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都不是传统的情人节(真的不是情人节啊)

明天就是七夕节咯,

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要去约会,吃美食吗?

但是,七夕节并不是情人节,

你不知道吧.....

......

.....

.......

来来来...

小编告诉你!

七夕节对于年轻的一代人心中肯定都不陌生。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节日被称为:

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都不是传统的情人节(真的不是情人节啊)(1)

近年来商家炒作,媒体不给大众正确的导向,让公众都认为七夕是情人节,怎么辩都辩不过来。

要说中国的情人节,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这一天,男男女女,借观花灯之名,会中情之人 。七夕绝对不不应该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都不是传统的情人节(真的不是情人节啊)(2)

七夕节起源于汉朝, 据《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将《诗经·大东》篇中的“女郎”和“织女”这两颗星赋予了凄美故事的色彩。此后,女郎织女的故事慢慢融入到了这个节日中。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七夕也从来都不是情人节,而是姑娘们开始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

在中国古代,七夕与爱情完全无关,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乞巧节,顾名思义就是乞求心灵手巧。这一天,未出嫁的少女都会成群结队的游玩,互相比一比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艺品,并祈求永远心灵手巧。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祖咏还有这样一首《七夕》诗:“ 闺女求天女, 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 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 明旦试相看。”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春节。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乞巧市顾名思义是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

七夕在闽南一带,还有一个意义,说是七娘妈的生日。把七位仙女作为幼童的保护者,谓之拜七娘妈。新生儿叫新契,到了成年,叫和七娘妈解契,出花园。有这两种年龄阶段的人家都要特别隆重庆祝七夕节。要陈设小楼阁,家具,衣物,脂粉,花朵作为供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的七夕节也不断发展演变增添新的内容。但唯一不变的是,从来都不是情人节,都是姑娘们在乞求心灵手巧的节日。

七夕都不是传统的情人节(真的不是情人节啊)(3)

文革时期,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都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在那十年中,除了春节与清明节以外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承袭上千年乞巧活动也被中断。

文革结束后,传统节日开始回归大众视野。只是,经过的10年浩劫的侵袭,再难重拾旧日的风致。

再加上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物质的横流,传统的过节方式,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连原本的内涵被扭曲与误读

七夕不是情人节哦,

现在知道了吧?

小编有话说:

对于中国情人节,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个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即正月十五);二是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相比之下,这个更为准确;三是近年来兴起的七夕节(即乞巧节,七月初七)。上元节做为中国情人节的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

七夕都不是传统的情人节(真的不是情人节啊)(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