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架构与安卓的区别(一文看懂鸿蒙和安卓的区别)
在9月10日一年一度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首次发布了鸿蒙OS2.0系统。华为给予这套系统的定义是“首个真正为全场景时代打造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其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协同多个智能终端,共同完成单个终端难以完成的任务。华为在发布会上还表示鸿蒙OS将从明年起陆续推送到手机,届时我们将切身体会到这套完全国产系统带来的便利。
鸿蒙系统的5大技术
其实自从华为向外界推出鸿蒙1.0来,质疑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甚至有技术大能,解码了在华为电视上的鸿蒙底层,发现与安卓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开始怀疑,鸿蒙是不是华为放出的烟雾弹,事实上还是安卓。安卓系统如今已经进入了第11代版本,历经十余年时间,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而作为新生系统的鸿蒙,走了和安卓完全不同的道路。虽然都属于操作系统范畴,鸿蒙属于分布式,而安卓是集中式,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差别。
安卓开发者谷歌和华为
安卓和鸿蒙都是基于开源代码Linux进行开发的,在底层上确实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应用上可以说截然不同。安卓的集中式系统一般只能单独应用于一个终端上,而鸿蒙却能够在多个终端同时运行一个系统。这就意味着开发者不需要像安卓那样为平板、手机、车机都去开发对应版本的APP,在鸿蒙上只需要开发一种就能分发到所有的应用场景中。这对于所有开发者来说无疑减轻了研发负担,也减少了公司成本。
在鸿蒙OS出现之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分布式技术,但大多属于云端分布式技术,例如:云电脑和云手机。这类技术依托于网络,容易受到干扰导致延迟。而华为用的是终端分布式技术,这是基于华为长时间在5G、蓝牙、WI-FI等方面耕耘的结果,其拥有几大安卓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低延时和跨设备数据管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鸿蒙OS对整个软件底层进行系统层面的优化,并提出了“分布式软总线”的概念。它能够在多个设备之间构建一条互联互通的数据通道,从而进行多终端的协同运作。这个应用场景在视频课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得到,能够帮助学生与教师同步进度,真正实现5G课堂。
拥有了低延时的优势,就能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文件存取、搜索。例如可以在手机端之间搜索电脑端的文件,也可以在车机上发送手机文件,实现多设备间的无缝连接。根据专业测试数据显示,鸿蒙OS在远程读写性能、检索能力等多个方面都优于同类产品,真正为万物互联时代打下基础。
低延时带来的有效远程课堂互动
安全性能更高,竞争性更强在目前以手机为核心的终端时代中,经常会面临不同网络环境下带来的安全挑战。鸿蒙OS能够面对潜在的外部攻击提前设置防火墙,对于内部攻击更有检测已知威胁和“AI检测未知威胁”的能力。
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安全三大块的合力运作,鸿蒙能够发挥出的实力可见一斑。在中美科技对峙的如今,华为被誉为国产系统反抗的第一枪。但鸿蒙并没有选择与安卓正面对抗,更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从未来物联网的方向入手,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给予用户更多的直观感受,提升竞争力。
鸿蒙系统的诞生注定是充满争议的过程,但正是有这项质疑才能帮助华为更快的进行升级换代。国产系统的未来依靠华为一家设备商是不够的,更需要所有开发者的联合。正如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说的那句话;“没有人可以熄灭满天的星光。”美国也不行。
我是木铎君,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优质内容的最大动力。
图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