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1)

(汉武帝 刘彻)

公元前141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庚子年。

这一年,西汉景帝刘启龙驭上宾,撒手人寰。

西汉王朝幅员辽阔,沃土千里,奏折一封接一封,大事一件接一件,没有皇帝,一天也玩不转。

先皇去世之前,就钦定过储君的人选,所以太子刘彻同志即位是板上钉钉,毫无悬念的。

值得一提的是,刘彻登基的时候,刚好十六岁。

十六岁,在古代来讲,年龄不能算太小。

既然不小,那么皇帝就完全有亲政的能力。

但很遗憾的是,彼时的西汉朝廷外戚势力做强做大,基本没有皇帝说话的份儿。

所以刘彻刚刚登基的时候,无论大小事宜,必须“奏事东宫”。

东宫里有谁呢?

俩人。

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2)

(窦太后)

作为皇帝的奶奶和生母,窦氏和王氏可以说是把皇帝管得死死的。

文武大臣们在早朝时分,都匍匐在地,山呼万岁,但其实这帮人拜的人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后的两位太后。

当然,汉武帝同志既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优秀帝王之一,当然不可能在区区的外戚政治下就屈服了。

皇帝一直很想改革。

改革分两种,一种文改,一种武改。

武改的意思是,一针见血,大刀阔斧,把国家的条条框框,政策制度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显然,刘彻现在处处被后宫的两位女强人牵制,根本没有能力搞这种大动作。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文改。

文改就简单多了,自己喜欢什么哲学思想,觉得哪种哲学思想比较有意思,全国推广就得了。

刘彻还真有比较中意的哲学流派,那就是儒学。

作为历史悠久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之一,儒学讲究仁义礼智信,外加恕忠孝,是一门非常经典的思想学派。

皇帝认为,儒学不仅能安邦,还能治国,最主要还能够教化百姓,很适合在全国进行推广学习。

但该说不说,太皇太后窦氏也有自己喜欢的哲学派系,名字叫做黄老学说。

黄老学说讲究率性自然,无为而治,整天研究如何超脱,如何清修,跟儒学不能说是背道而驰,但的确也属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流派。

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

皇帝想搞儒学,太皇太后想搞黄老学。

一来二去,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帝想要文改的想法又再度落空了。

以上,就是汉武帝在位初期的一个基本生活面貌。

由于刘彻同志生来就是要做一个伟大帝王的人,所以从他登基开始,他就不消停,他就想整事儿,想证明自己,但由于他年纪实在不大,羽翼尚未丰满,结果总是被两位太后按在地上捶。

和那些讲述刘彻同志一登基就马不停蹄的改革,一展宏图大志的电视剧不同,作者认为,刘彻同志当皇帝的前五年相当憋屈。

并且,在这种憋屈的境地下,刘彻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皇太后王氏还好,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基本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太皇太后窦氏历经三朝,树大根深,汉武帝刘彻在他眼里,活脱儿就是个小屁孩。

如果窦太后不死,那么刘彻将永无翻身之地。

当然,这是个伪命题。

因为窦氏在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病去世了。

再强大的人,也会被时间的流逝所瓦解。

也就是在这时,刘启同志终于得以亲政。

这位皇帝有太多的抱负等待实施,太多的理想等待实现,而现在,他终于有机会了。

来吧!汉武帝!书写你的传奇人生吧!

亲政第一步,先收拾一直不老实的刘氏宗亲和各地诸侯们。

高祖刘邦登基时,把老刘家这一大家子在全国各地分封了个遍,导致各地诸侯国林立,对中央政权造成了不少的威胁。

这些诸侯国有地盘,有兵力,时不时地就联合起来搞造反,前朝的几代皇帝都很是头痛。

刘彻一亲政,立刻搞了个推恩令,兵不血刃地就把事儿给瓦解了。

啥叫推恩令呢?

意思很简单。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3)

(图说推恩令)

以前诸侯的王位是世袭的,老子当完儿子当,儿子当完孙子当,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因为权力在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被削弱,而没有被削弱,就是一种变相的增强。

刘彻搞了推恩令,而推恩令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王位虽然你还是能世袭,但是就像南孚没了聚能环一样,只能一代更比一代弱。

老子是市长,儿子接老子的班,就只能当个县长,而孙子再接班,可能就只能是个镇长或者科员了。

官职变小了,统治范围当然也跟着一起变小。

一代一代这么削弱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把诸侯国削的灰飞烟灭。

这么一整,这回诸侯国终于老实了。

收拾完诸侯们,刘彻又开始把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拿出来晒。

以前自己搞儒学,有太皇太后窦氏拦着,现在窦氏领了盒饭,自己可以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了。

但皇帝似乎是个不太理智的儒学粉丝,在推广儒学的过程中,刘彻搞了两手政策。

一手是全国大力推行儒学,全民学习,另一手是除了儒学之外的学派,全都不许学了。

这就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理由很简单,普通人追星只能让自己喜欢,而皇帝追星(也可以说是追孔子),由于他身份的特殊性,可以强制让全天下的人跟着他一起喜欢。

当然,本质上,尚儒其实是件好事。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4)

(儒学)

以上,不过是皇帝的一些细枝末节,而他真正的传奇,马上就要开始。

武帝的人生传奇总结起来倒也简单,那就是:

打仗。

刘彻明白,国内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外戚专权也好,权臣作乱也好,甚至内宫里出了擅权的太监,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如果朝廷上出了问题,只能说明皇帝不太行,皇帝镇不住场子。

历史很精彩,尤其是历朝历代的臣子们群魔乱舞时,更加精彩。

但从封建王朝的角度来说,主角并非这些臣子,皇帝才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角。

之所以外戚、权臣、权宦这帮人能喧宾夺主,抢走皇帝男一号的光芒,本质上,还是皇帝不够强大。

乱世之际,哪怕山河沦丧,国破家亡,强悍如龙虎的君王也能力挽狂澜。

而那些既无胆识,又无魄力的碌碌之君,就算给他一个太平盛世,他也镇不住。

只要皇帝强而有力,就没人能在帝王的眼皮底下折腾起什么风浪。

因为在皇帝的位置上,对付大臣的方式很简单,你听话,那咱们相安无事,你不听话,那我就宰了你。

所以朝廷内政对皇帝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而且皇帝的手下,放眼看去,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忠良。

有帮皇帝搞文化事业的,例如主父偃、公孙弘、桑弘羊。

还有帮皇帝搞军事发展的,例如卫青、霍去病、李广。

当然,除了正儿八经给皇帝打工的,当然也有陪着皇帝聊天解闷的,例如,东方朔。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5)

(东方朔)

刘彻同志在用人上贯彻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执政晚年,连打仗俘虏的匈奴大臣金日磾,皇帝都任命为了汉朝的正式公务员。

伟大的帝王从来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庞大的帝国必然不是一个人能玩得转的。

皇帝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把机会给了这些大臣们。

而这些臣子们也相当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在各自的岗位上疯狂奋斗,替皇帝屡创佳绩,君臣携手,把王朝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国内发展一片繁荣,皇帝很快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塞外。

草原上的匈奴人一直是汉朝的隐患。

这帮游牧民族常年和汉朝打游击,搞什么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这种袭扰战术,抢完东西就跑,用没了再来骚扰。

别说之前的文帝景帝拿匈奴人没办法,就连高祖刘邦,跟匈奴人作战,也差点让人家给活捉了。

刘彻认为,匈奴是必须要打的,不仅要一雪前耻,还要彻底把他们消灭掉。

于是,在汉武帝的领导下,一场一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发生了。

战争开始了,但大臣们惊奇地发现,皇帝的目标似乎不止匈奴一个。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6)

(匈奴人)

建元三年开始,远征闽越。

元光六年,扫荡匈奴。

元鼎五年,进攻南岳。

元鼎六年,进攻西南夷、西羌、东越。

元封三年,进攻车师、楼兰。

太初元年,进攻大宛、轮台、郁成。

以上,还只是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发动的一小部分战争。

从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89年,在刘彻的领导下,西汉王朝对外发动的战争不下上千场。

能打,真是相当能打。

如果时空可以错乱,真应该让明朝的成祖朱棣跟刘彻交流交流工作经验。

往好的方面说,开疆拓土,保家卫国,刘启同志可以说是为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但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导致西汉的财政有点吃不消。

打仗不仅拼兵力,拼将帅,还拼经济。

每次一次仗,招兵买马,采买兵器,粮饷军饷,都是要花钱的。

常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大幅度下降,百姓们怨声载道,大臣们也颇有微词。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很好解决。

我是皇帝,我是天下的主人。

我做什么,完全遵从我的个人意志。

皇帝的命令也好,皇帝的行为也好,一旦实施,就不允许别人再非议。

谁敢对着皇帝指指点点,好办,拖出去砍了就得了。

这是残暴之君的做法,刘彻的确很爱打仗,但他并不残暴,所以他采取了一套截然不同的面对办法。

他自己亲自下了一道圣旨,专门用来检讨自己的过错。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皇帝当着文武大臣,天下黎民百姓的面,亲口承认,我做错了,并且请求大家原谅我。

我们知道,贤明的帝王,能知错,能改错,但绝对不能认错。

因为皇帝一旦认错,就意味着他作为帝王的威仪不再,就意味着他作为皇帝的脸面扫地,就意味着皇帝亲口承认自己的行为或者判断出了问题。

而这种尊严和威仪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比把皇帝杀了还难受。

天下需要皇帝道歉,但皇帝的面子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可刘彻却老老实实地认错,道歉,而且态度十分诚恳。

他是一个很有觉悟的帝王。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道歉的皇帝,他的圣旨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罪己诏”。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7)

(汉武帝“罪己诏”的内容)

但皇帝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开这一两项第一,在这位皇帝身后,有很多后有来者,但前无古人的惊世壮举: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太学(今天的重点大学)的皇帝,对中国的教育事业,皇帝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安排大臣张骞徒步旅游,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功不可没。

他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并使用太初历的人,而这种时间历法,一直沿用至今。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要把匈奴人打趴下并且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展开决战的皇帝。

......

刘彻同志创造的第一就像他打过的仗一样多,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

这一年,我们历史作者行业的祖师爷,太史公司马迁写完《史记》,罢笔去世了。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这么出名(他到底是伟大的千古一帝)(8)

(司马迁)

这部浩浩荡荡的史学巨著记叙了从炎黄二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盛况空前,又见微知著。

巧的是,汉武帝刘彻同志,也是这一年去世的。

按规矩,文章最后,我应该对这位皇帝做个总结,说一说他的奇闻轶事,或者来一波历史升华,或者通过汉武帝的故事来反映一些人生哲理,抑或用华丽的辞藻来夸赞一下这位皇帝。

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寥寥四千字,根本讲述不完这位皇帝一生的传奇。

别说我做不到,任何自媒体行业的同行都做不到。

而对于这样一位皇帝,任何浮华的辞藻用来形容他,似乎都略显苍白。

所以,我决定用一句朴实无华,不带有任何文学技巧的话来为这篇文章画上一个句号,那就是: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