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人口分析(山东青岛的人口来源)
青岛还真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而且他的“辉煌”比深圳早了将近600年!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与元军的战争,导致山东人口锐减,当时,江淮地区爆发以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其东路军于1357年攻入山东,而后着手北伐,而后经过4年的拉锯战,1361年,元军重新占领山东各地,而后又被明军所灭——到了明朝初年,此时山东人口锐减,而青岛所在的胶东最甚。
然而作为大漠与中原的缓冲地带,山西地区未遭战乱、人丁兴旺,而且经济比其他地区相对富庶,朱元璋和朱棣先后下诏,强行迁移大批百姓,终点则是人烟稀少的山东、河南等18地,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前后进行了18次,涉及800多个姓氏,上万个家族。
同时明代由于山东半岛面向大海,当时海上有倭寇,他们不仅在海上为海盗,劫持海轮、渔船,并且登上陆地劫掠,所以在山东半岛设了多处“卫”。
“卫所制”是军民合制,卫所所在地也有民政权。“卫所制”是一种军屯性质,有一定的专职官兵,而大部分兵丁是“军屯”,就是平时为民,耕种田地,可带家属,战时为兵,山东大批的卫所,其官兵大部分来自外地,包括青岛地区的鳌山卫、浮山所、灵山卫等地官兵主要来自外地。这样一大批官兵携家属移居青岛,后代成了青岛人。
永乐时期,有天灾有人祸,山东有几支农民起义队伍,最有名的是唐赛儿,起义军一度占即墨县城,永乐皇帝派兵“征剿”,使得本是人口稀少的农村,更成为荒芜之地,于是平定起义军以后,从各地向山东、青岛一带移民。移民主要来自内地,一为云南的乌撒卫,一为山西的洪洞。如城阳区有155个村庄,建村之时是由乌撒卫移民建立的,崂山区有94个村庄是由乌撒卫移民建立的。
黄岛区有23个村庄由乌撒卫移民初建,市南区中,如会前村(今汇泉)的胡姓、郭姓,湛山村的孙姓……都来自云南。
崂山、青岛一带有耐冬花,这本是云南的山茶花,相传由云南向青岛一带移民的时候,有些移民把山茶花栽在木花盆里随身携带,一路上不断浇水,一直带到青岛崂山一带,经过精心呵护,南国的山茶竟然在北方成活、繁衍,不过花名改叫为“耐冬”。
乌撒卫,在有的“家谱”中被误写为“乌沙为”、“五沙卫”……因为有的“家谱”是明后期或清代修的,听口传,只写了音,字却写错了。乌撒卫同威海卫、鳌山卫一样是明代初期建的,原是云南的一个“卫”,经调查,云南为乌撒卫原辖,今天部分属贵州省威宁、赫章及云南镇雄县,而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并不是云南的土著,也不是少数民族。原来朱元境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十三万大军征云南,统一了云南后,大军驻于云南,有的娶妻生子。有人考证这十三万大军其籍贯有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的兵丁。到了永乐年间,向青岛一带移民的时候,就是这些“征南”的士兵中的一部分,是汉族人,他们移民到了青岛一带,成了今天的青岛人的祖先,而秦汉时期的青岛的土著已经极少了。
另一个移民来源是山西的洪洞。洪洞是山西的一个县。说从洪洞移民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从金、元到明,山西一带是战争的后方,未经战火,人民生息,人口众多,所以从山西向山东等省移民。移民们先集中到洪洞县在大槐树集合,然后点名派发至各地,所以人们把洪洞的大槐树称为移民地。所以一些青岛人说:“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来自云南的移民却是直接到青岛一带的。有人考证,他们从云南境内步行到重庆,乘船东下到扬州一带再经运河到山东。来自山西的移民有的直接移到青岛,有的先到山东的其他县再移民青岛。如我母亲、父亲都是泰安人移青岛,但父亲是泰安土著,而母亲则是山西洪洞移民泰安。如胶南市有78个村是由洪洞移民建立的,即墨王村、华山田姓……均来自山西。
明代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向山东青岛一带移民奠定了今天青岛人的基础。清代,有些山东人去闯关东,甚至远行俄国、朝鲜,而再没有大批向青岛一带移民。
1897年德占青岛后,青岛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这是青岛的又一次移民潮。从1897年到1949年青岛解放,仅市区就从十万人口发展到八十万人口。其中的一部分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大部分是外地的移民。
前期的移民中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劳动者,从事城市的建设、工厂工人,这一部分移民主要来自即墨、胶州、高密三县及半岛的各县。另一类是官员及工商业者、工程技术人员,则来自江南各省。因而青岛的风俗、食俗,南北兼有,海纳百川,形成青岛的特色。后期,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两个历史时期,半岛地区战火不断,青岛相对稳定,大批半岛各县人移民青岛,十年间达二十万人口。青岛有几个县的“流亡政府”、“流亡中学”,甚至山东省流亡政府也到青岛,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青岛市到处可听到胶东口音的居民。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一次融合了各地移民,语言、风俗相继融合。
时移世易,青岛成为了一个经济发达城市,同样依旧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