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下德反而不失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新解之三十八

《道德经》前三十七章重点讲“道”,所以称之为《道经》。从第三十八章开始,《道德经》开始讲“德”了,因此称为《德经》。

老子所讲的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则,而德则是道在人们身上的体现。

我们先来看看在《德经》的开篇里,老子给世人讲了什么内容。

上德不德下德反而不失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1)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下德反而不失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2)

这章内容写的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是这样说的:真正具备“上德”的人往往不刻意地表现自己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的人;具备“下德”的人常常从外在表现自己是个有德的人,而且从来没有离失德,然而实际是没有“德”的人。具备“上德”的人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违背自然规则的事,而只有“下德”的人虽然嘴上说顺应自然而实际上却做了违背自然规则的事。上仁之人努力使自己行仁行善,而只觉得自己的仁善是应该的,并不觉得有所作为。

上义之人怀揣着帮助别人的心去行义,觉得自己对社会对帮助过的人是有点作为的。

上礼之人内心真诚且恭恭敬敬的对待别人,一旦别人无视他周到的礼貌,他就会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来强迫别人还礼。

所以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有德之人;当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仁爱之士;当那些仁爱之士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举行义之人;当行义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着周全礼数的人就会被推举。

所谓的礼法,其实就是忠信淡薄和衰败的产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动乱的元凶。

(老子上面的话简而言之就是: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

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于敦厚的状态,而不要浅薄;置身于实在朴实的品德中,而不要立身于所谓的华丽之礼。

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立身敦厚与朴实。

上德不德下德反而不失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3)

老子所讲的“德”,是“道”在人身上的表现,在“道”流于形式、成为摆设的时侯,人们便退而求其次开始推崇“德”。

同样的道理,在“德”缺失时人们推崇“仁”,在“仁”缺失时人们推崇“义”,在“义”缺乏的时候,人们就只能推崇“礼”了。

老子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在劝导有德之人要遵从朴实的道,摒弃形式主义。

自古到今,人类社会都是纷繁复杂的,不少人明明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在谆谆教导教导别人讲道理,偏偏自己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有的人表面斯文,对人彬彬有礼,背后却又捅刀子,这些现象都是道的缺失的表现。

所以,真正循道的有德之人,才是人们真心喜欢的,也是社会应该大力推崇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