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开放好吗(今起对全球开放)

今天,“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

“中国天眼”有啥神奇之处?开放的“中国天眼”,能带人类看到什么?且听小编慢慢讲来——

全球开放好吗(今起对全球开放)(1)

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一口神奇的“大锅”

“中国天眼”FAST,全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人们常见的锅式卫星天线差不多,都是用“锅”的抛物面反射信号,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信号聚拢,以便用馈源“天线”接收信号。“锅”越大,就越能接收到微弱的电磁波,我们观测宇宙的“视力”就更好。

在FAST之前,人类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Arecibo)。这个望远镜由美国人建在波多黎各,它顺着山坡固定在地表,直径达305米。

FAST这口“锅”更大,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直径达到500米。

要造如此巨大的“锅”来观测宇宙,所遇到的挑战是空前的。中国的FAST望远镜最重要的自主创新之一,就是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FAST台址。

从1994年开始,国家天文台专家利用遥感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合适区域。贵州省的大窝凼洼地以绝对优势从400多个候选地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胜利者。

如果说FAST是一枚观天巨眼,那大窝凼这个精挑细选的天坑无疑就是一只天造地设的眼窝。以整座山窝作为台址,是一项取法自然的创举,让现代科技的精密与大自然的伟岸相辅相成。

全球开放好吗(今起对全球开放)(2)

“中国天眼”模型图。经济日报记者佘惠敏摄

全世界唯一的“天眼”

世界上曾有两只“天眼”,最早的那只“天眼”已于去年退役。那就是前文提到的“美国天眼”Arecibo,即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1963年建成。在“中国天眼”FAST于2016年9月建成前,阿雷西博曾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全世界天文学家利用它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

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察、接收和分析宇宙中电磁波的天文学利器,它帮助科学家们发现了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诺贝尔奖历史上基于天文观测的10项获奖成果中,有6项都出自射电望远镜。

2020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确认,Arecibo的平台一夜之间坍塌,彻底结束了57年的观测寿命。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垂暮的Arecibo坍塌后,青春的FAST是世界唯一的“天眼”,它将帮助全球科学家更深层次地探索宇宙的奥秘。“中国天眼”对全球天文学家的正式开放,将给世界天文学界提供更多的观测条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天眼”已开,将看到什么?

FAST工程从设计到技术,从材料到建造,基本都是国产化,既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FAST的研制和建设,体现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未来,它将带来更多更大的创新成果。

全球开放好吗(今起对全球开放)(3)

3月2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科学家们对FAST充满期待,因为它是强大的观天利器。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提高约2.5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10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望远镜相比,FAST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从理论上讲,FAST可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宇宙边缘。

2020年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自通过国家验收启动运行以来,“中国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到300颗,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它可被用于观测脉冲星,脉冲星未来可能成为星际导航,为宇宙飞船指明方向;它可以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有可能让人类收到来自外星人的消息;它可以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它可能还有更多的用途,这有待全世界天文学家的参与。“中国天眼”已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征集项目的评审结果将于今年7月20日对外公布。观测时间将从今年8月开始。

“大锅”告成,“天眼”始开。宇宙浩瀚,“中国天眼”FAST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来源/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记者佘惠敏)

来源: 经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