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女人(农村剧变革从女人命运三部曲)
从《敌营十八连》开辟国产电视剧滥觞,至今已有40年之久。风雨浮沉间,我国电视剧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制作美工方面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质变”,呈现出如今的繁荣之景。
虽说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村题材剧的起步相对较晚,1989年才播出了我国第一部农村剧《篱笆·女人和狗》,播出后影响非凡,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起了观众巨大的情感共鸣。
然而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剧的收视率和关注度普遍下滑,影视从业者也鲜少有人涉猎此类题材,农村题材剧一度唱衰。直到今年,作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政策下达,广电总局号召文娱产业全面支持,扶持了多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影视剧作品,农村题材剧才呈现了短暂的兴盛。
对比这三十年农村题材剧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影视从业者在“命题作文”的同时,如何能在有限的题材中最大限度地抓住观众共情点和兴趣点,才能实现作品的最佳商业价值,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共赢局面。
90年代:控诉封建、哀叹女性
1989年,《篱笆·女人和狗》首度播出,这是我国农村题材剧的滥觞,也是编剧高满堂职业生涯的开篇之作。该作品改编自韩志君的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讲述了偏远山村里的葛家三媳妇枣花与铜锁是定下娃娃亲的未婚夫妻,婚后铜锁对枣花百般刁难,无法忍受的枣花选择了“出走”开始新生活。剧中深刻描绘了封建包办婚姻的弊端以及处在男性社会中的女性尊严和地位的缺失,体现了编剧对女性的同情。
该剧播出后便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其续集《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也接连播出,构成了“农村三部曲”,也称为“女人命运三部曲”。这三部作品皆表现了女性在封建农村压迫下如履薄冰、不堪重负的无奈,通过“出走”表达女性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这也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而接受了新思想、新风尚的女性正在呐喊和反击。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半带有女性主义的色彩,将背景放置在农村更能将封建性和反抗性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女人不是月亮》也同样聚焦了一对叫“纽扣”的表兄妹,等两个人长大后,封建包办婚姻阻挠了两个人追求幸福的道路。不愿意嫁给表格的扣儿选择了“出走”,并在出走途中遇到了爱人田牛。该剧聚焦了一位农村女孩在爱情和事业两方面的拼搏和努力,采用了“灰姑娘”的母题叙事模板,但也同样进行了时代化和本土化的处理,使矛盾集中在女性反抗和封建压迫之中,最后扣儿还是无法逃离男性社会的束缚,即便她最终乘上了远去的列车,也终究在被田家兴(田牛)的摩托车追赶着。
可见,90年代的农村剧离不开封建与反封建的主题,内容大多是严肃悲剧,主要表现对象是“女性命运”。但到了21世纪,农村剧画风突变,转变为以本山传媒为代表的东北喜剧之风。
2000-2010年:东北喜剧盘踞主流市场
本山传媒是赵本山创办的影视制作公司,早前赵本山及其搭档范伟、高秀敏就已经在春晚的舞台上让观众们熟知,而后他们合力拍摄了东北乡村喜剧《刘老根》,开辟了东北风喜剧的先河,一时间风靡全国,引发全民追剧热潮。
而后,赵本山及其团队陆续产出,除了继续拍摄《刘老根》续集以外,还拍摄了《马大帅》系列和《乡村爱情》系列。接地气的风格和包袱频出的喜剧效果收获了大批粉丝,虽然《马大帅》仅拍摄了三部就停产了,但《乡村爱情》却已产出到第十二部,并且已于今年年初播出,《刘老根3》也已经在腾讯和优酷双平台更新完毕。
本山传媒产出的东北乡村喜剧陪伴了一大批观众的整个青春,而也是由于其作品的成功,十几年间市场上涌现出的乡村题材电视剧皆是东北风格,变相带来了观众们的审美疲劳。
东北喜剧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潘长江,其与林永健搭档拍摄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同样是满口“大碴子味”的浓厚东北口音。不过剧中的演员并不像本山传媒一样都是纯正的东北人,因此呈现出来的质感也不如本山传媒出品的东北农村剧统一。
除了喜剧以外,21世纪初的农村题材剧中也有一些与“扶贫”和“乡村振兴”主题有关的正剧,但也同样把背景放置在了东北农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希望的田野》和《美丽的田野》两部剧,展现农民智慧与勤奋的故事。
农村剧与东北风划等号的时代持续了十多年,直到2014年才逐渐有了多元化的转变。
2010-2020年:呈现偶像化、多元化倾向
2014年高满堂的《老农民》问世,拥有着闯关东家史的高满堂对山东的农村生活十分熟悉,而他的作品也大多是以山东为背景的。高满堂的作品大多拥有着史诗般的格局,《老农民》也不仅是讲述风花雪月,而更多聚焦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
而后,伴随着受众审美观的嬗变以及互联网的兴起,甜宠剧、仙侠剧、偶像剧占据了主流市场,农村剧走向了没落。然而,献礼的指标下达,影视从业者纷纷面临“精准扶贫”题材的命题作文,如何在“死命题”和“娱乐性”上找准平衡,成为了影视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8年播出的《大江大河》作为献礼改革开放30年的农村改革题材剧以豆瓣评分8.8的成绩告捷,其聚焦在安徽农村,带给了农村剧一丝新鲜感和新的创作方向。随后陆续播出了多部农村题材剧,其中包括《绿水青山带笑颜》、《远方的山楂树》、《谷文昌》等剧,此外还有一大批“精准扶贫”剧集正在热拍或筹备之中。
从已播出的剧集中不难看出,农村剧的内容方向已经不再是家长里短、婆媳关系,而是开始走年轻化、偶像化路线。例如《绿水青山带笑颜》既有年轻人创业,也有“一见钟情”的唯美爱情;《远方的山楂树》既有经济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带给农村人民的影响,也有知青们惺惺相惜的纯爱故事。
不过,在用偶像化外衣包裹农村题材的同时,创作者们也应该注意把握尺度,避免走向媚俗、低俗的泛娱乐化道路。尼尔·波兹曼曾提出过“娱乐至死”的理论,称人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接受美学的引导下,影视剧逐渐形成了泛娱乐化倾向,而大多失去了其思想性。
电视剧作品原本便具有政治教化、审美教育、娱乐大众、即时传播等多项功能,虽然新时代下的电视剧并不强制其政治宣扬的功能,但同样需要兼具娱乐性和思想性的优秀作品。多元化的“精准扶贫”剧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有志青年振兴家乡、脱贫攻坚的决心,体现了家国一体化的深度思想,也同样寄予了2020年决胜小康社会的美好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