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辽宁营口坠龙事件是真的吗(龙真的存在吗被骗了80多年)
“龙”,作为中华古典神话传说中,自古以来流传甚广的代表,古代的帝王,也将自己自称为“真龙天子”,以表示自己地位天定,不可阻挡。“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了中华图腾中的标志,是中华的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是华夏古文化中,一种神秘,而又神圣的东西。
然而,《左传》里有“龙,水物也”的记载,《国语》里则说:“水之怪曰龙。”龙不仅是水生生物,而且还能行云雨,这些特征与蛇的特征是不相符的,蛇并不是长期生活在水中的,大部分的蛇都是生活在陆地的丛林里,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蛇与雷电、云雨并无多少关联。所以,龙之原型为蛇的说法是存疑的。
那么,龙究竟是何种动物,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吗?
对此,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观点认为龙是虚构的动物,因为它太过神秘,很多人都难望其真面目。而另一种观点认为,龙应该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龙位列十二生肖,其它11种动物都是明确存在的,而龙应该也不例外,因为古人不太可能会虚构一个动物来做生肖。千百年来,关于的龙真实性争议不休。然而,这件事的出现,却有力地证明了龙真的存在——“营川坠龙事件”。
时间回到1934年7月,辽宁省的营口市,正值炎热的夏天,天气热得有些不寻常。在入海口田庄台附近,几个渔民正在聊着收成,感叹度日艰难。冷不防,天上好像掉下来一个什么巨大的东西,落在了不远处的芦苇荡里,几人好奇,赶紧过去查看。肖素芹老人是当年的“目击者”之一,她和父亲同时目睹了这令她终生难忘的一幕:那是一条“活龙”!
这条“龙”与传说中的龙相似,四爪和鳞片,嘴上两个长须,体长约10米。它全身灰白,身体弯曲,腹部探出两个爪子,眼睛一眨一眨的有些发红。和神话里不一样,这条龙并没有“口吐人言”,也没施展什么惊人的神通,而是很平静,它身上有明显的伤痕,有气无力,奄奄一息。此事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百姓们纷纷前来,无不想先睹为快。
围观百姓越聚愈多,由于天气过热和“龙”坠下的时间过长,在“龙”的伤口处有很多苍蝇聚集,已经快要生蛆。肖素芹称,“龙”曾经发出过类似牛吼一般痛苦的哀嚎,并且“龙”的左爪也曾有“挖坑”的动作,看起来像是在痛苦挣扎。大家开始搭棚子,往它身上浇水,甚至还有附近庙里的一群和尚跑到这里,为它作法超度。
然而这些举动并没有什么作用,它死了。尸体在烈日下很快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围观百姓纷纷散去。一场暴雨冲刷过后,臭味没那么浓了,这只不明生物只剩下了部分肉身,部分骨架显露在外。它不仅有着两支鹿角一般的犄角,尸体周围还散落了一地鳞片。当时营口海关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获悉赶来,给“龙”的尸体喷洒消毒液,将其分解,装船运走。
“龙骨”尸骸被运送到南岸之后展出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被秘密送往了吉林长春,由于当时的伪满洲政府是由日本统治,“龙骨和龙鳞”被运送到长春之后便不翼而飞,至今下落不明。当时的《盛京时报》以“蛟类涸毙”等标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还拍摄了一张模糊的照片:“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过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营口市志》第一卷中有这样的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2004年,针对“营口坠龙”一事,央视《走近科学》栏目组专门做了“破解七十年谜团”的纪录片,结尾得出这样的结论:经过科学论证,这只是一个神话,那个巨型动物其实是一头搁浅的须鲸。
谁知节目播出后,收到许多当年目击者的质疑,他们提供了很多物证,照片、报纸、营口市史志等等。不少群众也指出了“龙骨”并非须鲸之骨,这个骨架是有双角的,水生动物哪来的角?而且此物还有鳞有爪,怎么会是鲸鱼?面对如此舆论,栏目组后来又做了一期《龙影遗骨》的纪录片,节目组出于严谨的态度,将结论改为了“大自然之谜”,保持了开放结论。
在这期节目中,韩晓东教授在深入比较之后提出,须鲸的脊骨为58节,而“龙骨”在《盛京时报》中记载为28节,相差过于悬殊。并且除此之外,十米多长的须鲸骨头,普遍要大上很多,两者并非一个物种。最后,节目组以严谨的态度,暂时将这件事归为未解的“自然之迷”。到2009为止,这个节目已经重播了8次。
虽然直到现在,当年营口坠下的到底是个什么,具体还没有人能确定结论,但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一切将会越来越发达,科技水平越发强大,到那个时候,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也应该会有一个结局,一个完美的答案了。(参考资料:《龙影遗骨》《营口龙之谜》)
喜欢文化的朋友请点一下关注!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我在评论区等着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