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

感谢关注,感谢浏览。

2021年大火的电视剧中,《觉醒年代》凭借9.3的评分。

位列首位,火遍大江南北。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部电视剧受众群体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段。

《觉醒年代》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

于和伟作为主演之一,在剧中饰演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

于和伟凭借生动、鲜活、准确的演技收获了无数粉丝。

于和伟靠《觉醒年代》这部剧收获了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项。

50岁的于和伟再次荣获视帝。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2)

于和伟的人生轨迹坎坷心酸,不过好在苦尽甘来。

作为娱乐圈中的老演员,于和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杰出代表。

01.家庭贫困,艰难求学

于和伟1971年出生于辽宁抚顺一个普通家庭。

家中有5个姐姐、3个哥哥,于和伟是家中幼子。

生于和伟时,母亲已是45岁的高龄产妇。

从小家境贫寒,由于母亲年纪大,再加上70年代的生活条件较差。

母亲的奶水不够充足,无奈下,于和伟大姐将其领到身边照顾。

于和伟是喝着大姐的奶水长大的。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3)

原本贫苦的家庭,在于和伟3岁时,变得更加困难。

父亲的悄然离世,让于和伟一家陷入痛苦的深渊。

家庭的重担落到了母亲和哥哥姐姐头上。

由于母亲没什么文化,只能靠卖红薯维持生计。

虽然过的贫苦,但幼小的于和伟在家庭的照料下,还算过的幸福。

初中时,于和伟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4)

凭着一腔热血,于和伟参加了中考。

可惜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成绩也不理想。

幸运的是,抚顺市幼儿师范学院招男老师。

在补习老师的建议下,于和伟顺利进入了学校学音乐。

上学时期的学费都是由哥哥、姐姐以及母亲的勉强拼凑。

虽然条件艰难,但于和伟母亲却坚持供他上学。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5)

于和伟后来回忆母亲曾说的话:“人穷不能穷知识。”

这句话对于于和伟人生起着勉励作用,

这一期间,培养了于和伟在文艺方面的热忱。

毕业后,于和伟对工作和生活并不喜欢。

他渴望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文艺梦想。

通过努力,于和伟考上了抚顺话剧团。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6)

进入话剧团后,于和伟学习十分刻苦。

他经常一个人在台下坐着看表演。

随时拿着笔记本记录台上演员的表演技巧。

1992年,于和伟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对于文艺,他是热爱的,通过一次次的努力和实践,进入了向往的学校。

02.

1999年,于和伟参演首部个人电视剧《曹操》,正式出道。

这时的于和伟已经28岁了,对于即将到来的而立之年,难免会有压力。

后来几年里,找于和伟拍戏的也不多,就算有,也都是配角。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7)

停滞不前的事业,让于和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演员。

虽然也有失望和困顿,但于和伟还是选择坚持了下来。

靠着强大的内心,于和伟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曙光。

2011年,于和伟凭借电视剧《幸福在路上》获得南方盛典最佳男演员奖。

于和伟在剧中饰演相貌英俊、性格豪爽的军区参谋“马刚”。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8)

对于角色的准确把握,让于和伟在演艺圈获得了关注。

此后,于和伟的演艺事业渐入佳境。

于和伟先后于2014、2017年凭借《下一站婚姻》、《我不是潘金莲》。

分别荣获华鼎奖最佳男演员、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项。

他也是极少数同时包揽男主角、男配角奖项的男演员。

很多人一生只能做好一种角色定位。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9)

但于和伟却千人千面、没有角色定位,对于角色本身的极致追求,才是他对待自己的真正态度。

编剧史航曾老师曾说过:“枭雄小人,于和伟一人可以包办。”

足以看出于和伟对于把控角色的出色能力。

于和伟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饰演的“刘备”。

让黄渤在微博上连连夸赞并@于和伟:

“这个角色让人看得起鸡皮疙瘩,没想到刘备就这么“叛变”了还变得这么让人服气。”

于和伟风趣幽默地回应道:“多谢影帝!让我把盒饭先吃了噢。”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0)

好演员与好演员之间,互相的欣赏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也不得不是,于和伟的演技是娱乐圈公认的好!

去年火遍全网的“蹦迪哥”视频,来自于网友截取作品《一出好戏》。

视频中于和伟饰演的“张总”嘴上叼着烟,眼神迷离、忘我的蹦着迪。

被网友恶搞,配上《新三国》里于和伟“刘皇叔”的角色配音。

简直神匹配、迅速火遍全网。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1)

于和伟也因为这个美丽的意外,频繁登上网页头条。

于和伟自己也调侃道;“演了20年的戏,都没人知道,却因“蹦迪”火了。”

虽然视频大火是因为其包含的趣味性。

但不可否认也有于和伟通过演戏这么多年所积攒的观众缘。

作为中生代演员,于和伟是不少70年代后的男神。

03.

一生忠于一人。

和多数演员不一样,于和伟的感情经历比较顺利。

刚入演艺圈不久,于和伟就和妻子宋林静领证结婚了。

见到宋林静的第一天,于和伟就对这个落落大方的女孩动心了。

两人都是抚顺话剧团的话剧演员。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2)

宋林静家庭殷实,父母都是在体制内工作。

相比于和伟贫困的家庭,宋林静从小就生活在温室里。

两人刚在一起时,就遭到了宋林静父母的反对。

于和伟的家庭情况难免会让女方父母感到担忧。

尽管如此,在父母的坚决反对下,宋林静还是选择和于和伟在一起。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3)

不顾家人的反对,宋林静一边照顾于和伟,一边还要照顾于和伟多病的母亲。

宋林静的这份贤良,让于和伟十分感动。

面对压力和责任,于和伟想要在演艺圈出人头地。

就必须去专业的戏剧学院学习,做一名优秀的演员。

在宋林静的陪伴下,于和伟成功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

两人开始了跨越千里的异地恋。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4)

在上海上学期间,由于家中经济贫困,学费和生活费都靠远在抚顺的妻子接济。

宋林静是一个好女人,一个月150元的工资收入。

她要拆分成三份,一份寄给于和伟、一份寄给家里,一份留出来照顾于和伟生病的母亲。

90年代,通讯不够发达,两人只能通过互相写信来表达相思。

从抚顺到上海,需要好几天才能收到信。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5)

有时候于和伟课程忙碌时,甚至1-3个月没有办法回信。

等待回信的时间,是宋林静最难熬的时候。

身边的朋友劝她重新找个对象,放弃于和伟。

好友劝说道:“人家在上海,那么繁华,街上漂亮时尚的的女人多了去了,可能早已忘记了你。”

听到这些宋林静心中有些不安。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6)

一连寄了几封信给于和伟,心中质问于和伟为何不回信。

看到信件内容后,于和伟深知宋林静心中的担忧和顾虑。

回信中坚定的写下,“我于和伟定不会负你,你放心。”

于和伟想到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解决方法。

于是写信鼓励宋林静考取上海戏剧学院。

刚开始宋林静没有自信,想到可以结束异地,陪伴到于和伟身边。

宋林静答应了这个决定。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7)

第二年,宋林静也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之后两人过上了甜蜜的幸福生活。

毕业后,考虑工作的稳定性,两人纷纷考上了体制内工作。

于和伟一边在体制内上班,一边接戏演戏,日子过的还算充实。

于和伟如今有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的陪伴和支持。

宋林静虽然拍戏不多,但对家庭的付出是无法估量的。

有这样的妻子对于于和伟而言是一种幸运。

于和伟早期作品挺老的(年少时困顿差点卖红薯)(18)

令人钦佩的是,于和伟结婚28年零绯闻。

哪怕是现在红得发紫,也对妻子不离不弃、始终如一。

于和伟曾这样说过:“老婆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爱妻子的男人,事业也不会太差。

最后期待于和伟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谢谢关注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