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苏区专项资格的考生如何报志愿(李老师教你填志愿第4篇)
我是李老师,山东省教育厅高考政策宣讲团专家成员,长期关注高考与教育相关内容,不一样的观点,源自李老师对高考政策的深刻领会与把握!本文章如有帮助,敬请关注、评论、转发、收藏,谢谢您的信任和支持!
在查阅招生计划或院校招生简章时,会发现有的学校招生专业计划中,有这么一句话“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高校招生计划中,“仅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如何理解?
这要从高考志愿的专业是否服从调剂谈起。
院校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过程高考志愿填报,除新高考采用“专业(类) 学校”的填报方式外,其他平行志愿或等次志愿都是采用“院校 专业”的志愿模式,即一个志愿单位是一个学校 若干专业,比如2019年山东考生,实行院校平行志愿,每个考生报考最多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里又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考生小明的第一个院校志愿是山东大学,他在山东大学里面又可以依次报考如下专业:1.化学类;2.物理类;3.自动化;4.地理信息系统;5.经济学;6.无。是否服从调剂,可以填写服从也可以不服从(当然,采用院校平行志愿的,要谨慎填写不服从)。
院校平行志愿,考生被投档到高校后,并不意味着录取。院校招生部门,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考生成绩(包括总分、排名、单科等)及其他因素,依照本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专业级差、分数优先、志愿优先等),把考生分到各个专业(类),才算录取。
并不是所有被投档的考生,都被录取。
考生不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的招生条件(体检、单科等)时,会直接被退档;
考生符合招生简章所规定的所有招生条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符合录取条件时,如果服从调剂,则被调剂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则退档处理!
是否服从调剂,是本轮投档中退档风险的主要因素
是否服从调剂,是平行志愿填写中“专业优先”与“院校优先”原则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上述我们对于院校平行志愿的录取分析,在院校若干专业的录取时,如果选择服从调剂,则一定会存在被调剂至不喜欢的专业的风险,如果选择不服从调剂,则会存在本轮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在实行批次合并的平行志愿录取中,由于只有一次集中投档机会,被退档后,只能参加征集志愿,而征集志愿的数量极其有限,因此,退档带来的风险就是落榜。
基于退档风险的考虑,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就要选择服从调剂,但服从调剂,就会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为了确保被录取到喜欢的专业,我们在平行志愿的每一个院校志愿,都尽量考虑该学校在本省市录取的所有专业是否都符合考生的意愿,并且,留有一定分数空间,尽量不调剂。
专业优先?院校优先?这是有专业调剂志愿无法调和的矛盾
专业调剂时,有一定的调剂范围,“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的专业,不报考不调剂调剂志愿时,不是随便在本校所有专业中进行调剂的。
比如一个大学既有普通收费的普通文理专业,又有条件艰苦的特殊专业(如航海技术等),还有高收费的中外合作专业,以及校企合作专业等等。
那么,考生在填报普通文理专业志愿时,如果服从调剂,会不会被调剂到高收费的中外合作专业?会不会被调剂到条件比较艰苦的特殊专业?这是考生在填写是否服从调剂时,比较担心的问题。
“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有这句话或类似“本专业为专业志愿”等说明时,该专业如果考生不报考,则不调剂,也就是说,考生不喜欢的专业,如果标注有上述“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专业志愿”等类似说明时,考生只要不填报,就不会被调剂到这类专业。
对于高收费的中外合作专业,如无特殊说明,则一般是不报考不调剂,考生尽可放心!
调剂的范围:该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所在考生类别所有招生专业(除高收费中外合作专业和标注有类似“仅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的专业)。
山东新高考普通批次采取“专业(类) 院校”的专业平行志愿,没有了调剂志愿,但在提前批次中,仍有调剂志愿,考生对于此类专业,可酌情处理。尽管新高考普通批次实行“专业(类) 院校”的专业平行志愿,没有了调剂志愿,但在提前批次中,仍采取院校志愿,考生填报一个院校志愿,若干专业志愿,这些专业志愿的录取,也必须注明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对于提前批中的专业调剂志愿,仍遵循上述调剂原则,对于不服从调剂的,不做任何调剂,对于服从调剂的,院校招生计划中说明的类似“仅录取专业志愿考生”的专业,不报考,不调剂。
提前批滑档或退档,仍可以正常参加普通批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因此,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综上,类似“仅录取仅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的专业,是对进档考生专业调剂录取时,不列入调剂范围的专业,亲爱的考生和家长,您明白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