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4号线延伸至扬州最新规划(南京至扬州市域铁路初步设计获批)

六朝古都 · 南京淮左名都 · 扬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南京地铁4号线延伸至扬州最新规划?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京地铁4号线延伸至扬州最新规划(南京至扬州市域铁路初步设计获批)

南京地铁4号线延伸至扬州最新规划

六朝古都 · 南京

淮左名都 · 扬州

山水相连 人文相亲

如今再添跨市域铁路

近日,南京至仪征线(含扬州延伸线)市域(郊)铁路一期工程(不含过江段)初步设计,获得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这标志着该项目将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根据批复,该项目起自南京地铁4号线仙林湖站(含),经南京市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仪征市、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邗江区,止于扬州西站(含),线路全长约53.77公里(不含过江段)。

全线共设置车站16座,其中地下站8座、高架站8座。具体站点包括:南京市境内的仙林湖站、栖霞站,扬州市境内的仪征开发区站、扬州西站等。

项目采用市域A型车,速度目标值为160公里/小时(地下段140公里/小时)。这速度比已经开通的宁句城际(南京到镇江句容)的120公里/小时,还要快上一些。

宁扬同城化

再迈实质性步伐

宁扬市域(郊)铁路,是支撑南京都市圈发展的关键性工程。

该项目工期约54个月,预计建成后,南京和扬州两市的人员往来、经贸交流将更加便捷、高效。

这也意味着,宁扬同城化将再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

近年来,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一直在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2021年,南京都市圈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宁句城际建成通车,宁句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随着宁扬、宁马和宁滁3条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都市圈的“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正加速形成。

▲南京都市圈示意图

最近,

南京都市圈交通规划建设,

再传利好!

“南京都市圈环线”

被纳入国家规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

与上一轮规划《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相比,本轮《规划》江苏境内国家高速公路由19条增至26条(新增里程约590公里),增加了7条。

在江苏这新增的7条国家高速公路中,有一条和南京关系重大。它就是: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

南京都市圈高速环线由安徽天潜高速(皖S22)、扬天高速(S49)、仪禄高速(苏S47)及北延线、禄口至全椒高速(规划新增)组成,利用锦文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两条过江通道过江。

该环线全长约282公里,途经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安徽滁州、马鞍山五市。

关于南京都市圈的这条高速环线,《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中,将其编号为G9904,具体是这样表述:

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构筑南京都市圈大外环,强化南京都市圈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减少城市交通与过境交通干扰。

据相关分析,这条南京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与南京区域中心城市、国家枢纽相匹配,将实现南京城市交通与过境交通的分离,缓解过境车辆大量涌入绕城高速环线带来的交通拥堵。

这条环线的规划建设,一方面,对南京都市圈城市之间的互通互联有很大助益;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增强南京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南京共有3条高速公路,被列为国家级高速公路。

除了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还有G3611宁滁高速、G4231宁和高速。具体内容如下:

G3611南京—信阳高速:构建新的苏皖省际通道,加强南京与安徽滁州等地的便捷联系。

G4231南京—九江高速:构建新的苏皖省际通道,进一步加强南京与安徽和县等地的便捷联系。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是

首个获得国家层面批复

跨省域都市圈规划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迅速

南京都市圈城经济总量、

居民收入等指标

也在稳步提升

8月27日上午,由江苏省社科联、南京市委党校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举行,《南京都市圈发展报告(2022)》在现场发布。

“同城化”和“高质量”,成为南京都市圈发展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

2021年,南京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4.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元

其中,工业经济成为地区经济稳定的关键。2021年,南京都市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48529.45亿元,占全国比重为3.8%,增幅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南京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有利于形成跨省级行政区区域治理新模式,为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积累经验,推动长三角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记者:洪云菊 张子悦

制图:彭硕 王智

编辑:刘清凝

执行主编:胡晓月

主编:梁娜

部分内容来源:南京日报、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

部分图片来源:南京市发改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