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有没有副作用(枸杞并不是越红越壮阳)

若论泡水代茶饮,药食皆可的枸杞子绝对榜上有名!补肝、补肾的优势更是直教人纷纷抓一把来泡水喝,可误解恰恰也诞生于口口相传之中……公众号:北京十三陵药王谷景区

如果你关注养生,可能听过这三个传言:

  • 外表红色的枸杞温肾壮阳力量很强,夏季慎用!
  • 枸杞性温,高血压、性情急躁者慎用!!
  • 大量服用枸杞会上火,严重者眼睛红胀、视物模糊!!!

枸杞有没有副作用(枸杞并不是越红越壮阳)(1)

壮阳?性温?吃多了视物模糊?不搜不知道,类似的说法比比皆是!凭借小编对枸杞的认识,似乎从前的医著并不是这么写的。

打破砂锅问到底,以上都是误解了中医理念而导致的错误说法!

穿着红色衣服就擅长温补?

枸杞子性平才是真相!

都说 “人不可貌相”,对待一味药材依然适用。中医的确有关于药物颜色的论述,特别有地位的要数康熙年间的《本草备要》,但这本书关于枸杞子的红也只说:

“色赤,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翻译成白话就是:红色的药物能入心和小肠。

枸杞有没有副作用(枸杞并不是越红越壮阳)(2)

哪有半句说红色的药物温补力强呢?看见枸杞穿件红衣服就想当然认为它擅长温补,只能说持这个观点的人想象力太强!

有人可能说,我只管拿枸杞泡水喝,管它是性温还是性平呢!殊不知,搞错了性质,枸杞子的药性也彻底跑偏了。

说实话,历代医家对于它的药性并非完全一致。

汉代饮食疗法的《食疗本草》有云:“寒,无毒”;后来唐代《药性论》写到:“味甘、平”;现代《中药大辞典》最终将“枸杞子,甘,平”纳入词条。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属性,也叫做“四气”。古来医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有这么一类药,它们“四气”界限不明显,然而这类药偏偏不在少数,于是冠之以“平性”的名分,并渐渐得到公认。

被收进药典的枸杞子就属于平性,即没有明显的寒热区分,那么,开头说到的性温、容易上火的说法也自然是不靠谱的!

枸杞有没有副作用(枸杞并不是越红越壮阳)(3)

枸杞能壮阳?

其实它更擅长滋阴!

话说,枸杞子真能壮阳?其实,滋阴才是枸杞的专长,治疗肝肾阴虚造成的腰膝酸软、无力、头晕目眩才对路,例如:

《本草纲目》说它“滋肾、润肺、明目”;《药性论》认为“明目、安神”……

讹传的“温肾壮阳”是什么鬼,连同诸多禁忌、副作用,打包说反了。滋阴、滋阴、滋阴……重要的事说三遍够了不?

既然说到药效,怎能不顺便提提药方呢!

小编忍不住把老生常谈的“地黄丸”再次搬出来了。地黄丸家族中不仅有妇孺皆知的六味地黄丸,还有一个杞菊地黄丸,名字里就自带今天的话题主角。

同是地黄丸,后者因为增加了枸杞子和菊花,不仅能滋肾阴,平肝明目的功劳更是大大的。

现在想想那些“多食枸杞子会视物模糊”的观点,小编也是吐槽无力!

枸杞有没有副作用(枸杞并不是越红越壮阳)(4)

发热了腹泻了

别用枸杞子泡茶!

其实细想那些“忠告”,出发点是对的。毕竟枸杞子有药物身份,多加留意很有必要。可惜,好心办坏事!

小编想告诉大家,食用枸杞子真正的“不宜”是这样的:

  • 患外感病者,不宜。感冒时不宜用枸杞子作代茶饮,因为枸杞作为滋阴药容易“恋邪”(邪气不容易消退),即风寒或风热的症状难以消除。
  • 脾虚者,不宜——指的是脾胃功能差,消化不良,尤其是容易腹泻之人。枸杞子性质甘润才能滋阴,已经腹泻了再服用质润之品,就是雪上加霜。

爱用枸杞泡水喝的你可千万要记牢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