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历史沿革(从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伊朗是西亚地区乃至世界范围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家,同时也是古波斯文明发源地。在疆域最为辽阔的波斯帝国巅峰时期,他们西起多瑙河,东至印度河流域,北起高加索、里海及咸海,南及波斯湾、阿曼湾与埃及,开创了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国家。
从米底、埃兰时期开始,再经历了波斯时代(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时代(帕提亚)、萨珊时代的帝国辉煌以后,波斯人和伊朗高原开始陷于外族的长期占领,先后遭到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尽管如此,他们却一直保持着民族认同,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政治及文化体系。本文就让我们详细梳理一下伊朗高原以及波斯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了解其对世界其他文明的渗透和促进作用。
伊朗高原的地缘解剖纵观整个西亚地区,伊朗高原处于高屋建瓴的地理位置,优势十分明显。同时西边的亚美尼亚山褶将它与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高原)相连,东侧的帕米尔高原则将其与青藏高原结合在了一起。由于这些高原的阻隔,伊朗也因此成为中亚河中平原与西亚两河平原之间的重要通道。由于海拔的原因,伊朗高原内部的封闭性获得了极大地提高,这促使其具备一定的板块独立性,同时也影响力降水。正因如此,伊朗高原自古就成为西亚众多族群向外扩张的基石,只有占据了这里才能更好地获得两河平原与河中平原肥沃的土地,从而积蓄资本征战更远的地方。
从宏观历史的视野来看,无论是长期扎根于此的波斯人,还是外来的希腊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想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就必定不能缺少伊朗高原这一重要板块。而在世界古典时代,丝绸之路成为联结各大文明纽带之时,伊朗高原便是整个亚欧大陆上各文明区域之间最重要的枢纽节点了。
不过,正是因为伊朗高原被四周山脉所环绕,阻挡了海面水汽的侵袭,导致这片地缘板块内部普遍干旱。纵览伊朗高原的地形,其西南侧以扎格罗斯山脉为界,阻断了同两河平原及波斯湾低地的正面联系;北部则以科佩特山脉为界,与中原地区阻隔;东翼则以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为界,断绝了与印度河流域的正常交流。加之南方的莫克兰海岸山脉与西北方向的厄尔布尔士山脉,整个伊朗高原都是十分封闭的。即便是在高原内部,其中间区域依然横亘着南北走势的加恩山脉-萨哈德高原,将该地缘板块分为两个部分。如果按照今天的国家疆域划分的话,西侧就是伊朗,而东侧则为阿富汗加上巴基斯坦西北部区域的总和。由于伊朗高原的农耕用地高度依赖于周围山地河流,故而其西部和北部等水源较多的边缘区域也是文明诞生最早的地方(某种程度上,古典文明区域与农耕定居区域范围是大致吻合的)。
古典波斯的文化沉淀事实上,作为伊朗高原地缘板块中文明起源最早的地方,埃兰的位置至关重要。这片位于高原西南侧、扎格罗斯山脉南部山麓的沿海平原,如今被称作胡齐斯坦。与后来从中亚(古印欧人区域)迁徙而来的米底人、波斯人以及帕提亚人不同,埃兰人并非皮肤白皙的印欧族群或含闪族群,他们与南亚的达罗毗荼人是近亲,肤色都较为黝黑。只不过,在亚述帝国鼎盛之时,埃兰作为与两河流域邻近的地缘板块,随同赫梯、埃及等古国一道遭到兼并。差不多同时,从中亚迁徙至伊朗高原西北山区盆地及里海南岸地区的古印欧人一支建立了米底王国(亚述的入侵恰是米底各部落走向联合的重要因素),并与新巴比伦结盟,共同诛灭并瓜分了亚述帝国。只不过,米底人并未将伊朗高原建设成为王者的巢穴,南部的波斯(埃兰故地,与两河沃土毗邻)逐渐发展壮大,米底王国和新巴比伦也相继被它吞并。不久,波斯人便以伊朗高原为根基,向四周不断扩张,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是波斯人和伊朗高原板块的高光时刻,它不仅将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两大古文明发祥地收入囊中,兵锋最远处甚至抵达欧洲色雷斯地区和南亚印度河平原。可惜在与希腊城邦的交战中,因对战线过长、不熟悉海战以及帝国内部各板块离心力过大等问题,功败垂成。不过,在此后的百余年间,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相互吸收、交流和影响,在波斯人离岸平衡希腊城邦关系的同时,众多希腊雇佣军亦被帝国内部起义军和平叛军队广泛征用。最终位于两者交接之处、兼具了希腊和波斯不同文明优势的马其顿崛起,并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希腊半岛以及波斯故地。马其顿的这次征伐,因其统领是亚历山大大帝,故而又被称作“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所建立的庞大疆域并未持续太久,它面临与波斯帝国相同的窘境——帝国内部各地缘板块之间差异明显、离心力巨大。最终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去世,人死地分,偌大的疆域被其部将瓜分殆尽。这其中伊朗高原板块落入了一位名叫塞琉古的将领手中,史称“塞琉古王朝”。虽然占据着与波斯帝国大致相同的地缘范围(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及安纳托利亚高原),但由于希腊世界内部继业者(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互相竞争的承继人)战争的持续,塞琉古王朝的战略重心不可避免被放置在了西方,如此一来就导致大夏(帕米尔高原西麓)、帕提亚(里海东岸)等帝国东部区域相继分离出去。不久,整个伊朗高原都被帕提亚人所占据,安息帝国(帕提亚帝国)由此取代了塞琉古王朝,成为伊朗高原的控制者。不过,虽然帕提亚人曾作为波斯帝国军队中的游骑兵存在,并与波斯人同源(均为中亚古印欧人分支),但却并未获得伊朗高原地方豪强的绝对认可,地方豪族势力在安息帝国中的影响始终强大。
公元224年,伴随着罗马帝国对安息帝国都城泰西封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屡屡攻占,安息最终覆灭。颠覆它的是帝国曾经一个地方总督的儿子(或孙子)阿尔达希尔一世。作为波斯帝国的后裔,阿尔达希尔一世经过了两年的征战,最终杀死了安息君主、建立了萨珊王朝。萨珊王朝因为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诩,故而又被称作波斯第二帝国或萨珊波斯。更为有趣的是,阿尔达希尔的崛起之地,恰恰位于埃兰故地周边,也就是当年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的祖地。如果我们手边有一副西亚地形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埃兰故地不仅拥有十分充沛的降水和肥沃的土地,同时也是伊朗高原进入两河流域的一条通道,具有高屋建瓴之势。不过也正因如此,伊朗高原上势力都会自然而然地将两河流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而这恰恰是它们与地中海文明发生碰撞的导火索。
中世纪波斯的乱世迷途罗马人曾围绕叙利亚以及两河流域同帕提亚人展开激烈交锋,这种争夺甚至可以追溯至希腊人与波斯人的角斗,并一直延续到了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时期。也正是这种源于地缘板块的死结,导致拜占庭和萨珊王朝经过了数十年的鏖战,两败俱伤。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伴随着阿拉伯人的崛起,伊朗高原的主人之位再度轮替。在经过了正统哈里发时代、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等阿拉伯人时期以后,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失去陆路贸易纽带的帝国再度陷于地缘分崩、诸侯割据的局面。在此期间,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齐亚尔王朝、阿拉菲德王朝、白益王朝、加兹尼王朝、古尔王朝、塞尔柱王朝、花拉子模王朝等大小政权先后涌现。随着西突厥族群的大肆涌入,突厥文化与波斯文化之间不断交汇融合、相互影响,并为伊朗文明增添了新的厚度。
在中世纪前期,伴随着伊朗高原众多王朝的出现,整个西亚逐渐形成了波斯人主政、突厥人掌兵、阿拉伯人念经的独特现象。不过伴随着塞尔柱帝国的壮大,这种现象开始被打破,及至蒙古人西征,伊朗高原的主人再度更迭。由于蒙古人是出身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故而每当他们征服一地并开始定居时,就不可避免被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去了。在旭烈兀的率领下,蒙古军队的铁蹄征服了整个西亚,此后正式建立伊尔汗国,并于1295年皈依伊斯兰教。伊尔汗国崩溃以后,突厥人(帖木儿帝国)、土库曼人(黑羊王朝、白羊王朝)都曾短暂成为伊朗高原的霸主,但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小国林立的分裂状态,直至萨法维王朝(又称萨菲王朝、萨菲波斯)建立。
近代波斯的探索之路萨法维王朝是在奥斯曼帝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建立的,当时奥斯曼人占领了整个安那托利亚高原,并企图通过镇压什叶派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大量被奥斯曼残害或敌视的什叶派势力(包括阿塞拜疆、东安那托利亚的土库曼民兵和萨法维教团)占据了白羊王朝的领地,并逐渐发展壮大。彼时,盘踞在伊朗高原东半部(即阿富汗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正是日后称霸南亚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被夹于奥斯曼与莫卧儿两大帝国之间,其中艰辛可想而知。然而最终覆灭萨法维王朝的却并不是它们,而是位于呼罗珊地区(伊朗高原北部)的土库曼阿夫沙尔部落。
事实上,如果仅从阿夫沙尔王朝征伐伊朗高原的路径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它与当年帕提亚人进攻塞琉古王朝的线路如出一辙。不过阿夫沙尔王朝的时代并未持续太久,由于对什叶派的不友好政策,它很快就被赞德王朝重新排挤回了中亚地区。最终统一伊朗高原的是活跃于西北山区盆地和里海南岸(与米底人起源之地吻合)的恺加部落,他们先后覆灭了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并于1796年正式建立了恺加王朝。恺加王朝时期的地缘环境堪称历代伊朗高原政权之中最差的,这是因为虽然西侧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但其他方向却大多被英国和俄国控制或蚕食。纵观整个19世纪,正是大英帝国如日中天,英俄两大列强在整个亚欧大陆展开“大博弈”的时代。恺加王朝因其地缘位置的枢纽特征,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双重压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内外交困的恺加王朝发生军事政变,巴列维王朝取代它成为新的伊朗王朝。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东的利益,英国对巴列维王朝采取了扶持态度,二战之后美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不过巴列维王朝的恐怖高压政策招致各方势力的反弹,最终1979年大规模群众运动爆发,巴列维王朝倒台,伊斯兰共和国时代开始。
综上所述,伊朗高原因其地理特征和地缘结构,在古典文明时期成为联结中亚、印度河流域以及两河流域的枢纽,并凭借对两河沃土高屋建瓴的优势,屡屡建立起疆域庞大的帝国。然而鉴于其板块区域内降水量的缺乏,农耕区域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南部沿海平原等特点,帝国凝聚力不足。中世纪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曾经为何维护商贸稳定而结成的跨板块利益共同体也随之崩溃。自此以后,伊朗高原很难再出现一个长期稳定的庞大帝国。步入近代以后,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深入、工业技术的进步,伊朗高原也被纳入到全球秩序的结构体系当中,其地缘优势大为削弱。时至今日,伊朗高原所聚集的地缘优势再也不能重现昔日的荣光了,但却依旧可以维持地区强国的身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