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81章81个精髓(道德经古版整理)

河上公本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马王堆帛书甲本

天下□□□□□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不然,损□□□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见贤也。

马王堆帛书乙本

天之道酉张弓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云之,不足者□□□□□□□,云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云不足而奉又余。夫孰能又余而□□奉于天之,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表示帛书损坏部分,结合王弼版整理如下:

道德经81章81个精髓(道德经古版整理)(1)

老君岩

整理版

天下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白话版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放掉一些,不足了就补充一些。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人的法则却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谁能够有余,而有东西拿出来奉献给天下呢?这就是得道的人吧。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就是这样,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道德经81章81个精髓(道德经古版整理)(2)

老子

解释

这篇也比较重要,解释了为啥圣人要为而弗有,功成而不居。大家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导致贫富分化,从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写这篇文章看来,老子之前和当时也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世人多是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碳。诚如老子所言,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但就像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中国王朝的更替也莫不是底层经济的崩溃。所以,别说现在西方的福利政策。古代每逢灾年国家都要开仓放粮,仁人志士也多施粥救济。既是救人,也是救己。

道德经81章81个精髓(道德经古版整理)(3)

太极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公民闲谈

《道德经》古版整理,第七十八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道德经》古版整理,第八十章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