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

他成名比孙子还早,兵书《司马兵法》颇受赞誉,又是田齐取代姜齐关键人物,他便是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司马穰苴其实是田完(陈完)的后世子孙,“司马”是因军功而受封号,子孙后代就以司马为姓氏了。

晏婴是司马迁崇拜向往的人物,而司马穰苴因为是同晏婴同一时期的人物,所以读到此处格外用心,或许能从中发现不为人知的端倪。

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1)

田穰苴像。

临危受命

齐景公时,晋国攻打齐国占领了阿城、鄄城,燕国趁机侵略到黄河边上,齐国军队大败。齐景公为此十分忧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齐景公是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齐景公既有治国的情怀,所以有晏婴等治国之臣辅佐;又贪图享乐,“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此时应该是齐景公上任初期,为国忧虑有这个可能的。

齐相晏婴不愧为三朝元老,个人能力没得说,屡次出使不辱使命;在选人才方面也是独具慧眼,将越石父从囚犯中解救出来,把驾车“司机”提拔为大夫。

在这关键时刻,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小田虽然是田氏偏室所生,但这个人是个人才,文能令人信服,武能威慑敌人,希望大王能试试他的才干。”

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2)

从平民到将军得益于晏婴。

这是白话文的说法,其实晏婴的评价就是八个字,“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齐景公听到“天降救星”,自然是愁眉舒展,于是赶紧组织面试,亲自把关,“与语兵事,大悦之”。

田穰苴从一文不名的草根,提拔成为将军,他担心自己位卑言轻,别人未必听命于他。所以,他就向齐景公申请,“希望大王能派一位宠信的大臣、国家尊重的人物,担任监军。”

齐景公答应了田穰苴的要求,决定派庄贾担此重任。庄贾就是田穰苴所要求的“君之宠臣,国之所尊”。齐景公不知道宠臣庄贾一去不复返,庄贾也不知道这一任命竟然会丧命。

监军是帝王派驻军队的亲信,正面作用可以与将军相辅相成,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掣肘将军。田穰苴提出这个要求,从说辞上看似合情合理,从实际上却有违常规。这背后是否隐藏玄机?司马迁没有透露。

怒斩监军

田穰苴向齐景公告辞,并与庄贾约定:明天正午在营门集合出发。

“穰苴先驰入军,立表下漏待贾。”第二天田穰苴早早地来到军营,布置好观测时间的标杆和滴漏,等候庄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庄贾向来骄横。他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又是监军,根本就没有把田穰苴与他约定的时间当回事。

分析一下这两句话透露的信息:第一,田穰苴未卜先知,做好了准备等待庄贾迟到;第二,田穰苴取代了庄贾的将军位置,军队还未必听命于他。

与此同时,庄府里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听说庄贾又要出征,纷纷上门为他送行。庄贾不顾与田穰苴的约定,留下前来送行亲朋好友一起喝酒。

到了正午,军营门外仍不见庄贾的人影,田穰苴便推倒了标杆,放了滴漏里的水。然后,他独自走进军营,指挥操练,检阅军队,并宣布军规军纪。

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3)

斩庄贾立威为后来者效仿。

操练完毕,军纪宣布,已是日落西山,醉醺醺的庄贾摇晃着进入了军营。

田穰苴质问庄贾:“为何不按约定的时间来军营?”

庄贾满不在乎地回答:“亲戚朋友前来送行,陪他们喝了点酒,所以来迟了。”

田穰苴怒了,身为将领在接受命令的那一刻,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庭;到了军队宣布纪律的时候,就应该忘掉自己的父母;拿起鼓槌击鼓作战的时刻,就应该忘掉自己的生命。这些不仅是对庄贾说的,更是对将士们说的。

田穰苴进一步质问庄贾:“监军大人,现在敌军已深入齐国境内,国家危在旦夕,百姓生灵涂炭,大王寝食难安。在这种时候,你作为监军,还说什么送行。”

说到这里,田穰苴叫来“军正”问道:“按照军法,不按约定的时间回归军营的,该当如何处置?”

“军正”回答说:“当斩。”

庄贾使眼色让身边人骑快马去向齐景公求救。派去的人还没回来,田穰苴已把庄贾斩了,并告示三军。三军的将士都吓得发抖。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又过了好一会儿,齐景公派的使者拿着符节前来赦免庄贾。“久之”到底是多少时间?救命时刻景公为何磨蹭,莫非杀庄贾是景公默许的?

不过,田穰苴砍了庄贾,在军队中树立了威信。

赦免使者

齐景公派来赦免庄贾的使者“驰入军中”,鞭马驱车急闯军营。军营内纵马驰逐扰乱秩序,这一条在任何时候都是砍头的罪过。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田穰苴对齐景公派来的使者亲口说的,意思明确在军营里将军才是老大。其实,这句话在汉代周亚夫也有类似,“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田穰苴与周亚夫都是挽救危亡的将领,而且都这么牛叉叉的,难怪带兵杀敌攻无不克,也难怪最终命运相似。

田穰苴说在军队里,对于君王的命令是可以不接受的。接着又问“军正”:“有人在军营中鞭马急跑,该如何处置?”

“军正”回答:“按律应当斩首。”

“军正”是啥清楚了吧,军队执法官。庄贾因为没按约定时间回军营被砍了脑袋,这“驰三军”冲撞军营肯定也要掉脑袋了吧。你会如此想,我也如此认为,使者更是这么以为的。

“使者大惧”。齐景公派来的使者不是“惧”而是“大惧”,被吓得魂飞魄散了。

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4)

然而,田穰苴却说道:“君王的使者是不可以处死的。”于是就斩了使者的随从,砍断了车厢左边的一根木头,宰杀了左边的一匹马,并告示三军。

随后让使者回齐景公那里去复命,军队开拔。

治军贵在严,领军须有威;治军不严,将领无威,军队就不可能有战斗力。司马穰苴从严治军、以法治军,杀了不守约定的监军庄贾,既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教育了将士。

但是,田穰苴杀宠臣庄贾树立威信,对军营驰逐的使者却网开一面。

司马迁用这对比说明什么问题?军营驱车跑马按照军归军纪更应该杀,为何田穰苴只砍了使者的随从?

只能说明庄贾该死!毕竟景公继位上任得益于权臣崔杼,然而权臣挟持并不放心。所以,齐景公上任之后左右两相崔杼、庆封先后死于内斗。所以,平常“骄贵”的宠臣庄贾死得不冤。

征战凯旋

宽严相济,凝聚人心。田穰苴树立威信之后,又能亲近将士,取信于将士。

对士卒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亲自过问和安抚;供给将军的全部费用和粮食,拿出来犒赏士卒,自己与士卒吃一样的伙食;尤其是特别照顾那些瘦弱的士卒。

就田穰苴与士兵同甘共苦,吴起可以说学到了精髓,吃穿一样,睡觉不铺席,行军不骑马,自己背着粮袋,跟士兵一样辛苦,所以吴起“尽能得士心”。

治军有方,有法必依,铁面无私,同甘共苦,田穰苴的行为感染了士卒,三天后调整军队部署,有伤病的士兵强烈要求同行,士卒都争着奋勇参战。

仅仅三天,齐国军队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田穰苴凝聚起士卒的心,锻造出新的战斗力。这便是晏婴所说的“文能附众”。

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5)

“晋师闻之,为罢去。”晋国军队得知后,就撤兵走了。“闻之”,晋国间谍到底是听说了什么消息?更换将帅,斩首庄贾,治军有方,与士卒同甘苦……反正晋国军队是被吓跑了的。

燕国军队看到晋国撤军了,心中不免害怕,于是撤到了黄河北岸。“度水而解(懈)”,燕国军队过了黄河就放松了警惕,毕竟感觉有了一河之隔,安全了许多。

田穰苴可不这么认为,下令过河追击,痛打燕军。齐国所有的失地被田穰苴收复。

“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穰苴凯旋时,齐景公和文武百官都到郊外迎接,按照礼节慰劳全体将士。再见田穰苴后,齐景公拜他为大司马。

这里面“然后反归寝”怎么理解呢?让田穰苴回家休息。看似还是蛮有人情味的,或者另有缘由,因为景公后来才拜田穰苴为大司马。

这回家休息和景公再见穰苴,中间隔了多少时间?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而此前曾举荐田穰苴的晏婴哪里去了?两人好像再无交集,包括《齐世家》、《管晏列传》。

抑郁以终

“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这句话很重要。田氏家族的势力在齐国日益发展,这对于后来田氏取代姜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是因为田氏的崛起,引起大夫鲍氏、国氏、高氏家族的不满。

于是,鲍氏、高氏、国氏三大家族纷纷向齐景公进谗言,欲驱逐田穰苴以削弱田氏势力。

齐景公便采纳了鲍氏、高氏、国氏的意见,将田穰苴辞退了。田穰苴被贬后,心情忧郁,不久病故。

此时,晏婴哪里去了?齐国危亡之际,晏婴推荐田穰苴冲锋陷阵时,从平民中提拔为将军。如今栋梁之材的将军,遭到三大家族势力恶意中伤,晏婴不应该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史记·世家第二 齐太公》

公元前539年,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功德,但能够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老百姓都拥戴。”

司马穰苴的后人逃亡(一个比孙子更厉害的兵家)(6)

如果此话在举荐田穰苴之前,这分明是给田氏机会立功;如果是在此之后,说明田穰苴被辞退,晏婴有一定的责任,至少是默许。

再者,晏婴对一个“外国人”尚且透露自己的政治预言,在齐国估计也没有少在齐景公面前叨咕。所以说,田穰苴被辞退与晏婴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迁为什么没有披露这其中的隐秘?毕竟晏婴是司马迁崇拜的对象,“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司马迁怎么可能有损于晏婴呢。

田乞、田豹延续了对高、国两大家族的仇恨,直到田常灭其族。后来,齐威王继承并弘扬了田穰苴的治军带兵方略,所以能够称霸诸侯。齐威王将前人兵法结合穰苴治军策略,编辑成《司马穰苴兵法》。

司马迁读过《司马兵法》,“闳阔深远”,记录了夏商周三代有关军事论述。《司马兵法》与《司马穰苴兵法》并非等同,司马穰苴与《司马兵法》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司马穰苴也值得列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