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代的科举制(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从来不乏制度上的创新,但要说对于文人墨客影响最大的政治文化制度,则非科举制度莫属。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制度,长久并且深刻地影响到文人阶级的生活方式、思想面貌以及感情状态。
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在保证“程序正义”方面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政府选拔官吏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人尽其能,但这往往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官员选拔
退而求其次,保证所有人才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政府官员的选拔之中,即“程序正义”,便成为了古代选官制度的最优解。
科举制度表明,考试选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古代中国是由一个个靠家庭宗法制维系的家庭构成的,家长制、重面子、裙带关系都是家庭宗法制的衍生品,这些构成了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景观。在此背景下,如果缺乏公正客观的标准,任何设置巧妙地选举制度都会沦为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工具。
▲宗法制的衍生—祠堂
汉代的察举制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无不由最初的得唯才是举走到最后的权贵把持,最终走向消亡,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察举制的举孝廉
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背景下,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中国人机智的发明了考试,将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制度的纽带。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有着近1300多年的历史。研究唐代的科举制度不仅有利于了解唐王朝人才选拔的深层次内核,更对现如今我国的人才选拔方式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唐代确立科举制度的背景科举制度之前我国社会各阶段的官吏选拔制度各有特色。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大多采用世袭的方式进行传承,即所谓的世卿世禄制,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崛起,迫切的需要在政治上取得相应的地位,各国开始进行变法以富国强兵,这一时期军功爵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军功爵制
西汉时期儒学兴盛,到汉武帝时期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极为重视道德修养,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为察举制,通过各郡县举孝廉来选拔官吏。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但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封闭,由权贵把持,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荒唐局面。
▲九品中正制
隋朝初期,继续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但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弊端太多,很快被废除。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官员的选拔不再受门第的限制,选官的权力也进一步收归中央政府。此外,隋朝设有一些相对的稳定的选举科目,如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旧唐书·薛登传》中记载:“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但是由于隋王朝的短命,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唐朝。
▲选官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的产生以及不断完善,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维护统治的需要。隋唐以前战乱频发,中央政府对于各地的统治微弱,世家大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选官用人的权力也集中在世家大族的手中,很影响中央王朝的统治,隋唐王朝在统治后,采取自上而下的科举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2)庶族地主的崛起。隋唐时期的社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日益上升,但是其政治地位却没有提高,原来的选官制度不能符合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所以必须得到改变,这一时期科举制度便应时而生。
(三)社会发展的趋势,隋唐时期统治疆域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反过来要求统治集团提高统治能力,因此隋唐将人才选拔作为国家大事重视起来。
▲唐朝统治疆域扩大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唐代初期,唐代中期以及唐代后期。
▲唐代科举的发展过程
唐代初期
高祖即位之初,由于战乱尚未结束,国家尚未统一,并不太重视科举,但仍有相关举措。武德四年,高祖下诏:
“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者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次年,高祖又下诏:
“广大寒士,苛有才艺,所贵适时,洁己登期,无嫌自进。宣令京官以来及诸州总管、刺史各举一人,其有志行可录,才用未审,亦听自举。”
这表明了在唐朝初期,普通读书人便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考试,从制度上超越了门阀阶层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由随物入贡到自愿进京赶考,表明了唐朝统治集团对于科举制度的逐渐重视。
▲学子进京赶考
唐高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更加重视以文选拔人才的方针,将科举考试作为安国兴邦的国策。这个时期,李世民主要是对科举制度进行发展。首先强调科举制度的作用,即打击门阀势力,扩充官员人才队伍。其次,注重实用,摒弃华丽的文章辞藻,贞观二年下令增设“读经史一部”的考试内容。再次,除常科以外再设立制科,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开设来选拔人才。最后,将科举与做官直接联系起来,无论是常科还是制科,都会安排官位。
▲李世民画像
唐代中期高宗继承父业,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但是并无明显的突破,但是在当时,科举的制度地位已经非常之高了,名相薛元超就以不是进士出身而当做平生一大憾事。
武则天登基后,由于法统的不正当以及与传统观念的背离,迫切需要庶族的支持,因此更加注重通过科举来扩大自己的人才队伍,培植亲信。她的主要举措有:其一,提高科举地位;其二,开创殿试,借科举扩大对于新兴士子的影响;其三,增设武举,扩大了科举的范围。
▲武则天与武举
玄宗时期,注重科举制度的建设以及人才的选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扩大人才队伍的来源,使得平民有更多机会进入科举考试的条件成熟,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一时期,学子取得功名后需要通过吏部对行政能力的进一步考察,方可授予官职,同时科举士子在这一时期逐渐的开始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更多人被破格重用。
▲开元盛世
唐代后期在这一时期,科举不再作为直接授予官职的标准,而是成为一种学问的名誉制度。唐玄宗后期,科举归礼部管辖,使得科举由用人制度向学问评选转变,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李林甫当政后,采取“用循资格”实现官员的上升,官员靠年龄和资历实现升迁,科举与行政开始分离。
▲礼部
玄宗之后,肃宗、代宗忙于平定乱局,无暇顾及科举的发展。后来,大唐困顿于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政府控制能力减弱,无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科举,科举考试逐渐沦为党争的工具。
唐代科举制度的概况特征
(1)虽然说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原来察举制的痕迹,如辟举以及荐举的存在。
(2)身份地位依然在科举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虽然唐代科举扩宽可选拔人才的范围,寒门子弟有机会通过科举收入仕途,但是流外入流以及杂色入流等靠入仕的方式依然存在。此外,门荫入仕也显示了身份地位的强大影响。
(3)科举制度选拔的标准不断变化。比如太宗时期注重实用,便着重考察考生的行政才能。玄宗时期文化繁荣,他本人又极为喜欢文章,对于学子的文章能力要求较高。由于科举与政治相挂钩,因此无论采取哪种考察方式都不会十全十美,选拔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变化。
主要内容
唐代科举主要分为常科以及制举,制举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常举是按照制度举行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初期,秀才科才是最高科,而非人们认为的进士科!《唐六典》对此有着清晰的记载:
▲唐科举考试常设科目
谓秀才上上等正八品上,巳下递降一等,至中上等从八品下。明经降秀才三等。进士、明法甲等从九品上,乙等降一等。
可见明经叙阶一般为九品上,进士则为九品下,秀才则在明经以及进士之上,不过秀才科设置时间不长,永徽初就废止了。进士科一开始地位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地位逐步提高,后来成为科举制的主要考试科目。
▲科举考场
明经科的难度降低后,主要为儒家经典的背诵,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考策论以及诗词歌赋,并且要求文理兼长,对考生的要求较高,难度很高。《全唐诗》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言其艰难也。
在唐代科举的道路上,大多数往往不是考中的人,而是考场失利的人。据《通典•选举》中记载:“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故没齿不登科者甚众”,但这仅仅还是平均水平而言,进士的录取难度更大!
据《文献通考》中唐登科人数统计计算,从贞观六年到十四年的九年间,平均每年仅仅录取29人!不要以为古代考科举很容易,有的人可能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有进京参加考试的资格,有了考试资格,录取率也是相当的低。
▲科举放榜
制举和常举不同,常举的科目和制度已经由礼部和吏部做了规定,但制举却是由皇帝临时颁布命令进行。仪风元年后,随着制举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
制举制度的完备,表明通过特别考试选拔卓越的人才,成为了封建王朝扩大人才来源的一部分。此外,制举的进行往往和政治形势息息相关,取决于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唐代科举制在今天看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流动,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科举选拔的官吏
这表明科举制度在当时对于统治者扩大人才来源,巩固统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唐代科举制扩宽了选官的范围,削平了入仕的门槛,给寒门子弟提供了合理的上升渠道,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央政府将选官的范围由地方集中到了中央,有利于适应封建社会强化中央集权的的需求,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寒门子弟入仕
此外,唐代科举制度将科举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并将考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徇私舞弊的发生。科举取仕为政府行政部门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便于对官僚机构的管理。
再者,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上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促进了教育的兴盛。儒家借助科举制推行到社会层面,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尊师重教的风气
但是,反事有利有弊,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就是选拔方式的固化。选拔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了考生自我创造力的发展,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维,不利于社会创新意识的形成。
其次,唐代科举考试之前有“行卷”的传统,为的是让考官对于考生进行充分的认识,做出客观的评价。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反倒成为了某些人作弊的工具,因此唐代科举考试的流程有其弊端。
▲唐代科举
观点国家之兴亡,在于吏治;吏治之得失,唯在用人。科举制度的诞生,打破了上层社会对于权力的垄断,有利于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的开放。历代科举为中国培育、发掘了大量的人才,虽然说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都绝非等闲之辈,后来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良将,进士出身的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有利于上层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官员素质。
▲科举选拔的精英
最重要的是,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村村有私塾,处处有书院,中国的文风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参加科举的多数人成为基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促进当地的教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思想上的向心力。
▲古代私塾
古往今来,中国不乏具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社会危亡的时候勇于挺身而出,做社会的良心,为中华民族的稳定以及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唐六典》张说、张九龄
《文献统考》马端临
《科举史话》王道成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中国科举制度史》李新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