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课文描写水清的词语(小学课文三月桃花水)

三月桃花水课文描写水清的词语(小学课文三月桃花水)(1)

中国文学作品以“五四”为界,之前写文章基本是古文,之后则大多是白话文。孰优孰劣在那个年代就争吵了很久,至今没有公论,喜欢古文和白话文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说事。文字能够表达思想,说清事实,传递感情,也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功能,而文学作品,则不仅需要赏心悦目,还需要朗朗上口,从内容到形式都能震撼心灵。

孩子今年刚好上四年级,语文课本入选了一篇刘湛秋的《三月桃花水》,挑选了几篇关于桃花水的诗歌,让他自己欣赏,比较下各自的美。

桃花水因陶渊明写过《桃花源记》,因而不仅仅是三月的桃花流水、春汛(春天暴涨的河水),也有了世外桃源和乡野气息,在不同的作品中赋予了更为丰富含义。

先看一首辛弃疾的《生查子 独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这是辛弃疾削职闲居于江西时写的一首词,可以说物我两忘,行云是我还是我是行云?恍如庄周梦蝶。一个人能有心情出来游玩,已经非常不容易,尤其能有这样的心境,更为难得。

仿佛自己在溪边,又似遨游在青云端,心中痛快,不知不觉中放声高歌,空旷的山谷,发出清新的音乐遥相呼应。她不像鬼,也不像仙,而是桃花水发出的一首欢歌。

三月桃花水课文描写水清的词语(小学课文三月桃花水)(2)

王维写过一首《桃源行》,是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写的,比较长,最后四句为: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深山、清溪、云彩自然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春天到来,遍地桃花水,哪里还能分辨是天上还是人间,市井还是世外?

刘昚虚的《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道路延伸到白云的尽头,春天随着溪水蔓延。溪水中点缀着朵朵鲜花,香气随流水远道而来,又流到遥远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景色,不禁让人遐想,多想和流水一样尽情自嗨。

三月桃花水课文描写水清的词语(小学课文三月桃花水)(3)

《三月桃花水》作者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描写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语言优美,引人入胜。《三月桃花水》原文: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  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  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那忽大忽小的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那碰着岸边的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是裹着白云;  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  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呵,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陶醉。  啊!掬一捧,品一口,  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这几篇都是描写春天江水和鲜花作品,哪一篇能拨动您的心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