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故里景区介绍(齐风遒劲圣人故里)

管仲故里景区介绍(齐风遒劲圣人故里)(1)

田猎场景

这里齐风就是齐国属地之风,商灭以后姜太公被封在此地。从诗的内容来看,其所涉及地域应该也包括鲁国。因为总是“鲁道有荡”的说着,一定是包括鲁国在内,况且诗经三百篇里也没有鲁风,就权当在这里了吧。这样来说也包括孔子故里了,只不过在孔圣人的时代,国风早已写成,否则也不会是圣人来裁诗了。

既然是齐风,总让人不禁联想到五霸之首齐桓公,虽说那已是春秋时代,雄才霸略总是传承而来,也给我们了一些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先要找一首有阳刚之气的诗篇。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还》是一段英雄惺惺相惜的感慨。峱(nao2)山就在齐地,至今依然没有改名。三千年前那段往事的痕迹,早已被现代城市的脚印完全覆盖了。别说打猎了,就连马车或许都见不到了。不管怎样我还是有心前往临淄,亲身踏足在那块土地上,去感受那些驾驭风驰电掣战车武士风采的气场。

我们已经知道了峱是一座山。还有就是三个形容武士的关键词:“还、茂、昌”。

还—敏捷之貌;茂—原本是形容草木盛,这里转义为田猎技巧;昌—相貌英俊。

这是诗人眼里的武士,由于是对夸,擦肩而过的武士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敬仰。

同样还以三个字:“儇、好、臧”。仅从此三个字来看诗人应该没有参与田猎,而只是前来观看,或许是士大夫阶层。这个“儇”字所说也是灵敏之意,但是偏于聪敏,“好”是范范不易定性,但是“臧”是善的意思,通常不用在武夫身上。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并驱从两肩兮”,这里并驱,我觉得不是在说两位武士并驱,而是在描述田猎武士与野兽并驱,这也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我上面的推论。

但如果把这一句解释为:两人并驾齐驱追(从)野兽,那么我的解释就不成立了,也就是说,诗中是就是两位武士互夸,这个我觉得不太合情理。通常夸赞都发生在不太同处的人之间。两位朝夕相处的袍泽兄弟,哪里来那么多客套话。

另外就是背景参照物了,为了衬托武士的英武,用了“肩、牡、狼”三种兽,“肩”是指三岁的野兽,即成年兽。“牡”这里不仅是公兽的意思,还有高大健硕的意思。最后用一“狼”字收官,用意可想而知。所捕野兽除了普通兽之外,还有凶猛的豺狼。武士的英武形象跃然纸上。

而武士在追击野兽的过程中也不忘了向士大夫致意示好,或许面对的根本就是齐侯本尊。那也就难怪了,溢美之词毫不吝啬。

接下来就请您静心重读一下这俩段古人留下来的打猎纪实篇吧。

管仲故里景区介绍(齐风遒劲圣人故里)(2)

说到田猎,商周时期,田猎已成为王侯每年例行的大事件,郑风中《大叔于田》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余觉此事甚大:一则保持军力强盛,常备不懈,没有战事的年代总不能去挑衅他国吧,二来可以有效震慑敌国,联络友邦。此乃一举多得。我们刚刚看过了田猎全景,现在让我们在通过分镜头看一看田猎的细微之处。《卢令令》是一首夸赞猎犬及猎人风貌的小诗,就其风格而言,极为古朴,应该就是流传在民间的歌谣。

这诗的本意是夸赞武士不但仪表堂堂:“美且仁”,智勇双全:“美且鬈、美且偲”

余以为诗虽简短,但是思路可不一般。诗人以卢—黑色猎犬起兴,应该有它的用意。

管仲故里景区介绍(齐风遒劲圣人故里)(3)

管仲故里景区介绍(齐风遒劲圣人故里)(4)

“卢”即黑色的猎犬。《战国策》:“韩国卢,天下之俊犬也!” 古有“韩卢宋鹊”之说,由于古时并不是模块化地描述野兽,黑犬听上去像另一种与犬无关野兽。对于狗来说更加麻烦,连个犬尤旁都没有。就像宋国的“鹊”,您能从字面上看出他是名犬的名字吗。我查了一下,宋鹊是黑白花的狗,可能就是因为喜鹊也是黑白相间,所以这狗才得了这名字。

卢令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第一段只是听到令令,应该是武士距离诗人较远,所以只闻其声,看不清其形,当然武士也就是一个英武的身型罢了。

第二段隐约看到了卢重环,这是武士已经离得比较近了,此时不但是身型,而且看到一勇武的动作:“美且鬈”。鬈的意思是勇壮。

到了第三段终于看清了那重环是一个大环套两支小环:“卢重鋂”。鋂的意思《毛传》有解释:“一环贯二也”。”既然能看清猎犬所配的铁环细节,当然也能看清武士的面容了。此事诗人发现这武士不但英俊、威武,而且脸上还透露出智慧之光:“美且偲”,偲(cai1)的意思是:多才。

《卢令令》与《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一首是以猎物的不断升级来衬托武士的高大。也就是说靠变换参照物来达到渲染的目的。而这一首却是以武士的迫近来逐渐发现其英武背后的智慧。换句话说就是依靠变换距离来加深对武士的认识。这是诗经在作赋时常用的手法。当然还有利用时间推移,季节变化,春华秋实等等类似的递进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