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

据世界调查统计,发生在行车过程中的交通事故,38% 都是由于车主分心看手机屏幕导致的,随着大家对于行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车载 HUD 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随着智能化概念的愈发普及,车企和供应商对于自家产品的科技卖点愈发重视。各种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各大车企通过硬件的更新、车联网的接入以及车机系统的升级换代,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和娱乐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最近,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将HUD纳入标配,用来提升车辆的豪华感和科技感。

概念之始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1)

HUD 是 Head Up Display 的简称,字面直译过来就是抬头显示,也叫平视显示。说白了,HUD就是一个小小的投影机,把一些信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让你不用低头就能看到诸如导航方向,车速,转速,档位这些有限但重要的信息。大多数HUD都会使用创新型的荧光粉,从而通过激光将信息照射在挡风玻璃上。一些HUD也会集成透明屏幕来显示关键信息。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2)

HUD这种东西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HUD最早出现在军用飞机上,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学反射把某些重要信息映射在一块透明竖版上,来减少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HUD 技术已经开始普及到汽车领域,从最初配置在宝马高端车上开始,HUD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历了十余年,国内许多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开始进入该领域。其便捷和高清的属性让整个驾驶体验能够足足提升一个档次,并且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从目前国内市场表现来看,业内对HUD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越来越多中低端车型上也开始出现了它的身影,HUD已经成为整车企业的一个重要卖点。

按设计形式来看,HUD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种是是直接投射在挡风玻璃上的 WHUD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3)

W-HUD,直接使用前挡风玻璃作为显示设备,与车辆一体化程度更高,当然,对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也更高。这种 HUD 需要其配备额外的透镜来抵消玻璃弧度产生的畸变,这种形式由于设计复杂成本高昂,多见于一些高端车型。其缺点是信息展示过于分散,容易错失关键信息。

另外一种是在仪表盘顶部类似翻盖设计的 CHUD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4)

CHUD 也称组合型HUD,其显示屏为一块独立的透明竖版,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块透明树脂玻璃,一般会根据成像条件对这块玻璃进行特殊处理,这种集合式的 HUD 可以加装并拆卸,设计成本相对比较低,并且灵活性更强,也更适合作为后装产品,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是首选。

最后一种是AR-HUD带有语音功能的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5)

它是将AR与HUD相结合,增强现实技术能够直接将显示效果叠加到现实路面,随着ADAS的不断发展,这种形式的HUD也许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在监控道路状况、预警和控制车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集成了前视摄像头和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当司机注意力不集中,或车辆偏离车道、有碰撞危险时,便可以通过灯光和声音发出警报。

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看,显示效果更好的W-HUD系统在中高端车型中被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并且越来越向“主流配置”发展。而组合型HUD系统则多出现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中低端车型。当然,HUD技术同样需要着软硬件的协同发展,而车企也在最近几年更加重视对这一功能的开发。像伟世通、大陆、松下等以及国内外一些初创企业,包括Futurus、WayRay、车萝卜等,也都在不断探索HUD领域。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6)

性价比不高

HUD现实内容的单一导致了性价比不高,而且在后期加装中费用也多位改装工时费,消费者对价格还是很敏感的,了解,根据HUD产品性能的不同,后期加装的价格大约在1000-2000元,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这个钱花得不值得。

对老司机影响大

对于一些老司机而言,会觉得HUD在使用时会使他们分心,影响行驶安全。例如当HUD将一些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的时候,他们会有前方存在障碍物的错觉,从而影响自己对路面信息的判断。

的确,HUD抬头显示是一个很能够吸引眼球的高科技,但别忘了它设计的初衷是让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性,不过前提是显示的信息不能太多,显示的亮度也不是越亮越好,否则违背了设计初衷,就容易沦为“鸡肋”配置了。

hud为什么用不了(HUD渐成标配B格)(7)

总结

HUD确实改变了我们的驾驶习惯,能够将我们的视线从手机上面转移到前挡风玻璃处,让我们能够更专注道路信息。成熟的HUD与自动驾驶概念更加契合:当自动驾驶能够顺利完成大部分操作,驾驶员不再需要实时监控路面情况时,HUD的功能便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这种情况下,HUD除了作为驾驶的辅助,还可以加入娱乐、交互等功能,HUD的概念也许就要重新定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