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贵有疑原文(学记注释探疑)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是我国古代一篇教育理论的经典论文,收在《礼记》中。它成文的年代,至迟到汉代也已经定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由于古代书面语言尚简约,加之文字的多义性,有些句子,我们今天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自古及今,给《学记》作注的学者很多,但各家注解颇多分歧。这对继承这份宝贵的教育遗产,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吸取其精华,进而构建我们民族的语文教育学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在文字上首先弄清《学记》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今不揣固陋,仅就《学记》原文的几条注释谈谈我的意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虑"一般注为"谋虑或计划""思虑";"宪"或注为"法",或注为"思"。"发虑宪,求善良",有人理解为"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成法,依靠宗亲贵族中善良的人辅佐治理国家",[1]也有人译为"(执政者为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寻求善政良法"。[2]"謏闻"一般解作"博得(诱致)一些声誉",《说文·言部》:"謏,小也,诱也。""闻"解为"声誉、名声"之义。[1]但"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成法"或"深谋远虑,寻求善政良法"是否为"博得(诱致)声誉"呢?我想不是的。《学记》作者开宗明义,从教育的目的和必要性立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开篇言三事:发虑宪;就贤体远;发展教育。三事可以得到的结果分别是"謏闻"、"动众"、"化民"。言事与结果都是围绕"化民成俗"立说。"就贤(接近贤德之人)体远(体恤关系疏远的人)","足以动众",但是"未足以化民"。"化民成俗"是执政者的目的,然民不能自"化",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发展教育是"化民成俗"的必由之途。如依上述说解,"动"和"化"的对象是"众"和"民",言语对象是同一的,都指百姓,而"謏(诱)"的对象却是"闻",与"众"和"民"不同,脱离了开篇立说的主旨。这样,"发虑宪,求善良"一事就嫌多余了。我以为"虑"通"律",与"宪"同义,都是"法"的意思;"謏"通"晓"。"謏闻"就是"晓闻"。"晓闻"是"使民晓"、"使民闻",与"动众(使众动。众也是民)""化民(使民化)"语言结构一致,言语对象同一。"晓闻"就是"知道"。"发虑宪,求善良"意思是说"颁发律法,希求民众善良",这样做,足以让百姓知道(什么事不能做),但民众的心不会受到感动;"就贤体远",足以使民众的心感动,但是不能"化民成俗";要"化民成俗",必须发展教育。递进说理,意脉贯穿,而又谨严简赅,可见《学记》作者行文的艺术。
二、念终始典于学
有人认为"典"即"经典",全句意思是"要自始至终念念不忘学习先王经典"[2]。.然这个意思应说"学于典",不当是"典于学"。或训"典"为"常","经常"之义。这样解释也有两点不顺:1) 与"终始"义重复;2)"经常"为副词,不能直接与介词"于"接。此"典"当是动词。清刘光蕡注:"典,主也。" [1]我以为最近作者原意。"典"有"主管""执掌"义,如典试;典狱。《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屦典军,搴旗则数矣。""典于学"就是重视学习。这句引文出自《尚书·商书·说命下》,原文是:"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傅说勉励商王修德、师古。"学于古训"就要发展教育,正是《学记》作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之意。
三、敩学半
或训"敩"为"教",如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疏曰:"敩学半者,上敩为教,音效,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教人固然可以益己之学,然《学记》此语引自《尚书·说命下》,原文并无"教人"之意,而是强调"学于古训"。且《尚书》多次用到"教"字,如《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酒诰》:"文王诰教小子"、"其尔典听朕教"、"姑惟教之"、"乃不用我教辞",等等,都写作"教",不作"敩"。何以独这一句用"敩"?而《学记》本文也是强调"学",不是"教"。前面说"人不学,不知道",这里又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阐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勉人要"知学"。不仅学于人者要"知学",教人者也要"知学",旨在一个"知"字。"知"是本段的关键词。《说文·教部》:"敩,觉悟也。""觉悟"就是"觉醒"、"醒悟"、"由迷惑而明白",就是"知"。我以为"惟敩学半",意思是:"知学"是学习成功的一半,即俗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为"知学"是"我要学",不是"要我学",内省的积极性就会变成强大的学习动力。联系上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就更明白。"知不足""知困",贵在这个"知"字。"知"就是"觉悟",即"敩"。这是"进学"的开始,但已是成功之"学半"。这一段讲"学"的重要性,教师、学生,都要"学"。教师的"学"从"知困"开始,学生的"学"从"知不足"起步。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里采用"双起分承"文法,行文艺术性很强。对内容的理解似乎没有分歧,只是有人认为这里的"学"和"教"说的都是老师;一般认为"学"是指学生的学,"教"是指老师的教。我觉得,还是后者的理解比较近理,因为作者在强调"学"的重要性,不专指教师,所有的人都要"学","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是一般道理,不是特指教师。我倒觉得行文的意义承接有点儿龃龉。"知不足"然后能"自强";"知困"然后能"自反"。"自反"与"知困"接,"自强"与"知不足"接,更为合理。原文可能有错简。
五、教学相长
一般理解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教学生,使学生知识"长",学生提问启发教师,使教师见识"长",如子贡、子夏之言诗启发孔子。或以为"教学相长"的原意,"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进修学习相互促进"。[1]这两种理解都把"相"字解释为"互相"义,教师、学生"互相"作用。然在古汉语中"相"并非都是"互相"之义,还有"共同,一起"义,表示动作行为是几个主体共同发出的。如《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刺客列传》:"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这两个例句中的"相"就都是"共同"义。我以为,"教学相长"的"相"也是"共同,一起"的意思。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益知自强不息,勤勉于学,从而使学业长进;教师"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反求诸己,深入研究,从而使学识增益。
六、蛾子时术之
或说"术"通"述",依《说文·辵部》解作"循也。"郑玄注:蛾"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王夫之注:"术,径也。蚁之后行者踵先行者,接迹相继,则径不迷而远可至。"两说虽说均可通,但郑说通假,绕了一个弯,联系上文"此大学之道也",似乎成顺接,而不是引证,"蛾子时术之"之"之"乃成"大学之道",于理不通矣。王说训"术"为"径"较为直接,"术",繁体写作"術",《说文·行部》:"術,邑中道也。"但"后行者踵先行者"云云,也嫌画蛇添足。本段文字讲大学的修业年限和视学制度,即"大学之道",由"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以至"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经过9年,把一个无知蒙童培养成"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之隽才。"蛾子时术之",是类比,人类大学教育亦"时术之",正是《学记》作者引证的用意。"术之"即"以之为术"。"术"本写作"術"。依《说文》"邑中道也"的说解,与上文"此大学之道也"相应。
七、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郑玄注:"数读速。"《尔雅》曰:"'数,疾也。'……及于数进,谓汲汲于求速进也。"清郑元庆说:数,"烦也,频也。"数进,王夫之说:"屡告之,不待其习熟也。" [1]如此则"数"字有两读,一读速,一读硕。我以为读如字,更好,"数进"指量的增加,即教学进度的完成。"及",王夫之注"犹急也"。王引之说:"及,犹汲汲也。" [1]这样解释显得太迂曲。联系《学记》作者批评的现象"呻其占毕,多其讯言"来看,这是一种敷衍塞责的教师,只知照本宣科,把答案告诉学生了事,不讲"预""时""孙""摩"原则,不管学生是否掌握。这样的老师,并无"急""汲汲"可言。"急于赶进度"的老师,虽然也违背教学原则,也会有"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的恶果,但其用心还是在学生,目的是要学生多学。而这种完成教学进度了事的老师,完全不从学生着想,更不用心于教学规律和原则。我以为"及"乃用其本义,就是"达到"的意思。《说文·又部》:"及,逮也。""及于数进"就是"达到数量增加",也就是完成教学进度。
八、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一般理解为"发扬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但《学记》的作者又说:"禁于未发之谓预"、"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意思是要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加以预防,如果问题发生以后再去禁止,就抵触抗拒,不易克服。那么,"救失"就不单单是"矫正学生的缺点",而是要预防、避免、阻止学生缺点的发生。《说文·攴部》:"救,止也。"《辞源》"救"字的第一义项就是"阻止",引两条书证,一是《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二是《周礼·地官·司救》:"司救掌万民之衺恶过失,而诛让之,以礼防禁而救之。""救失"即阻止过失,预防过失的发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师既前识其四心之不同,故后乃能随失而救之也","使学者无此四者之失,是救失。""长善救失"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阻止学生的缺点,换句话说,教师的责任之一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防止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也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这两句之前讲"尊师",之后讲教师如何问答,似乎与前后均不衔接。一种解释是,学生善于学习,对于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业成绩都有好处,而学业成绩的好坏又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有关系,从此过渡到教师必须善于问答。另一种解释以为"善学者"的"学"字应作"教"字解。[2]前一种解释拐弯抹角,似嫌迂曲;后一种解释改变经文,更不足取。我以为,《学记》作者这几句话不是在讲"学生要善于学习",而是在告诉教者一个事实。教师的功夫在于培养学生"善学",从而收到"师逸而功倍"的效果,避免"师勤而功半"的情况发生。如何培养学生"善学"呢?那就是要"善问"、"善答问"、"听语",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像"良冶""良弓""始驾马者"一样,教学生从基础学起,注重实际操作,不要好高骛远。文章意脉连贯而下,并无阻断。
十、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学记》举这3个例子意在说明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有人以为"这3个例子""说明练习的重要性"。[1]根据"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来看,这3个例子似乎不是说明同一个问题,而且"学为裘""学为箕""车在马前"也并非全练习本业。我以为,作者举这3个例子,意在说明教育学中3个重要问题。
"裘",乃用皮革制成的鼓风袋,冶炼工作不可缺少的设备,用以助火增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事则容易做好。学亦事也,何为学之器?法也,志也。优秀教师总是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善学者","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善学"即得法。得法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自己的积极性,所以《学记》作者又说:"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志"、"法",乃学之"器",好比冶炼工作的鼓风袋,给学习鼓劲加温。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继志"。
"箕"者,簸扬之具。为箕,要把柳条弯曲,与造弓相类。"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君子之教,喻也"。学习要能触类旁通,"知类通达"。《学记》用"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来告诉教育工作者要"善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就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叩之以大则大鸣,叩之以小则小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车在马前",所以学驾车。学习,要有教师示范,教师要言传身教,"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①《学记》作者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学生之间要相互切磋砥砺,所谓"相观而善之谓摩",还要对学生"敬业乐群""论学取友"方面进行考核,以求达到"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成效。
这3个例子,分别说明教学中的"继志""善喻""观摩"3个重要问题,是前面阐述的思想形象化的总结,所以才说"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学记》言简意赅,许多幽微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由于个人学力有限,以上意见多是管窥蠡测,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周正逵. 文化读本[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12-323,335-343.
[2]许椿生. 学习祖国珍贵的教育遗产——《学记》[J]. 河北教育,1981,(增刊)4-2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