美好!

#东莞# #遇见美丽东莞# #东莞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