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看平凡而伟大的话(母性光辉在岁月的长河中灿烂无比)

曾经有一部影响深远的年代剧叫《年轮》,它展现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题材,描写了一代人聚散离合的故事,是由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改编而来。

这部本来刻画六位主人公在特殊年代下,跨越三十年友谊的电视剧,我却在观后,一直对主人公王小嵩母亲的这个配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对家人,对邻居;对大人,对小孩;对熟悉的人,对陌生人的态度和处世哲学,在某些方面是现在这个年代所缺乏的。她所营造的与邻里们的融洽氛围,与社会各阶层和谐友爱的相处模式,不知不觉间打动着观众,让人们在为那个年代感叹之余,又为有这样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而倾慕。

家里主心骨

故事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背景下开始展现的,王小嵩的爸爸是西部建设中的一员,在那个交通不太便利的年代,三年才能回一次家,这就使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成长教育,全落在妈妈一个人柔弱的肩膀上。

(1)丈夫的贤内助

剧中的爸爸是个建筑工人,常年在外工作,每当孩子们说想爸爸的时候,妈妈只能偷偷的抹眼泪。这一次,爸爸写信说终于要回来了,陪妈妈和三个孩子过个团圆年。

当爸爸看到茁壮成长的孩子们时,由衷的对妈妈说“你很有功啊,我原以为孩子都会饿的皮包骨。”,妈妈一脸自豪的说“我当然有功了”,夫妻恩爱不用言表。

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下了,妈妈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和委屈,还一边宽慰爸爸“家里不用你惦记。”一边听丈夫讲工作地方的情况。当听到爸爸说他那边吃水吃菜都很困难,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时,妈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无助而又疼惜的泪水。

丈夫回来,基本上也帮不了什么忙,但只要在她身边她就很开心,口中的话语,手里的活,都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老百姓家的日常写照。她的知足,她对丈夫的怜惜全写在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里。

虽然坐了六、七天火车才到家,但因假期太短,爸爸在家只待了两个晚上就走了。妈妈依依不舍的送他到街道,一再叮咛丈夫注意身体。目送他远走的背影,才敢靠着小嵩的头轻声啜泣,这时候的妈妈,其实就是一个柔弱的,需要被人关怀的小女人。

因为妈妈这个贤内助的全力支持,爸爸在外工作顺利,组织上提拔他当队长,还鼓励他入党。只是这次走后,因为工地出了事故,爸爸再也回不来了。家庭的重担从此后,彻底落在了妈妈这个弱女子的身上。

和孩子一起看平凡而伟大的话(母性光辉在岁月的长河中灿烂无比)(1)

(2)孩子的慈祥妈

平日里要养育三个孩子,还要出去上班挣钱,虽然生活艰苦,但妈妈从不叫苦叫累。孩子做错事了,也都是摆事实说道理,好言相劝,用自己的以身作则,让他们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懂事的王小嵩为了补贴家用,用邻居奶奶送他的几十本小人书,在马路边摆了个书摊。但因妨碍公共秩序,小人书被没收了,小嵩情急之下咬了民警的胳膊,而收来的钱也让人给趁机抢走了。

按剧中的旁白,那个年代有十本小人书的就是“富农”,有几十本的算得上是“资本家”了,小嵩哭着让妈妈帮他把小人书要回来。虽然是小嵩错在先,但妈妈还是拖着受伤的脚,一瘸一拐来到警察局。本来民警不想归还,但看到那么晚的夜,娘俩坐在冰冷的台阶上,内心受到触动,不但还了书,还让人用车将他们送回了家。

巴尔扎克说:母爱是女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在剧中,这种显示母爱的小场景有很多,妈妈从来都没有豪言壮语,只用一点一滴的爱去疼孩子,支持孩子。而孩子们也将妈妈的言传身教渗透到生命中,身心健康的长大了。

一个体贴、温柔的普通人家的妻子,一个善良,仁慈的中国传统母性形象,在王小嵩母亲这个人物的刻画上,就象田间的小河在缓缓自然地流淌,她给人的温暖和正能量,不经意中,慢慢的浸入到每个观众的心里。

中国好邻居

剧中王小嵩妈妈对儿子的小伙伴,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谁来家里正好碰上吃饭,添双碗筷就一起解决了。对邻居永远和和气气的,吃不饱饭的年月,还惦记着饿肚子的邻居。

看似简单的举动,但在现在的社会中,也不见得能做到象她一样。

(1)孩子们的好大婶

剧情是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开始,那时候家家户户吃不饱肚子。这天下午,因为老师饿晕了,孩子们早早放了学。王小嵩回家才知道,妈妈在上班干活时砸了脚,被工友们送回来,躺在床上不能动,而单位,发了十个鸡蛋做为妈妈受伤的贴补。

十来岁的小嵩去挑水,同院的刘振兴帮忙挑水到家里,妈妈看了很感动,收他做了干儿子。小嵩熬好了粥,刘振兴却识趣的要回家,妈妈为了不让振兴为难,开着轻松的玩笑挽留他在家吃饭。那年月,能喝稀粥都是好日子,虽然自己日子过的紧巴巴,却一点也不吝啬他人。

而这时,妈妈瘫痪在床的徐克因为饥饿,抢了一位马夫的豆饼,跑进了小嵩家。马夫一路寻来,妈妈忍着脚痛出门见马夫,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看着同样生活不易的马夫,就说是自己的孩子干的,不但让徐克归还了豆饼,还让他给对方道歉,自己也给马夫鞠躬,说教子无方,给他赔不是。最后还让王小嵩拿出自己省下来的窝头和土豆,塞给马夫。

妈妈身体力行,给孩子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此后几十年,刘振兴和徐克不管是在兵团还是回城后,一直没有忘记小嵩妈妈当年的好,在小嵩远走他乡的日子里,一直默默的关心和帮助着这位善良的母亲。

(2)街坊们的好邻居

剧中有个三奶奶,是相处时间较长的老邻居了。自然灾害时期的日子不好过,看到孙子削大头菜把菜根扔了,又重新捡起来,顺便托小嵩带几个给孙子的老师。

小嵩回家洗净后还没来及装上,饿急了眼的弟弟妹妹就偷偷啃了起来,妈妈知道后,把没舍得给孩子们吃的鸡蛋,让小嵩带两个给老师算是补偿,顺道给三奶奶也带过去两个。

自己砸伤了脚,还不知道多久才能恢复。那十个鸡蛋,孩子们之前望着流口水,她哄着说留着过十一再吃,而转眼,就送出去了四个。

一个人善良与否,不是嗓门有多高,说的有多动听。只有在自己家里,用最朴实的话,真正替他人着想的做法,才最真实的显示出她内心极具仁爱的那一面。

在送走被徐克偷豆饼追到家里来的马夫后,妈妈故意吓唬徐克说“你抢了别人的东西,不往自己家跑,倒往我们家来了,你说该怎么办吧?”

其实,妈妈并不是真的质问徐克,而是因为徐克的妈妈瘫在床上,爸爸又一个人忙里忙外,根本没时间管教儿子。她真的狠狠打了徐克的屁股,徐克流着泪连连认错,站在一边的小嵩和振兴看在眼里,自然也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了。

“你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我们当母亲的除了一张脸面,和你们几个孩子,还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是从小就学坏,我们当妈的还有什么指望?”没有大道理,却道尽了一个做母亲的全部心里话。

妈妈慈善仁爱、明辨是非,王小嵩打小就和小伙伴处得不错,邻居们更不用说,一个女人领着三个孩子,无论丈夫生前还是逝后,都给了他们母子不少关怀和温暖。

和孩子一起看平凡而伟大的话(母性光辉在岁月的长河中灿烂无比)(2)

朋友圈大好人

妈妈不但与邻居们和谐相处,对工友,陌生人也是如此,善良是她一生的主题,无论什么时候,从来都没有恶意揣测过任何人,这也使得大家也乐意用心去交她这个朋友。

(1)工友们的“恩人”

女工们为了不让红卫兵把工厂闹散了,准备紧跟形势张贴大字报。但思来想去不能批厂长,因为是他办厂,才让一帮闲居在家的人们有了补贴家用的收入,再说厂长确实没有什么错,工友便来找小嵩妈妈商量,希望她舍下脸面,装一次走资派。

妈妈当时也是百般推辞,小嵩更是气到火冒三丈,冲进屋里理论,妈妈反把小嵩赶出去了,她认为大人的事,孩子不能参和。其实这时候的小嵩已经长大了,也是红卫兵的一员,只有他更清楚的知道,造反派闹起来是怎样的不择手段。

但最终,妈妈还是答应了工友们的请求。小嵩替妈妈委屈,说她傻,妈妈叹息着说“我不傻,这不是为了大伙有活干嘛。

后来的日子,妈妈每天涂着鬼脸,戴着高帽,脖子上挂着张贴她“罪行”的木牌游行后,再被当作“瘟神”送到郊外。生活苦难,她只看到了光的一面,每天在郊外的野树林,别人垂头丧气,妈妈却用批斗她的高帽子捡蘑菇。

有天小嵩趁着夜色将妈妈接回家里,妈妈累得不想做饭,女儿说,有人送了饭。原来是工友们做了几个好菜,装在饭盒里偷偷送了过来,并在饭菜中塞了纸条和几十块钱,那是工厂姐妹们自发凑的。纸条中告诉妈妈,过几天可以悄悄去上班,妈妈一边听小嵩念,一边流出了泪水。

妈妈理解工友们的难处,工友们也感恩她的行为。特殊的年代,大伙都是抱团取暖,相互温存着贫穷的日子。

(2)流浪女的“姐姐”

在那个把榆钱都掳光了的年头,自家吃饭都成了问题,妈妈却给小嵩兄妹三个带回来一个小姨。

一位外地来的姑娘一直在火车站歇脚,妈妈怕这个女孩出事,直接将人带回了自己家,从此,姑娘就在王小嵩家住了下来。

姑娘也把这个家当做自己家一样来爱,帮妈妈把三个孩子照顾的干干净净,家里家外也让她收拾的利利索索,并且让人从老家寄来了菜籽和花籽,使这个家换了模样。用小嵩的话来说,小姨的到来“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笑声,带来了绿花和愉悦的时光。”

后来小姨在工厂遇人不淑,一个倾盆大雨的晚上跑回家来,妈妈问她怎么了,小姨实在说不出口。被大雨淋透的小姨病倒在床上,妈妈赶紧请来医生,不料却是怀孕了。起初妈妈也是很震惊,又气又急,一再追问事情经过,小姨却不肯讲出来,并说为了不拖累妈妈的名声,等感冒好了就搬出去。妈妈又心疼的扶她躺下,一直细心照料到孩子出生后,才被她的父亲接回乡下。

小嵩说,妈妈从来没捡过什么,却捡回来个小姨。丈夫长年不在家里,还有三个半大的孩子需要她精心照顾,妈妈毫不顾及个人的难处,用自己的菩萨心肠,恒久的温暖了一个农家姑娘的心

她用仁慈和善对工友,对陌生人,她的世界观里,这个社会要的就是人和人之间无私的爱与帮助。整个剧情,至始至终没有透露出一丁点个人的心眼和埋怨,永远对所有人都是捧上真心,仰起笑脸。

王小嵩母亲这个角色,浓缩了一个年代所有母亲的特征、优点,让同时代的观众不由得被代入剧情当中。虽然剧中的故事,已经离我们太远,但每集后面都有观众的热情留言,有人从那个年代走过,感触深切,观剧思情;有人渴望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相处真诚,快乐简单。

和孩子一起看平凡而伟大的话(母性光辉在岁月的长河中灿烂无比)(3)

在我看来,王小嵩的母亲就是整个剧情发展的主线般存在,总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普通善良的举动,让故事显得更加立体,也让那个年代的人物展示的更加饱满。

时代落幕,时代中的人物形象却长青,正如《年轮》中王小嵩的母亲一样,她所展示的母性光辉,将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灿烂无比,大放光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