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1)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2)

上回咱们书说到,

苏轼做官之时,

宋朝朝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这次咱们就来接着说他升官之后,

入住新房,自然少不了人来拜访……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3)

宋仁宗嘉六年(1061),苏轼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签判,是个辅佐州官的职务,有些实权。就他的年龄而言,这也不错了。他同时具有京官的身份:大理评事。主要掌管刑狱。以京官的身份到地方上任职,应该说较少阻碍。在京城开封,苏家父子三人住在一个叫南园的地方。

南园的主人原是富豪,因迁离京师,把这偌大的园子废了。苏洵第二次进京,看中了它,以低价买下,加以修整,便有了一个像样的居所。顺便提一句,苏洵这次离开家乡,就不曾打算再回去。他要长住京师,并且世世代代地住下去。南园的房子是旧了点,庭院也残留着荒芜的痕迹。然而老房子自有魅力,荒芜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苏氏兄弟名动京师,来拜访的客人不少,其中也包括欧阳修。欧阳修是以恩师的身份来的,换成今天的说法,应该叫看望,不叫拜访。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4)

苏氏父子三人,全都受了他的恩典,可他不拿架子。在北宋时期,他是出了名的不拿架子的人。他逢人便讲:只消待以时日,苏轼的文章将独步天下。文章是一回事,仕途是另一回事。文章写得好,可以入仕途,却难保仕途一帆风顺。情形或许刚好相反。好文章总是关乎性情,仕途通畅则注定要压抑性情。欧阳修是深知仕途险恶的人,对年轻的苏轼,估计他不会讲得太多。他无意干预这个大才的成长过程。欧阳修生得黑,偏又衬一双白净耳朵。他上唇短,不需开口而牙齿毕露;一旦开口,近乎狰狞。他开怀大笑的时候简直像魔鬼。不过,这是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人,集高官、大学问家和大诗人于一身,待人温和,甚至谦恭,从不装模作样。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5)

这种人在中国人当中向来不多见,当是修炼而成,是大彻大悟的结果。人生到了他的这种境界,其实已无所谓美丑,他的面孔是具有意义的,是才华和幽默的符号。再加上权威,这张脸就称得上富于魅力。关于欧阳修,不妨多说几句。欧阳修的官运比苏轼好,做过礼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傅。庆历年间他做谏官,力忤权贵,得罪过不少人。可见年轻时,他的火气也比较旺。不断有人奏他的本。无从弹劾政事,就攻击他的私生活。欧阳修有个养女张氏,自幼跟着他。长大了,嫁给他的侄子欧阳晟做二房。这欧阳晟也是做官的,外出巡游时,喜欢同时带上两个老婆,并一仆人。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6)

那仆人却有些名堂,他先勾引张氏,得手了。欧阳晟与大老婆同房时,他便与张氏交欢,各得其乐。奸情渐为大老婆知晓,她召来仆人责问,一次问不够,再问第二次,是刨根问底的意思。仆人趁机抖露细节,大老婆心旌摇荡。二人竟又做成一处。欧阳晟蒙在鼓里,不知道他的两个老婆均有仆人来共享,外面却已传得沸沸扬扬。事情闹大了,与欧阳修有隙者,趁机加以弹劾。

宋朝的官员,养妓是可以的,吃花酒也不碍事,可是家里闹出这等丑闻,就算授人以柄。丞相也来参与弹劾,欧阳修眼看仕途不保。幸亏皇帝亲自过问,方躲过一劫。作为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偏不爱在人前夸文章,这也正如蔡京不夸字,王安石不夸治国方略。欧阳修喜欢夸政绩。他做过多年的京官,多年的地方官,所到之处,皆有政声。做扬州太守时,他筑了一个平山堂,取“远山来与此堂平”的意思。曾作长短句云:“平山栏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此句甚妙,有人却解释说,盖因他是近视眼,看不清江左诸山,所以才会说:山色有无中。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7)

欧阳修听了心中不乐,又不便发作。因为他真是近视眼,看书吃力,常常由别人念给他听。他得意的句子跟近视眼联系起来,简直大煞风景。欧阳修在平山堂种了一株柳,时人谓之欧公柳。他写道:“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后来有个姓薛的人继任扬州太守,也种了一株柳,谓之薛公柳,被扬州人当做笑料。此人离开扬州,“薛公柳”即被人砍掉。可见欧阳修的政声有多大,威信有多高。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酒一壶,以一翁老于五物之间,是谓六一。他显然对数字感兴趣: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写《醉翁亭记》,一口气用了三十三个“也”。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8)

他自称不夸文章,有一段时间却忍不住了,逢人就伸指头:三十三。数字的背后是一个老头的优哉游哉的形象。酒、琴、书、妓,诸般齐全,还有千秋万载名:这是他生前就已经享受到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快乐。宋代的文人中,欧阳修可能是最快乐的。他也有坎坷,而坎坷带给他的,毋宁说是欢乐的佐料。我想到苏轼的时候,常常想到欧阳修,二者的形象具有可比性。同是性情中人,同样才高八斗,而欧阳修的际遇要好得多。他大抵是一副醉翁形象,这喻示着一种老谋深算的处世态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似乎意味着,欧阳修在乎的东西总在别处,总是出人意表。毕竟是长年呆在京城的人,他学会了回避,不像苏轼,动不动就与这派或那派发生正面冲突。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9)

在中国的文人中,欧阳修代表了一个数字庞大的类型,优哉游哉是他们的群体形象。亦有冲动,但大抵能自保。在现实中碰壁,他们就退守个人,反正他们有的是修养和情趣。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们总有办法把自己安顿妥帖,舒舒服服地描绘世界,偶尔也板起面孔批判世界。苏轼不在这样的群体中。他是特立独行的。他一生都在受伤,而每一次受伤都使他变得更强大。我向来以为,苏轼才气超然,同他的生命冲动息息相关。他的文字是学不来的,除非你拥有他的襟怀。

欧阳修活了多久(东哥说苏)(10)

精彩回顾

谢您对"微东坡”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愿与您携手前行,共赢未来!品牌推广、开拓市场、企业展示……那都不是事儿,我们来帮您!

微信ID:dpqwwxb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东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