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城--维滕贝格

今天是周末,我们决定外出"充电",目的地是路德城。路德城,又叫维滕贝格(德语全名:Lutherstadt Wittenberg),它是德国著名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提出《 九十五条论纲 》从而与教廷决裂的地方。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

维滕贝格市中心(Lutherstadt Wittenberg)

我们冒雨寻找著名的城堡教堂

刚刚抵达维滕贝格市,大雨就尾随而至,我们赶忙到一个酒馆门前的阳伞下躲避。

雨中观察这个城市以及来来往往度周末的人群,也不失是一种生活体验。

出着太阳下雨,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2)

出着太阳下雨,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

十几分钟后雨停,我们赶紧行动,沿主街行进,边走边看。

谁知,不一会儿,大雨再次光顾,我们就近进入一家鞋店,闲转中等待雨停。

这次不再灵验,半个小时过去了,仍无停歇迹象,我们的时间有限,于是便索性来个"雨中行"。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3)

我们的时间有限,于是索性来个"雨中行"

来到这条街的尽头,终于看清了著名的城堡教堂(Schlosskirche)的全貌。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4)

来到街尽头,终于看清了城堡教堂的全貌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的《 九十五条论纲 》就贴在这座教堂的大门上。如今,《 九十五条论纲 》已永久镌刻在铜板门上,成为这座城市最为深刻的记忆。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5)

城堡教堂的大门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6)

《 九十五条论纲 》已经永久镌刻在这扇铜板门上

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嗬,里边有不少游客,还有导游在讲解呢。我们把教堂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希望能走得离历史更近一些,更多地感受风云的变幻。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7)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 -1546)

马丁·路德,生于德国中部的艾斯勒本(全称为Lutherstadt Eisleben) ,他的父亲一心希望儿子长大能当个律师。

路德19岁入读德国埃尔富特大学。起先,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学习法律,不过,他没有按部就班地完成法学学业,而是中途转学了神学、逻辑、修辞学及形而上学等学科,其性格的叛逆性由此可见一斑。

1511年,28岁的马丁·路德来到维滕贝格市,在这里获颁神学博士并在此任教。在教授神学期间,他读到保罗写的罗马书,受到启发,觉得信徒可以“因信称义”而不必受教会的各种束缚,从而开始质疑教会对圣经的所谓权威性解读。

1517年,也就是34岁那年,他提出了《 九十五条论纲 》,该论纲用拉丁文写成,贴在了维滕贝格教堂的大门上。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8)

马丁·路德张贴《 九十五条论纲 》的场景

论纲强烈批评教会出售赎罪券等腐败行为,引起极大反响,当然也给他惹来麻烦。

出售赎罪券是当时教会的一大敛财方式,这种方式宣称:人不论犯了什么罪,哪怕是抢劫或杀人,只要买了赎罪券,就可得到上帝的开恩和赦免,即使是已经去世的人,只要有人帮他们购买赎罪券,他们的灵魂也会被从地狱中拯救出来,即所谓的“钱币叮当一声响,灵魂里刻出炼狱”。

马丁·路德认为,按照“因信称义”的道理,信徒可以因为对上帝的信仰而免罪和得救从而成为正义之人,就是说,信徒能否得到上帝的恩典,并不取决于购买赎罪券,除《圣经》之外,信徒不必听从别的什么清规戒律。

他在论纲中写到,应当训示教徒,把多余的钱拿来救济穷人,教徒见到穷人弃之不顾,却拿钱来买什么赎罪券,这违背了《圣经》的教义,换来的不会是上帝的恩典而只能是上帝的惩罚。

在赎罪券问题上的立场,集中反映了路德与教廷在神学观方面的分歧。

只因马丁·路德的《 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的序幕就此拉开。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基督教新教诞生,它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不过,在中国,“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民间称为耶稣教。

路德的宗教改革,引发了全欧洲的宗教战争,尤为著名的是德国三十年战争 ( 1618 —1648 ),不过,这一改革的最大成果是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新教伦理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成长。

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1864-1920)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新教伦理的影响与作用有着精辟的分析和论述。

由于批评天主教会和倡导宗教改革,路德被教皇逐出教会并被判有罪,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萨克森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保护了他,把他秘密隐藏在瓦尔特堡(Wartburg)保护了起来。

令人惊叹的是,就在这座城堡中,马丁·路德没有停息奋斗的步伐,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把希腊语的《 圣经 》翻译成了德文,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他翻译《圣经》的平实而优美的文字,对德国语言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9)

路德隐身并翻译《圣经》的瓦尔特堡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 》畅销书中写到,路德“”最伟大的功绩之一,是把《圣经》译成德文,使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不依赖教会或者神父,直接阅读该书”。

维滕贝格市有路德的故居,现在是路德博物馆

尽管马丁·路德的出生地和去世地都不在维滕贝格市,但这里的路德故居却非常有名,它同时是路德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包括路德翻译《圣经》的手稿。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0)

路德故居外景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1)

博物馆珍藏的路德翻译《圣经》的手稿

1546年,路德在他的出生地艾斯勒本病逝,享年63岁。去世后,路德被葬在维滕贝格的这座城堡教堂中,每当人们走过这里,总会忍不住回头张望。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2)

路德长眠于此

此后,我们还参观了圣玛丽亚教堂,这是路德离开瓦尔特堡,重回维滕贝格后的祈祷地。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3)

圣玛丽亚教堂内景

维滕贝格城中留有欧洲古老大学的印记

天不早了,但城中还有一个地方值得去,那就是维滕贝格大学创办的地方。

我们到了那里,看见了一个小广场和一栋老建筑。建筑物的铭牌上写道:维滕贝格大学1502年创办,1817年合并到了另一个城市的哈勒大学。

这里只留下原来的校舍供人凭吊。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4)

维滕贝格大学旧址

合并后的哈勒大学,正式冠名为马丁·路德-哈勒维滕贝格大学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5)

位于哈勒市的马丁路德-哈勒维滕贝格大学

马丁路德残忍的一面 马丁路德你可知其人其事(16)

作者在维滕贝格老校舍前

对了,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举办“最伟大的德国人”评选活动,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仅次于被誉为联邦德国之父的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速联系,以便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