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老头边吃饭边喝盖碗茶(甘肃罐罐茶)

甘肃罐罐茶古老的西北茶饮,田间地头的乡村美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甘肃老头边吃饭边喝盖碗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甘肃老头边吃饭边喝盖碗茶(甘肃罐罐茶)

甘肃老头边吃饭边喝盖碗茶

甘肃罐罐茶

古老的西北茶饮,田间地头的乡村美味

罐罐茶是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河东地区,陕西西北地区,宁夏东南区域及青海新疆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县城的传统茶点饮食。

罐罐茶的由来

罐罐茶至于什么时候有的,有多少年历史,怎么流入西北的,目前为止没有查阅到文献记载,有可能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流经的,也有可能是古代人口迁徙流入的,无从考证。我只能从我的爷爷的爷爷辈断代的说起(我今年算40岁)。百年以前,我们西北这边不产茶(陕西南部除外),漫长的冬天吃不到蔬菜(绿叶菜),三大片是有的(萝卜 洋芋 豆腐)人们面黄肌瘦,喝茶是为了补充身体,才开始喝茶的,至于是还是不是,只是道听途说,没法考究。喝罐罐茶有两种类型茶叶,一种是茯砖茶(属于黑茶类,后发酵茶叶),一种是绿茶(未发酵的茶叶), 陕北宁夏南部和甘肃庆阳平凉及青海等地也有用茯砖茶煮罐罐茶的,不过现在用绿茶类的多。

罐罐茶的用具和做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一般还是用土陶瓦罐,铁器很少很少,只有达官贵族才能有,一般老百姓只能用土陶器煮罐罐茶,八十年代后到如今,随着工业发展,出现铁的铝的、不锈钢的、玻璃的等等器皿。茶罐也有大小的,一般小的一百毫升左右,大的三四百毫升的也有,有的地方也用养生壶煮的喝。

以前煮罐罐茶,一般用土炉子或者火炉,在西北广大农村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柴火,生火架炉子,慢慢的也有煤炭块、无烟煤、焦炭、现在很多都用电炉子、电磁炉、电陶炉等

煮罐罐茶,用茯砖茶煮,也用绿茶煮,有的配点红枣、枸杞、桂圆,后续加点冰糖。用茯砖茶煮,茶汤比较糊稠,也比较深,比一般的胡麻油菜籽油粘稠多了。不过现在用茯砖茶煮的比较少了,现在一般用绿茶煮的多。也可以用冷水煮,也用热水煮。单独只用茶叶煮,煮的茶汤比泡的稍微深一点,苦味较重,也有涩味,如果加大枣、桂圆、枸杞、冰糖味道就不一样了,不过煮的时候桂圆要捏破,大枣最好烘烤一下。

罐罐茶的茶叶

在西北,煮罐罐茶的茶叶分两种,一种是茯砖茶,一种是绿茶,茯砖茶属于黑茶类目,属于后发酵茶,现在用绿茶的多,着重说下绿茶。

在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这边,一般把煮罐罐的茶叶叫 春尖茶、清茶、青茶、生茶、罐茶、滇绿、毛峰等,地方不同,叫法不同,其实说的是一种茶叶,官方名字叫大叶种绿茶,产于云南,尤其是普洱市及周边区域是主产区,有老树茶,古树茶和台地茶,不过近三四十年来煮罐罐茶大多数的是台地茶,优点是产量高,茶叶比较嫩,也适合煮罐罐茶这样的口味。煮罐罐茶用的大叶种台地绿茶也分很多品种,有十号茶、百号茶还有像云抗、雪芽、雪龙、白毫、普研、普景、玉露等等最少二三十个品种。按照西北人口味后道加工工序制作而成,因此,在西北地区以外,很难买上能煮罐罐茶的茶叶,像龙井、安吉白茶、信阳毛尖、崂山绿茶等,对于西北人口味来说,不适合煮,煮了也不好喝,西北方言叫不对口,不对味。

罐罐茶的生产流通和交易

西北罐罐茶的产区在云南省普洱市及周边区域,每年11月底到来年2月中旬几乎不产茶之外,其他时间段都有茶叶采收和加工。从品质来说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后,春茶香味好,但是叶芽比较小,看着碎一些,秋茶品相较好,香味仅次于春茶,夏茶就是品相好看,味道一般,后味涩一些。从产区和生产来说,好的春茶和秋茶部分流通到江浙沪及经济发达区域之外,在就加工普洱茶及红茶,剩下的中下标准的按照西北人口味加工后才能流通到西北区域,也就是我们喝的罐罐茶,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地区方言说的春尖茶和清茶,单独冲泡喝,配八宝茶和三泡台。

我们喝的罐罐茶,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斤两三块钱到现在的一斤二三十至七八百,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升,茶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种茶采茶制茶成本也在上涨,不论是全芽尖标准、单芽、一芽半展叶、一芽一小叶、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单叶、两叶标准,目前大都是手工采摘。加工有中大型厂家加工,小厂家及茶农的小作坊。种茶有大企业的茶园,茶叶合作社(和以前的农业合作社一样)和个人茶园茶地。一般情况下中大型厂家的茶叶质量更好一些,小厂家的有的也不错,小作坊的有好有坏,从品质来说,正规厂家的茶叶一般对农药残留、增长剂和添加剂把控比较严格,也受工商食药监管,一般部分个人小作坊的就不太清楚,从价格来说,大厂的茶叶价格高于小厂,小厂的茶叶价格高于小作坊。茶叶品相,受制于采摘的鲜叶,加工设备及锅炉温度和制茶师傅的手艺,有好有坏,采摘同样的茶叶制作后产生不同的品相和口味。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不断认知和互联网及社交的发展,人们慢慢的也开始了解罐罐茶了,四五年前很多人认为罐罐茶是甘肃陇南产的,有的人喝了几十年了,都认为是陇南产的罐罐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了解的更多,买茶更加方便。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夏茶和品质差的茶叶及农残超标增长剂超标的茶比较多,首先是卖相好,其次是价格便宜,对于老百姓来说,经济实惠,对于卖茶的商家来说更容易赚钱,到目前为止(2020年),在农村市场一斤20到40的还是比较多,占销量主流,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农药残留,什么是增长剂等等,觉得经济实惠就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和烟酒一样,属于重税,生产收购贩卖需要开单子批条子,就连运输都要经过很多关卡,茶叶流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物流和快递,现在从产区到消费者手里,快则两三天慢则一周左右。以前的茶叶受制于加工工艺的影响,颜色比较深,压制的比较紧实,煮罐罐茶的时候需要先热罐子,把茶叶过热或者烘烤一下才能煮的喝,随着现在的生产工艺提高,茶叶不仅外观漂亮,香味更好一些。以前的茶叶用麻袋或者布袋子帆布袋装运,从云南到甘肃运过来,不是受潮过水就是压坏。而现在纸箱和塑料袋的普及,一般不会出现受潮发霉和压碎情况出现,一般一大箱有6公斤到15公斤的箱子装运。2010年之前物流现在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一般从普洱先运输到兰州,在分发运输到临夏的三甲集 天水的北道区及青海宁夏等地,兰州的小西湖火车站东湖及金港城是当时很大的交易流通市场,随着兰州市区的限行拆迁及物流的发达,茶叶一般从云南普洱直达天水和临夏的三甲集及各个地县,近年来尤其甘肃兰州市场的春尖,一部分从临夏三甲集或从天水转运。

罐罐茶的情节

说起西北的罐罐茶,属于小众茶饮,离全国十大名茶相比,还很遥远,在大西北之外的人研究茶道,而作为我们土生土长在黄土高原的人来说,罐罐茶看似有些粗糙,不典雅,但是也有一定的讲究,一代一代的留传至今,已经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不曾改变,那就是喝茶的礼仪。对于以前的农民来说(改革开放前),喝罐罐茶是一种奢侈品,不仅贵,还缺少,只有家里的最长辈或者年龄大德望高的人才能享受这样的喝茶方式,每逢过年过节时,出嫁的女子和女婿敬送,徒弟给师傅敬送,外甥给舅舅敬送,亲家爹之间敬送,乡镇干事给领导送,村民给支书送,还有给管计划生育的送,总之,送罐罐茶只是送给敬重的人,只有得到敬重的人才能配享有罐罐茶。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生活比过去的好的太多太多,但是再有长辈的农村家庭,这一传统还没有改变。

西北人看似粗犷豪放,但是在喝罐罐茶时,也讲究小口品茶 慢条斯理的一步一步来,,需要个安静和安逸的环境 不论在炕头还是在火炉旁,不论坐着还是蹲着,还是在家里挂中堂和牌匾的桌子前,这种礼仪的遵循,并非是刻意,而是一种不自觉的自觉坚持,这也是喝罐罐茶的魅力所在。

煮罐罐茶能将茶的养分充分的利用,因此罐罐茶味道重,且有苦涩味,新手品茶,可以在杯子里放点冰糖,或者配大枣 桂圆 枸杞等。喝罐罐茶也是早餐的一部分,可以在火炉上烤上馍馍(面食糕点之类),喝茶前可以先小吃几口护胃,有人说,喝罐罐茶解油腻,能减肥,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证明,也是道听途说,无从考证,先吃点东西,垫垫胃,在细品几杯罐罐茶,一整天精神饱满,对于喝惯的人有茶瘾的人来说,少喝一顿罐罐茶,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一种煎熬,身体像缺了魂似的,每一杯的罐罐茶里都有人生,每一杯罐罐茶里都有故事,老年人喝过之后总有回忆,一段一段故事娓娓道来,说的是他的人生和阅历,更多的是对晚辈的教诲,虽然老人们不懂现代都市的生活,但是做人的道理一代一代传承,大西北农村人的朴实家风,就像这样在喝罐罐茶时口传心授,传承而不息,老一代人及更老的一代人曾在苦难中摸爬滚打,但他们依然心地纯良朴素,向往更加美好,艰苦和困难始终未曾击垮过他们,这是何等的坚定,这就是老一代人喝罐罐茶的情节。

在十年以前,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定西天水陇南区域,一个男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顿罐罐茶。当然得是上了年纪的男人才喝,有的女人上了年纪也喝的,一般年青人是不喝的,即使想要喝罐罐茶,也得背着老人偷偷熬一罐子,两代人面对面熬罐罐茶,在以前是一件有失礼节的事。就像孩子当着父母的面抽烟一样。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老人开始翻身下炕,开始忙活生火煮罐罐茶,也有中年男人下地干活前给老人熬的喝,之后自己也喝,在小火炉里架起火后,放好熬茶罐,倒入少量水,烧开,放入春尖茶,也有烤焦的大枣,桂圆 枸杞等慢慢的熬,炉子边放个壶,也放点馍馍,壶里加水,慢慢热了,在加到茶罐里面一次一次的熬,熬好之后,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就着馍馍吃喝。喝罐罐茶,需要有耐心,少则三四十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喝得神清气爽,从容散淡。哪怕农活再忙,一顿罐罐茶是少不了的。一边烧茶,一边抽烟,有旱烟也有水烟,呛人的烟以及柴火的烟,让整个屋子烟雾缭绕,一般在熬罐罐茶的屋子里,墙皮和屋顶都因多年的烟薰火燎呈现出黑灰色了,也算是岁月的沧桑吧,喝茶的人仿佛是活着的神仙,烟里雾里,一点都感觉不到呛得慌。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北广大农村地区的居住条件改善了不少,有的从窑洞搬到砖瓦房,有的从土房子搬到混泥土结构的房子,小别墅,有的是新农村住房,有的也盖起来四合院,有的逃离了农村,在大城市及周边县城安家落户,但在怎么变化,老一代人还在,新一代人也渐渐老了,罐罐茶的传承还在,只是用更加先进的煮茶了,以前生火炉子的那种烟雾缭绕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电炉子,电磁炉还有电陶炉等等,也有在燃气灶上煮的喝的,方便快捷。

罐罐茶除了平时早上喝之外,主要是在冬季和年前年后农闲的时候,辛苦了大半年年之后,在冬天乡里乡亲,亲朋好友之间联络感情,打发时间,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说联络感情,主要是因为都闲下来了,关系好的,会互相串门,男的一般就是看电视,听着老秦腔,一边喝罐罐茶,一边侃大山,女的就拉拢家常看电视,做针线。因为罐罐茶的饮用比较讲究,慢条斯理的,光喝罐罐茶可以喝一个小时,也可以喝大半天,亲戚朋友在喝罐罐茶的时候,可以聊天交流感情,所以说喝罐罐茶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原先一亩小麦半晌午的劳作,随着机械化,个半小时就干完了,闲暇之余刷刷抖音,搞搞直播等等。但是喝罐罐茶的传统仍然还在被延续。

而现今,随着外出务工,考学外地就业及周边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西北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少,年轻劳动力的出走,留下的孤寡老人居多,真是感慨时代的变迁,原先的老婆娃娃热炕头,只能过年过节的才能相聚,走马观花的逛亲戚,依然缺少以前的氛围,坐一起低头玩手机抵过了以前侃大山的欢声笑语。以前的穷苦是没有了,以前的欢声笑语也缺少了,以前的爷爷辈老是问你的话也少了,真想在听听老人们在问 你家种了几亩小麦,养了几只羊,牛下牛蛙了吗,今天老师教你了几个字,而如今,听不到这样简单朴素无聊的问话了,现在能听到的是上一代人的话语了,孙子孙女怎么样,买房了吗,结婚了吗,工作咋样,啥时候在回家等等,当年老一代人对后生只是一种思念,只能在心头,因为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手机 微信 视频,分分钟能听到声音,能看到图像,以前,写信也得少半个月。

而如今,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马不停蹄的工作着,中年男人的苦谁能理解呢,城市的生活看似光鲜,穿着干净,吃的还行,眼睛一睁一闭,想着孩子的教育,房子车子的贷款,老人的赡养,银行卡的余额,发福的身体,在没有找个时间煮一顿罐罐茶这么的惬意了,这也许就是生活,也许就在在外的乡愁。

小时候,没有乡愁的滋味,一心想着诗与远方,长大离乡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踏上寻找远方的理想,离开了生我养我贫瘠的黄土地,行囊里,备有一只小陶器, 异乡的日子里 ,伴随我自己 想象着家里的二亩黄土地,后来啊,乡愁是岁月带给我一杯杯苦涩的茶水,茶在嘴里,思念在心里, 精致的煮茶工具取代了旧陶器,细嫩的鲜茶叶替换了土香味 可是生我养我的那份淳朴黄土地 一直挥之不去。

二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仪式

三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青春

四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生活

五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味道

六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享受

七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人生

八十岁的你,喝罐罐茶,是岁月

或者说,你多长时间没有买过罐罐茶了?

二三十岁的你,给你的父辈们买过罐罐茶吗,给你的爷爷辈在煮过罐罐茶吗?

四五十岁的你,还在自己买的煮吗,儿女们给你们给过罐罐茶吗,多长时间没有给老父母煮的喝罐罐茶了?

六七十岁的你,还在煮罐罐茶吗?后生们给你们送过罐罐茶吗?帮你煮过吗?还有没有机会给父辈们煮罐罐茶了?

八十岁的你,还能自己煮的动吗?

罐罐茶,先苦后甜的岁月人生,在外游子的魂,罐在,茶在,人在,心在,魂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