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最好的行草书法作品(八大山人行草书的几个显著特征)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号个山,后更号人屋、驴、个山驴、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孙。
他在60岁以前广泛学习各种书体,精研石鼓文,刻意临写汉、魏、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对欧阳询楷书,黄庭坚、董其昌行书的学习尤为深入。70岁前后,删去冗繁,祛除华丽,自成风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八大体”。
八大山人将篆书的笔意引入行草书中,点画简练,圆浑内敛,结字夸张,疏密对比强烈。
1、以淡墨秃笔,中锋用笔,行笔过程平稳,弱化提按起伏等复杂动作,笔画饱满充实,圆厚流畅,简洁有力。
2、上下结构错位。 上下结构的字,将字形分为几个部分,从第二部分开始逐渐向右偏移,造成摇摇欲坠的险势 。
3、疏密、收放对比强烈。充分运用疏密、收放等手法,形成强烈的节奏变化。
4、辨识度极高的梭形空间。横折等笔画常常右肩高耸形成指向右上的梭形空间。
5、空寂疏朗的章法布局。章法布局以疏朗为主要格调,拉大字距与行距,少有连绵的字组。
改编自:朱德志“八大山人书法空间构成特征及其成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