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新一年期许 郭思乐生本教育

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2015年暑期校长“领导力提升”学习会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再造十分关键,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认为,在他多年的教育研究生涯中,感觉校长什么都可以做,都做得好,唯独困难的是在课堂里做课程。“所以,校长首先要有这个意识,让课程成为工作的最核心部分。但是,很多人几乎不敢去想这个地方可以有什么样的建树。”

艺术教育新一年期许 郭思乐生本教育(1)

课程再造,就是给孩子合脚的鞋

郭思乐表示,课程再造,就是要给孩子们合脚的鞋。“我们的孩子学业负担繁重,不仅孩子非常累,家长也累。”

郭思乐称:“我们现在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以课养考,控制了课程,教学代价巨大,后果严重。有一年的高考出了‘把若干个短句子拼成一个长句子’的题目,有了这个高考题就有了这个类型,有了这个类型就有了这个理论,有了这个理论就要有例句来反映,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课程。大家都认为这种被考试控制的课程要改,但又不敢改,因为怕改了考试会考得‘不咋地’,所以约定俗成至今。”因此,考试的模式让大部分校长、老师都不敢轻易去改变课程,“但是专门做研究的人应该负起责任,在高考不可能改变的前提下,发现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学生又不累成绩又好”。

“教”和“玩”,可以兼容和转化

“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育,区别于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郭思乐表示,课程再造的途径是把教转化为学,再把学转化为玩。

“生本教育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有了课程与教学根本再造的自觉性,而且不遗余力地推进它,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而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原有的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都指向学生仍然不好学。”郭思乐说。

郭思乐引述了一位香港校长讲的故事:“一堂课的老师病了,请一个代课老师来看管学生,这位老师要求学生:玩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吵。学生玩呀玩,声浪越来越高,代课老师就干预了,说:‘你们再吵,我就讲课了。’这立即把学生们‘镇’住了——原来学生最怕的是老师讲课!这是因为学生的天性是‘玩’,也就是进行他们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思维的、快乐无比的活动。”

郭思乐认为,“只有充满了这样的活动,学习之树才能长青。‘玩’的主体是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教’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玩’,但‘教’和‘学’有内容上的联系,所以‘教’可以转化为‘学’,‘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能将‘学’转化为‘玩’。这就是说,貌似距离遥远的‘教’和学生的‘玩’是可以兼容的,可以转化的。”

教师要做的,是“寻根”和“给根”

在把“学”变成“玩”的过程,郭思乐认为只要做一件事,就是寻找根基。

他表示,所谓根基,它的形态非常小,非常简单,用6个词概括它就是“根本”、“简单”、“开放”。“找得到根本就找到简单,当找到根基的时候,就又得到另一个幸运,它为我们空出了许多时间和空间。”

郭思乐指出,“我们把根基称为‘慧根’,什么是慧根呢?举一个例子,教师要讲多边形的内角和,只要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此前学过的最接近的知识是什么?’然后再问,‘如果你走到了陌生的地方,你会怎么想呢?’孩子们说:‘回到熟悉的地方去。’”郭思乐表示,这两个问题,就是全部的根基。第一个问题可看作是知识之根,第二个问题反映的是人性之根,这两个根是可以“加”起来的。因为知识是人创造的,是用来描述人的世界的。

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给根”,在这样的“寻根”过程中,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所学所思,都能派上真正的用场。可见,所有的教师都可以从这样简单的“游戏”入门,并和学生一起成长走向教育的精深。

□ 本报记者 李若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