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

#历史冷知识#

蒙古族是以东胡为族源、最初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的古老部落民族,开始并没有自己的文字。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1)

早期蒙古族祖先向西迁徙与突厥系居民融合,其经济、生活包括文字也受到了突厥民族的影响,文字有很大发展。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关于蒙古文字的起源,一般来说有两种说法。

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部落时,乃蛮部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被抓获。塔塔统阿并没有向成吉思汗俯首乞怜,反而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各种印章印信)。

成吉思汗非常嘉许塔塔统阿忠于国家的行为,遂绶之同等官爵,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并命令他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称《国语》。蒙古人至此时便采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学界称为回纥式蒙古文。

另外一种观点说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前,乃蛮部属于回纥汗国。当时,乃蛮部与回纥人毗邻游牧,是与回纥人最近的蒙古部落之一。乃蛮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属于蒙古诸部当中最发达的。回纥西迁后,乃蛮部在漠北继承了回纥文化,他们用回纥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逐渐的蒙古诸部都开始使用回纥文字。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2)

不管是哪种观点,都说明了蒙古文来自于回纥文字,而且都是通过乃蛮部传播开来的。

回纥式蒙古文开始是横写,后来变成了竖写。蒙古人对此的解释是,骑马时竖写更加方便。

但这个时期,回纥式蒙古文并不是蒙古诸部统一的文字,也有蒙古部落使用波斯文、汉字、西夏文等。时间来到忽必烈时期。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称帝,尊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老师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佛门。

至元年间(1264-1294),八思巴奉诏创制区别于回纥文字的蒙古文字。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多人的智慧,八思巴最终在藏文字母的基础上,结合蒙汉多种文字,创制出一套方形竖写的拼音字母,后世称为八思巴文。至元六年(1269年)二月,忽必烈下诏颁行蒙古新字于全国。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3)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4)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5)

八思巴文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分元音和辅音。元音a不专设字母,以零形式表示。

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拼写一切语言"的,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拼写各种语言时,有两种拼写原则:一是按口语语音拼写,如拼写蒙古语和汉语;一是按所拼写语言的书面形式转写,如拼写藏语和梵语。

因为每种语言文字体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彼此差别非常大,因此同一种字母很难确切地表示每一种语言,八思巴文也没有完美做到这一点。同时,八思巴文这种书写单位不适合于蒙古语的特点。由于书写单位是音节,又不使用标点符号,所以阅读时词的界限和句子的界限,只能靠上下文判断。八思巴文拼写汉语时不标声调。因此,如果原文没有汉字对照,或没有上下文,就难以确定书写单位所代表的汉字。

限于八思巴文的局限性,元朝时期,只有皇帝下达的诏书、经文等官方用书采用这种文字,在蒙古人集中的岭北行省、伊尔汗国、金帐汗国等地区并未真正使用。

元朝灭亡后,蒙古退回草原,八思巴字也失去了实际使用价值,只是在印玺和碑文中继续使用。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6)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7)

十六、十七世纪,蒙古人改革了一直使用的回纥式蒙古文,形成近代蒙古文,即今天通行的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的直接前身。

回纥式蒙古文在发展过程中又分化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包括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等部,也就是瓦剌)使用的托忒文。

托忒文是17世纪和硕特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创制,用于卫拉特部族中。“托忒”todo意为“明了”。这种文字区别了胡都木蒙文中不能分别的o和u,ö和ü,t和d等音,规范化、口语化了一些写法。但由于这些改革多是以卫拉特方言为基础的,导致文字无法推广到其他方言地区。于是托忒文成为卫拉特方言文字,并沿用至今。今天的新疆卡尔梅克蒙古人(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蒙古人)仍然有沿用。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8)

另外,蒙古地区还有几种极为小众的蒙古文字,例如喀尔喀高僧一世咱那巴咱尔17世纪创制的苏永布文(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20世纪初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的瓦金达拉文(更加小众,而且后面迎来了斯拉夫化蒙古文)。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9)

时间到了民国时期,漠北蒙古(外蒙)受到沙俄(苏联)的影响,开始从民国独立出去。为了排除漠南蒙古(内蒙)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外蒙尝试改革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

起初,外蒙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但此时苏联国内也在进行文字改革,苏联将境内少数民族字母全部废除,改用西里尔字母(斯拉夫字母)。深受苏联控制的外蒙也不得不在公布拉丁字母两个月后收回了此方案,重新颁布法令,改用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俗称“新蒙文”,作为国家法定语文。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10)

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在外蒙境内消失。

新蒙文字母表比俄文多Θ、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喀尔喀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

但是新蒙文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新蒙文也面临着和朝鲜半岛谚文一样的尴尬局面:今天的外蒙人根本看不懂古代文献,割裂了历史传承。

蒙古文字有什么特征(浅谈蒙古文字演变)(11)

从上面蒙古文的发展来看,蒙古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运用创造了不同的文字系统,但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后,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一直是蒙古族同胞的主流文字,是蒙古族生命力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的文字,广泛被蒙古族人民所接受。

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是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思维感情、精力、气韵的民族文字,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竖写体文字,蒙古族同胞又亲切的称其为“从天降地的文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