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

第十二篇第11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公元前547年即位,在位时间长达长达58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

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庆姓始祖,荆轲先祖),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也叫田穰苴,田完的后人)以及梁丘据(姜太公后裔,梁丘姓始祖)等人。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1)

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如宴婴、司马穰苴等治国之臣,一批是如梁丘据这样的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之道。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齐景公有一次出访鲁国,在鲁国公室朝廷上和孔子有过一番交谈,孔子的见解让齐景公非常钦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国发生斗鸡之变后,鲁昭公出奔齐国,不久,孔子也前往齐国,担任齐国大夫高昭子的家臣,于是有机会接触齐景公,齐景公经常问政于孔子。

齐景公非常欣赏孔子,曾想重用孔子,后因宴婴反对而搁浅,不久,孔子返回鲁国。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2)

父:会意字。《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说文》认为“父”是以手举杖的形象,表示行使责打教育权力的家长。若此说不误,“父”与“攴”就是同源,举杖的人是“父”,举杖责打的行为就是“攴(扑)”,所谓“鞭扑不可废于家刑”。

我们所见“教”与“斆(学)”都从“攴”,都透露出古代父亲、鞭扑、教育之间的关系。

商周更为象形的金文“父”字手所举的不像“杖”。郭沫若认为像手拿着斧子的形象。若此,“父”与“斧”就是同源,是以手持斧表示从事此类劳作的家庭劳动力。

从字形看,此说更为合理。“父”字究竟是以手持杖的教育者,还是以手持斧的劳作者现在还无法定论,但它的基本意义“父亲”古今是一致的。从商代至今,它一直是个常用字。

“父”字也用于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如追逐太阳的夸父,为周穆王驾车会见西王母的造父等。父也是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杂交水稻之父”等。

父也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如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父也指老年人,如田父,渔父。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3)

子:象形字,本义是婴儿,引申指儿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女儿、太子等,又泛指人、臣民,还有十二地支的第一位、结果实等含义。

“子”的含义非常广,唐代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三国时期的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女子亦称子。《礼记·曲礼》:夫人自称曰婢子。又《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又《前汉·严助传注》: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壻,曰赘子。又人君爱养百姓曰子。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4)

信如:的确、果真如此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要像君,臣就会像臣。父要像父,子就会像子。”齐景公回答说:“说得好啊!果真如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再多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文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历来被理解为“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样理解是不符合孔子愿意的,为什么呢?因为孟子已经给我们答案了!

孟子的思想是儒家正统,他的《孟子》一书就是延伸解释孔子学说的,书中内容常和《论语》相呼应,《孟子》就像《论语》的投影。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5)

《孟子-离娄下》有云:“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告诉齐宣王:“国君如果把臣当手足看待,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腹心对待;国君如果把臣子当成犬马看待,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路人;国君如果把臣子当成土芥看待,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仇人。”

孟子的意思很明确,君要先做好君,臣才会做好臣子。孟子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本文的进一步解释。

《论语》中还有一章有类似的思想:“君使臣以礼,臣视君以忠”。国君只有以礼对待臣子,臣子才会效忠国君。

君臣关系的好与坏,起主导作用的是君,君要首先以身作则,同理,作为父母的,首先要有父母的样子,子女才会有子女的样子。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孟是反对愚忠愚孝的。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6)

《易经》中有句话:“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也一样,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

那么,孔子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曲解两千年呢?我认为是汉代大儒董仲舒以及宋代大儒朱熹等人故意所为。

他们为统治者服务,为了巩固统治者地位,安抚百姓,故意曲解孔子的原意。他们理解为:君要像君,意思就是国君是“上天之子,地位神圣,不容侵犯。”臣要像臣,意思就是“臣子要服从国君,不能有非份之想”。

甚至还提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很多人不分是非,把封建糟粕的“脏水”都往孔孟身上泼,实在是无知。

孟子还说过一件事,齐景公曾想召见“虞人”,但没有用虞人的礼来对待虞人,所以虞人拒绝去见齐景公。孔子为虞人的行为点赞:君不像君,臣又何必要像臣呢?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7)

齐宣王曾问孟子,商汤讨伐桀,周武讨伐纣,符合道义吗?孟子说:“桀纣贼仁贼义,不能履行君王的职责,只能称为‘独夫’,不能称为‘君’,商汤周武灭的是‘独夫’,不是‘君’。”

梁惠王去世后,梁襄王想任用孟子,孟子觉得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然后绝尘而去……

齐景公夜宴

齐庄公是个昏君,曾经和大夫崔杼的妻子偷情,被崔杼发现后,仍然不知收敛,被激怒的崔杼在庆封的帮助下弑杀。

齐庄公被杀后,崔杼和庆封拥立其弟为齐景公,崔杼和庆封任国相。

不久,崔杼的两个儿子因为“家事”发生火并,“好心”的庆封帮助崔杼处理,结果把两个儿子及其家眷全部杀害,然后回去向崔杼“报喜”。崔杼看到自己的家没了,心灰意冷,自杀了。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8)

崔杼死后,庆封独相,专揽朝政,荒淫骄纵,一天,到家臣卢蒲嫳(pie第四声)家里,见他的妻子貌美,便和她私通。自此就把政权交付给他的儿子庆舍。自己带领妻妾财币,搬到卢蒲嫳的家里,共在一处,饮酒欢谑,两家妻妾,彼此相通,从此关系更加密切。

卢蒲嫳有个弟弟叫卢蒲癸(gui第一声),是齐庄公的心腹,一心想为齐庄公复仇,后庆舍被卢蒲癸杀害,庆封逃到吴国后,被楚国人杀害。

崔杼庆封相继去世后,齐景公任用宴婴为相,司马穰苴为大将军,齐国开始出现中兴局面,此时的齐景公开始沉于享乐了。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9)

有一次,齐景公在宫里和美女们喝酒。到了晚上,还没有喝够,突然感到很无聊,就吩咐左右把 酒席搬到晏子家去。一声令下,立刻出发。前面开路的,后面抬酒、抬菜的,左右护卫 的,还有歌舞班子、大队人马,好不热闹。开路的先到晏婴府邸,“梆梆”地拍打大门,高声叫道:“国君到了!”

晏婴吃了一惊,急忙穿上朝服出来迎接。他站在大门旁边,还没等国君说话,赶忙问: “诸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国家有什么紧急的情况吗?国君为什么深更半夜光临臣家呢 ?”

齐景公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相国整日操劳,现在我有浓郁的美酒,悦耳的音乐,想跟相国一起享受。”晏子听了,很严肃地说:“治理国家,搞好和各诸侯国的关系,我可以给您出谋划策。 至于安排筵席,摆设食具,这些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我做臣子的不敢参与。”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10)

齐景公遭到晏子的拒绝,很尴尬,就吩咐把酒宴移到大将军田穰苴家去。开路的先到了田穰苴家,上前敲门,大声喊:“国君到了!”田穰苴闻听之后,急忙披 戴好盔甲,拿着大戟,迎到门口。一见齐景公,急忙问:“诸侯莫非派兵入侵齐国了吗?大臣莫非有人叛变了吗?国君为何深更半夜光临臣家呢?”

齐景公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将军军务劳苦,现在我有浓郁的美酒,悦耳的音乐,想跟将军一起享受。”穰苴听了,委婉地说:“抵御侵略,镇压叛乱,这是我份内的事。至于安排筵席,摆设 食具,这些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我做臣子的不敢参与。”

齐景公又碰了个钉子,不好意思地说:“将军太忙,我不打扰了。还是把酒席移到梁丘 据家里去吧。”大队人马拥着齐景公向大夫梁丘据家进发。一路上,跟随的人议论开了。有的笑晏婴、 田穰苴这帮人不识抬举,有的笑他们不懂享受,还有的替他们担心,居然敢顶撞国君!

论语智慧深度解析(这句话被故意曲解了两千年)(11)

正议论着,梁丘据的家到了。梁丘据听仆人说国君要来,高兴得心花怒放。还没等齐景公到,他已经一手携瑟、一手拿竽,唱着歌跑到胡同口上等着了。

齐景公看到梁丘据,高兴极了,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太好啦!太好啦!今天晚上我总算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一顿啦!”还没等侍从们安排好,他就端起酒杯,和梁丘据干起 杯来了。你一杯,我一杯,音乐不停,歌舞不断,一直喝到东方发白,雄鸡报晓,齐景 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梁丘据家。

第二天一早,晏婴和田穰苴进宫去请罪。并且劝齐景公以后夜里不要到臣子家去喝酒了 。齐景公说:“你们都是我的好臣子。没有你们两位,谁能帮我治理国家?可是,没有梁 丘据,也就没人能给我娱乐了。”

后来有人评论说,贤明的国君,应该交正直的朋友,不该有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臣子 。齐景公做不到这一点,两种人都用,所以不可能恢复齐国从前的霸业,只能维持着统 治,但不至于亡国。

朝政被陈恒专权后,齐国政权逐渐被田氏代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