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有一种教育叫做

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将教育的过程变得水到渠成、润物无声,是教育艺术的体现。生活即即育,教育的契机不需要刻意制造,它就在平常点点滴滴的小事里。借助于每天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小事,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思想,日积月累,便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还记得前些年,每当春季来临俱乐部会给每个男孩发一小包向日葵种子,并告诉孩子们自己种植、自己照料,等向日葵开花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

这是一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可是就在这件小事中,我曾经与几位家长做过以下深入的剖析和思考:

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有一种教育叫做(1)

1在机会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是谁把握住了机会?

同时得到向日葵种子,但是有人会早早种植,而有人会懒惰拖拉,早日把种子种下就为预示着你的向日葵会早日开花。

5自主成长好,还是百般呵护好?

种在花盆中的向日葵,需要不断浇水才能维持生命;种在户外的向日葵,扎根于泥土之中,汲取大地的无穷养分,享受自然的阳光雨露,成长、开花、结果不需要太多的照顾。

放手去爱,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向下扎根,方可向上生长。

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有一种教育叫做(2)

6水浇多了会怎样?

水浇多了,向日葵会被溺死。向日葵需要水,但是过度的水分只能对它造成伤害和摧残。

孩子需要爱,但是泛滥的爱,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爱,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应该从被爱方的角度考虑。适合的爱、健康的爱、科学的爱,才是真爱。

7代表向日葵给他的主人写封信

从接到种子的那一刻起,一个生命就交到了你的手上,你是向日葵的主人。你的精心照料、你的养育之恩,它将感激不尽。引导孩子站在向日葵的角度,给他的小主人写一封信,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通过变化角度、变化时空等思维方式更能让孩子有丰富的情感,更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8向日葵的追悼会

如果向日葵由于你的照顾不周而不幸夭折,请担负起为他送终的责任。为向日葵开一个“追悼会”,主人负责写悼词,并默哀三分钟后,宣读悼词,缅怀由于自己的失职而失去的这个生命。

责任感不是教出来、讲出来的,而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练就出来的,向日葵死了是个失败的结果,但是孩子懂得了责任的重要,便是个成功的教育过程。

9给种子萌发提供必要的条件

种子的萌发需要氧气、水分、温度等必备条件,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大人提供必备的条件。

孩子的成长,最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拥有一个健康、和谐、成员间充满爱的家庭,这将是父母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10种子的萌发需要自己克服一段黑暗而艰难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过程,需要自己克服一段黑暗而艰难的过程,这样破土而出之后才能健康成长。如果我们好心帮助种子去掉埋在上面的厚厚的土层,种子即使萌发也会绵软无力,不能健康成长。

孩子成长的过程,很多事情看似走弯路、看似费劲、看似幼稚、看似痛苦,但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环节,这些环节谁也帮助不了,也不能帮助!好心的帮助,只能让孩子受到伤害。

11根基深,叶自茂。

向叶子上浇水,效果明显,但不是长久之计;向根上浇水,看似效果来得慢,但可持久奏效。

教育是有延迟性的,一切来得快的事情,去的也快。急功近利,贪图眼前功利,如扬汤止沸、舍本逐末。

教育是个根的工程。

只要是根,就是朴实无华的,一切眼花缭乱的教育不会是根的教育。

只要是根,就是不求功利的,一切抱着功利的目的而进行的教育不是根的教育。

只要是根,就是可以生长的,一切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不是根的教育。

只要是根,就是埋于地下的,一切用眼睛能看到的教育通常不是根的教育。

根的教育,需要内心静宁,需要用心感悟,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12葵花的生长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一颗向日葵,每天生长的高度和未来发展是有规律的,它不由人的主观意愿而决定。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其他的事情就要交给向日葵来决定了。提供所有成长条件后,其余的期待、担心、焦虑或努力都将不会有任何效果。

孩子的教育会遵循教育的规律,但绝对不会遵循人的主观愿望。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但“望子”却不可能“成龙”!孩子的成长和成才不与大人的付出完全成正比,但却与大人付出的正确劳动成正比。

13每一株向日葵都是那样可爱!

种下的向日葵,每一颗都不会完全一样,但无论是高大、矮小、粗壮、细弱、挺拔、弯曲都是一个生命,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可爱之处、都有各自的成才标准。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存在差异,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的好坏是不科学的。我们不该期待着孩子穿同样的鞋,将来走不同的路。最好的教育不是帮助孩子如何改正短处,而是帮助孩子如何发扬长处。

14健康成长,鲜花自然绽放。

向日葵只要根深叶茂,健康成长,开花结果是自然的事情。但是我们过多去关注开花结果而忽略了健康的成长过程,最终将花果无存。

注重孩子品格的塑造、习惯的培养、体能的积淀、价值观的形成,孩子成长成才是必然的结果。过多关注成绩、利益,而丢掉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教育必将以悲剧结局。

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有一种教育叫做(3)

15感谢葵花的陪伴

向日葵的主人劳动过程中也会收获陪伴它成长的成就感,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应该感谢向日葵的陪伴以及它带给我们所有的快乐和享受。

孩子不是自己想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是父母有生儿育女的需要才有了孩子。感谢这个上帝恩赐的礼物才是当父母者的良好心态。为了达成自己的意愿、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对孩子提出的任何期盼和要求都是无理的、自私的、狭隘的。

16为他人的葵花鼓掌

别人家的向日葵如果成长得比自家的好,应该发自内心向人家祝贺和学习。不该指责埋怨自己的向日葵,因为很有可能它成长的不好,是由于自己培育方式不当,而不是向日葵本身的问题。

教育的成果更多取决于大人的教育技术,而这种技术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习和借鉴,活在自己的天地里闭门造车,难免要狭隘或偏激。

能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爱吾子以及人之子,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关注他人的孩子,才能取长补短,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17开花不是最终的目的

种植向日葵不仅仅是为了赏花,开花是个必然过程,结果才是最终目的。

教育的终点不是孩子考上大学,而是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仅靠分数来评价孩子是有问题的,高分而低能,高智商而低情商,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也很难有所成就。

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有一种教育叫做(4)

18当心一叶障目

如果我们距离向日葵太近,可能看到的只是一片叶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是叶子上的缺点,如虫咬、伤残、黄叶等诸多问题。但是我们如果后退几步,可能会看到一整株向日葵正在健康的成长!

距离孩子越近,越容易“一叶障目”,看到的事情、做出的判断就越不客观。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有全局观,治好了一片叶子而丢掉了整株向日葵才是教育的大忌。

孩子是不可能没有缺点的,孩子的错误也是一辈子纠正不完的,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执着于每天给孩子挑毛病、改错误,而丢掉了守住孩子本有的优点、特长、进步的大局,是最愚蠢的教育。

19枝杈上的花苞

当一颗向日葵长出很多花苞时,我们必须尽早除掉次要的,只留下一个最主要的,否则所有的花苞都将无法结出成熟的果实。

我们教育孩子,万不可动“贪念”,教育的过程中想要的越多,反而得到的越少。棍扫一大片,不如枪挑一条线。

最好的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有一种教育叫做(5)

20时间都去哪了?

如果每天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全投入到这株向日葵上,根本没有必要。我们即使对向日葵爱不释手,也要给自己留出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先爱好自己,再去爱好向日葵,否则终究有一天会感叹:时间都去哪了?

100分的家长通常只能培养出70分的孩子,而70分的家长通常能培养出100分的孩子。给自己留出一部分空间和时间,同时也留给孩子,大人需要,孩子也需要!

一株向日葵种出的20条教育理念,您悟到了吗?........

benseboy-edu(北京本色男儿俱乐部);如果您是一位想让自己孩子更加强大、并能舍得让孩子经历摔打和磨砺的家长,我们热情地欢迎您和儿子加入本色男儿俱乐部的大家庭。在这里,儿子能够强壮身体、强大内心,您可以学会更多智慧解决教子难题的好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