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幕后的黑手看完你就明白了(他们已不再变老)
战争,是很容易出深度的电影主题。
关于二战的电影,汗牛充栋,《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以及巴塞君刚跟大家聊过,上周末上映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等等等等。
然而,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却屈指可数,《神奇女侠》可能算一部?
不过这周影院上映了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而且有点特别,《他们已不再变老》。
如果说李安的《双子杀手》,是用技术开拓对电影未来的想象,那彼得·杰克逊的这部《他们已不再变老》,就是用技术回望历史的缝隙。
600个小时的访谈录音,100个小时的影像资料。
没有绝对的主角,也不见撼动娱乐圈的明星大咖,“彼得大帝”硬是在故纸堆里翻出了一个关于一战的故事。
尽管摄影技术尚未完备,但满是噪点的黑白胶片确实给这场战争留下了最生动的记录。
1
一切,开始于一群青年人的热血。
“当时我们在和德国人踢足球比赛……后来我们讨论决定继续和对方踢球,毕竟宣战是明天起才生效的。”
就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将青年们与战争联结起来,在那个血气方刚的群体心目中,战争与政治、国别甚至生活都无关,不过是一次关于勇气的试炼。
这恰好也是战争动员与广播宣传的最终目的。
为了复现这一段历史,彼得·杰克逊动用了很多征兵海报,那些美好的图像与热情的口号,试图让参军者相信——英雄的称号在向自己招手。
为了实现这个关于英雄的梦想,大家很有默契地集体“变成”参军年龄,顺利成为军队中最底层的新兵蛋子。
战争一打响,退伍老兵就被召回军营成为教官,他们要用血的教训告诉新人:服从命令是军营的最高神圣。
于是,青年们学习了很多新的事实:
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
一分钟内让十发子弹命中目标是基本技能。
只有将尖刀准确地刺向敌人,你才能活下去。
可是,六个月的训练疲惫枯燥,和战场的距离太远,“活下去”三个字实在是虚无缥缈。
终于,奔赴前线的命令到达了。
即便前线退下来的老兵说一切都“糟透了”,这群奔赴战场的新人仍旧士气不减,他们不在意目的地是哪里,只要能上前线打德国人,就算达成了一半的目标。
2
随着士兵们走入战壕,电影也终于被技术手段修复成了彩色。
可究竟什么才是战争的底色?
绿色?
放着一堆杂物的战壕,士兵们穿着绿色的军装,或站岗放哨、或维护坑道、或轮班休息。
嘈杂之中散乱的绿色,明明穿在人身上,却不如无人区倔强的小草充满生机。
红色?
因为物资缺乏,只能用油桶运水,红色的油桶上记录着士兵们的生命线。
敌我双方相互防范的铁丝网上,挂着不知名的尸体,原本鲜红的血液已经凝固变黑。
与腐烂尸体同床的士兵们,不仅要躲避子弹的扫射,杂乱战壕里潜藏着鼠疫和坏蛆,为此烂掉的“红手红脚”,不得不直接砍掉。
肉色?
以战壕为家的士兵们彼此没有隐私,毕竟生死存亡最容易稀释道德与界限了。
但是,比赤裸相见更直接的是,大家得坐在同一根木杆上解决大号,一旦有人摔下去,就只能“亲兄弟,粪坑见”了。
说到底,因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战争根本无法用一种色彩来定义。
大概,彼得·杰克逊为这些珍贵资料重新上色的意图也在于此。
既然新技术能让锁在黑白世界里的故事重现生机,为什么不试一下?
当然,这种创作本身也存在争议——对史料的艺术再加工,是不是触动了真实的界限?
从技术本身出发,一战期间的黑白影像没有收音功能。
制作团队所做的,就是在丰富的物料里捋出一条故事线,通过剪辑将士兵们的口述音频与图像对应起来。
换句话说,观众们在荧幕上看到人,根本不是说话者本身。
为了让声画同步更有针对性,对于有对话场景的视频段落,还专门找唇语专家进行语言识别,另行配音。
至于枪炮环境音,更是读秒式对应。
复原声音已经如此不容易,那给一帧又一帧的历史视频重新上色,简直是一场损耗惨重的持久战。
问题在于,当下的色彩选择,能够负担起历史的重量吗?
彩色,影像更亲切,却也离历史更遥远了些。
在电影类别上,《他们已不再变老》被划入“纪录片”,可重新编排、声画不同的操作似乎又背离了传统纪录片的制作形态,也让它和历史真实的关系显得暧昧起来。
究竟是用历史来丰富艺术,还是用艺术来重读历史?
也许,在关于士兵屎尿屁的一系列故事之后,电影给出了相对正确的答案。
3
如果说战争逼迫士兵们看着发小的脑袋被崩开也能无动于衷,那坦克则带来了恐怖的深渊。
只有写下遗嘱,才能去和这个钢铁大家伙决一死战。
“我从没听到过那么大的炮火声……空气热得像地狱炼火……”
用什么词来形容这里的情势最恰当呢?
屠杀。
人性,本来就是最难以预测的,更何况此刻战场上是一群杀红了眼的士兵:
“那种麻痹人的喧嚣,会使人反常,不管这个人曾经有多么善良,所有的感官只剩下没有含义的生理反应……”
终于,电影开篇构建的“英雄梦”在“坦克大战”的高潮中崩坏,只剩下真实而长远的震撼。
文明的外衣被一颗颗子弹戳破,在人与机器本就不公平的对抗背后,是一个种族要对另一个种族毫不留情的消灭。
无论电影开篇用了多少士兵的生活细节来解构战争,一个有人文关怀的导演拍战争,必然会回落到反战情绪。
上一秒自信的士兵在对着观众微笑,下一秒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反复出现的蒙太奇根本不是在传递快乐,反而是在凝视那份最深远的绝望。
战争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利益的争夺。
而士兵们仇视的,不过是本国宣传过程中塑造出来的、想象中的敌人。
一旦这种抽象的愤怒对象被拆解为具体的人,就很容易发生动摇,恰如这段英国士兵对德军战俘的描述:
“那个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一个理发师或者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制服里。”
这样深切的同理心,不仅留存在战争刚刚结束,也成为每个幸存者日后生活的信条。
因为,最终没有人成为英雄,返乡的士兵甚至成为了被唾弃的人。
随着战争结束,失去“士兵”这个工作,不仅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而且也无法与他人因为这段特殊经历共情。
在战争里,有些人的痛苦很短暂,只在等死的一瞬间。
可在战争结束后,有些人的痛苦太长久,甚至用尽一生的时间也得不到应有的疗愈。
从战前动员、备战、上战场、战争结束回家,《他们已不再变老》铺陈了最朴素的时间线,最终呈现的,是用艺术看历史的一种方式,但请记住,电影只能投射历史,不能改写历史。
在光影的世界里,他们已不再变老,我们也不必当真。
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他们不明所以地失去了生命,最终等不到变老,而我们则必须牢记,每一场血流奔涌的屠杀背后,都是无比惨痛的生死教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