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人们大多将诸葛亮视作智慧的化身,而且其忠诚的一面也十分受人尊敬,代表着公平正义,因此人们才会将许多故事附会到他的身上。这样的传统让诸葛亮被塑造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够预测未来的全能谋士。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1)

上图——诸葛亮剧照

在诸葛亮之后,中国又涌现出了许多十分聪明的文臣,其中尤其以明太祖的智囊刘伯温最受人追捧。他虽然政治地位不比诸葛亮,但是他在明太祖的严苛统治下,得以善终的事情让人们对他产生了好奇,再加上其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妙计频出,人们也开始将他视作和诸葛亮等同的智慧化身,甚至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之后更有传闻将他们两个人联系到了一起,据传刘伯温认为自己的才智一定超过了诸葛亮,并提出他不可能预测后世之事。于是他带人找到并挖掘诸葛亮的坟墓,结果在挖掘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诸葛亮留下的石碑,上面有"我到无人到,只有伯温到"十个字,这让刘伯温大惊失色,慌忙拜倒,再也不敢继续挖掘了。这个传闻在后来越传越广,几乎成为了人们公认的史实,但这是真实的吗?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2)

上图——刘伯温剧照

一、 诸葛亮的坟墓在哪里

在这个传说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刘伯温需要先找到诸葛亮的坟墓,并对其进行了发掘,而人们之所以将刘伯温发现诸葛亮的坟墓当做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因为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的坟墓在哪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民间故事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时候就已经算出自己命不久矣,他本来希望通过七星灯为自己延寿几年,但是却被魏延破坏。诸葛亮只能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他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埋骨之地,但是他不愿过分声张。他找来四名壮汉,告诉他们在自己去世之后,就担着棺材一直向南走,等到担子上的绳子烂掉之后,就把棺材埋在那儿。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3)

上图——晚年诸葛亮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这四个壮汉按照诸葛亮的命令一路向南,走了两天两夜,结果绳子一点没有要烂的迹象。四个人觉得这样下去实在太过劳累,便决定就地掩埋诸葛亮的棺椁,然后返回了成都告诉后主自己已经完成了诸葛亮的遗命。

后主刘禅在听到他们的汇报之后十分狐疑,因为他觉得固定棺材的绳子十分结实,应该不止坚持两天。是他再次询问了他们四人,这次他们向刘禅吐露了实情,刘禅十分生气,立即命人杀死了这四人。但是后来他才想起来忘记询问诸葛亮棺材的所在地了,不过为时已晚,这四人已经被杀,刘禅无奈,只得令人前去寻找,但都无功而返。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4)

上图——刘禅与诸葛亮

针对诸葛亮的坟墓,还有另一个传说,即诸葛亮为了隐瞒自己的坟墓所在地,找了九个人前去安葬自己,其中有八名农夫和一名厨师。不过诸葛亮只为他们准备了八两银子。

这九个人果然起了争端,八名农夫商议杀死厨师,然后一人分得一两,而厨师则在饭菜中下了毒,打算独吞这笔钱财。结果厨师在下毒之后,就被农夫杀死,而那八个人吃完了厨师准备的饭菜也一命呜呼,诸葛亮坟墓的位置也就变成了永远的秘密。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5)

上图——诸葛亮墓穴

在这种民间故事的渲染下,诸葛亮坟墓之所以无人知晓,是因为他想防范后人的侵扰,而刘伯温能够找到他的坟墓,自然是通过神机妙算,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这两个故事实际上都经不起推敲,是在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被埋葬在汉中地区的定军山是十分明确的事情,现在在定军山脚下还有诸葛亮的武侯墓,其经历了千年依然保存完好,显然不是故事中所宣称的下落不明。

虽然有人说武侯墓不过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但这也是没有事实根据,并且略显荒诞的。首先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群臣曾经为诸葛亮举行了规模极大的纪念仪式,如果诸葛亮的尸首真的下落不明的话,那么这样的行为是比较尴尬的。

而且武侯墓自从建成以来,就一直受到蜀国以及后续政府的重视,这里不但种植了许多苍翠的柏树,还有祭祀诸葛亮的庙宇,这样的受重视程度足以证明定军山脚下的这座武侯墓便是诸葛亮的埋葬之地。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6)

上图——武侯墓

更重要的是,武侯墓所在的位置也确实是一个风水胜地,这里不但被定军山,少祖山的九条小山岗环绕,附近更有多条溪流流过,将其分割成为三叠,这也被称为"三台书案",这种地势是极其罕见的,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为自己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而这样的地块用来设置一座衣冠冢,未免大材小用,因此武侯墓应该就是真实的诸葛亮葬身地。

二、 刘伯温不会妄动武侯墓

根据上面的分析,武侯墓应该就是诸葛亮的真实坟墓,那么刘伯温寻找诸葛亮坟墓的事情便不攻自破了。不过刘伯温还有可能碰到的是坟墓中的机关和碑文,但这样的说法和上面的故事一样经不起推敲。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7)

上图——晋武帝司马炎十分欣赏诸葛亮

首先,武侯墓自从建成之后,一直是汉中地区百姓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当地百姓对于诸葛亮都敬畏如神,因此他的坟墓也被保护地十分好。再者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忠心也让他成为了后世忠臣的代表,被晋武帝之后的多朝帝王拿来当做教育大臣的正面典型,后世的统治者们也纷纷对武侯墓进行了加固和维修,这让武侯墓被保护地十分妥帖。

在明朝的时候,也对武侯墓进行了维护,现在在武侯墓坟茔之前的两座碑就有一座是明代万历年间担任陕西按察使的赵健所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明代政府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也是十分崇敬的。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8)

上图——武侯祠内诸葛亮塑像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9)

上图——武侯墓前石碑

那么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刘伯温是断然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对诸葛亮的墓穴进行发掘的,这一定会受到附近百姓的批评。这时候有人可能会指出,刘伯温作为明朝大员,在进行发掘的时候,可以控制现场,不让百姓知道此事,但是从刘伯温的性格和为人来看,这样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谋士,也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而且刘伯温和诸葛亮一样,对于五行八卦等方术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有人提出,同样拥有大才的刘伯温想和前辈诸葛亮进行一个比拼,这才是他打算发掘诸葛亮墓穴的根本原因。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10)

上图——刘伯温画像

诚然,人总有一颗证明自己的心,作为才子的刘伯温自然也有可能想和诸葛亮进行一个比试。但是刘伯温作为明朝重臣,他的行为要接受明朝法令的限制,并不能为所欲为,更何况发掘先贤墓穴这种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刘伯温和民间故事中刻画的形象也有一定的出入。在民间故事中,刘伯温通晓古今,能够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这也让他有一些不羁的性格,行事中自然带着一股天才的傲气。

但是历史上的刘伯温则是一名十分典型的儒家文臣形象,在元朝末年的时候,他曾经出仕为官。后来他看到了元朝政府的黑暗,但是他并不愿意与同僚们同流合污,于是他选择辞官回家。

在朱元璋起义之后,刘基加入了他的阵营,虽然他也曾在征讨陈友谅的时候参与了军事行动的谋划,但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其实是在明朝的法制建设工作上。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多次劝说朱元璋要采取比较宽松的法令,以此来获得百姓的支持。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11)

上图——李善长剧照

在明朝建国之后,刘伯温担任的也是负责监督百官的御史中丞,而刘伯温在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从不徇私舞弊,也不害怕强权。明初宰相李善长的心腹李彬曾经违反法令,有人劝刘伯温网开一面,但是刘伯温却不为所动,最终处死了李彬,这足以看出刘伯温的正直: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䁥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驰奏。报可。方祈雨,即斩之。由是与善长忤。

一个对自身道德有着如此高要求的文人,又怎么可能为了逞一时之能去挖掘诸葛亮的坟墓呢?那些描写刘伯温只是为了和诸葛亮一较高下,就扰人清净的猜测无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三、 刘伯温与诸葛亮之间的联系

不过除了这个传言之外,在许多场合人们都会选择把诸葛亮和刘伯温两个人联系到一起,甚至有人提出刘伯温就是诸葛亮的转世的说法,这其中可能蕴含着人们对于正直智者的憧憬和尊敬。

从前面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刘伯温在明朝为官时,他为人正直,而且曾经主动为百姓争取有利的政策,还促使朱元璋多次作出了赦免罪犯的决定,是一个能够为百姓带来利益的好官。

与此同时,诸葛亮在担任丞相的时候,虽然为了支持季汉的战争,他加重了百姓的赋税。但是在政治工作中他不偏不倚,能够任用贤良,法令严明,保证了百姓的有序生活,也是忠臣的最佳典范。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12)

上图——刘伯温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位被民间长期歌颂甚至神话的官员,其实都是看重百姓利益的好官。因此百姓们才会愿意把他们联系到一起,认为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而在三国故事中,诸葛亮最终壮志未酬,殒命五丈原,百姓们对于这样的悲剧结尾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

刘伯温则辅佐朱元璋成功击败了多路起义军,并驱逐了蒙古统治者,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结局,因此人们便愿意相信刘伯温是诸葛亮的转世,这样也可以让诸葛武侯了却心中的遗憾。

更重要的是,在实行封建制度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百姓身边的官员们往往都是传统的儒生,他们也许有着不俗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但是在遇事的时候思想往往过于守旧,缺乏变通的能力,这让百姓们对于他们的印象十分不佳。

刘伯温和诸葛亮则都是涉猎百家,尤其在天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诸葛亮通过观星预测大事走势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十分熟知,而刘伯温在担任御史中丞的同时也是太史令,负责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也有相当的能力,这和那些经过八股取士走上仕途的明朝官员有明显的区别,他们更加睿智,也更贴近百姓。

因此刘伯温不但符合了正直的条件,还比其他明朝官员看起来聪明得多,这让他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他也就成为了众多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不过为刘伯温设计开掘武侯墓的情节,虽然能够加强他们两人之间的联系,但确实太过牵强,还让刘伯温有了道德污点,这种谣言终究还是不能提倡的。

刘伯温什么时候发现诸葛亮的墓(刘伯温见武侯墓中五个字)(13)

上图——如今的武侯祠

四、 结语

诸葛亮和刘伯温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著名谋士,历来被百姓们视为智慧的象征,人们为了帮助诸葛亮完成未竟的遗憾,便将刘伯温视作诸葛亮的转世,让他成为大一统王朝的智囊。在这种舆论下,刘伯温和诸葛亮之间也被编排了很多小故事,其中关于刘伯温发掘武侯墓的故事最为知名,但其真实性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现今在定军山地区的武侯墓,就是诸葛亮真正的葬身之所,并非是刘伯温首先发现的。那里不但风水极佳,而且受到了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重视。刘禅在位的时候,就要求百姓到武侯墓前祭祀,并率领百官多次前往祭拜,这足以证明其真实性。

另一方面,刘伯温作为明朝重臣,他虽然神机妙算,但是并非不顾世俗礼法之人,相反他还是明初重臣中十分著名的正人君子。这样一位有着极高道德修养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去挖人墓穴的,因此这个说法一定是谣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