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手术150年发展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拇外翻的)

拇外翻,也叫"大脚骨",医学上是指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跖趾关节脱位,趾跖骨夹角超过生理角度15度,即诊断为病理性拇外翻,是目前常见的足病之一,其结构复杂多样,常伴有拇囊炎、胼胝跖痛及锤状趾的发生,是一种复合型足部畸形

拇外翻手术150年发展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拇外翻的)(1)

【拇外翻的发生与发展】

拇外翻的发生原因多见于遗传,其次是穿高跟鞋、挤脚鞋导致,也有疾病、外伤、医源性等原因导致。其中遗传占比80%以上,但并非所有都是直接遗传,也有些隔代遗传。高跟鞋鞋头尖而窄,易导致足趾变形,形成拇外翻,并常伴有杵状趾、锤状趾的足趾畸形。但并非穿高跟鞋就一定患上拇外翻,往往是遗传拇外翻,自己却不知道,穿高跟鞋,加重了拇外翻的发展。

说到拇外翻的发展,就要从足底力量分布说起。我们足底有三个受力点,分别在大拇趾处、小脚趾处和脚跟处,用于均匀分布身体压力。当拇外翻发生后,拇趾趾骨和第一跖骨偏斜,关节脱位,导致拇趾处受力点向二三趾偏移,易形成足底脚垫、扁平足。时间越长,骨突越大,穿鞋越难穿,骨突摩擦易红肿,形成拇囊炎,产生疼痛,影响走路与生活。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就有拇外翻一旦发生,只会越来越重之说。

拇外翻手术150年发展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拇外翻的)(2)

【拇外翻的危害】

随着时间推移,足弓塌陷严重,反作用力传导给膝、髋、腰等身体各个部位,易造成膝内扣和膝、髋、腰等关节的疼痛。很多中老年的腰腿痛问题可能不是腰腿的问题,而是拇外翻导致。也有些患者,由于拇外翻导致了足内翻、足外翻、X型腿、O型腿等腿部畸形问题,可见拇外翻的危害不可低估。

拇外翻手术150年发展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拇外翻的)(3)

【拇外翻严重程度的分型】

拇外翻是一种比较折磨人的足部畸形,从轻度到重度一般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很多轻度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拇外翻,当发现时已是中度或是重度,已伴有并发症,身体其他关节已经出现异常了。这时候虽能治疗,但对身体的影响已无法避免。因此了解拇外翻的分型至关重要。

从外观上按角度划分,跖趾骨偏斜、脱位形成的夹角大于15度,小于30度的,属于轻度范围;30度~40度一般属于中度;40度以上就属于重度了;更有患者趾跖骨夹角超过了50度、60度,还伴有足趾畸形、胼胝、疼痛等,那就属于超重度了。当然这只是按角度大概分类,详细的分型是非常完善的。

拇外翻手术150年发展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拇外翻的)(4)

就是以疼痛与是否合并骨关节炎为判断标准。一些拇外翻患者,趾跖骨夹角不是很重,但很疼,这就不属于轻度了。再根据X光片、智能足部动静态分析,综合判断其严重程度。也有些拇外翻患者外观看角度是轻、中度,但它合并骨关节炎,关节灵活性降低,这种情况,也要划分为重度拇外翻。

所以拇外翻的严重与否并非只看外观而定,还是要到专业足科医院让医生看诊而定。

【发生拇外翻后该如何正确矫正】

如发现自己有拇外翻了,先不要着急,也不要盲目用拇外翻矫正器去矫正,由于拇外翻复杂多样,矫正器只能外力缓解,无法彻底治疗拇外翻。因此,如果拇外翻程度较轻,或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或是暂时无法手术的患者,可考虑用矫正器缓解拇外翻的发展。但要想彻底治疗,还是要手术矫正。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发现足部有些异常,尽早到专业足科进行足底压力分析、步态分析等专业足检测和X光片,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诊治,早日康复。

拇外翻手术150年发展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拇外翻的)(5)

【治疗拇外翻会复发吗?影响运动吗?】

传统大切口和普通微创治疗拇外翻,由于骨具粗糙,对骨骼、组织损伤大,削骨量大,术后骨骼变细,承重差,术后可能会造成拇趾关节灵活度降低,影响跳舞等大幅度运动,甚至复发。

专利5D微孔弧技术,专利仪器,将损伤降到很低,加上独特技术和双固定技术,术后即走,恢复很快,且是全足矫正,归位足底受力点,恢复生物力平衡。很多运动员、舞蹈演员都来做,目前还没有出现影响运动和复发的患者。

关于拇外翻给大家讲了很多,如有更多拇外翻的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拇外翻##大脚骨##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