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二日出生(万世师表于127)

今天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的生日。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二日出生(万世师表于127)(1)

图片来源:搜狐

1891年的今天,陶行知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

可能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的教育理念会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对中国的教育界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二日出生(万世师表于127)(2)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创新精神

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这样的精神在当时甚至今天都是难能可贵,需要巨大勇气和信念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

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 1917年年底,陶行知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
  • 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 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
  • 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

等等……

一个世纪过去了

先生的教育经历我们可能不熟悉

但先生那几句经典名言

相信每个人都熟记于心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每天要四问:一问身体、二问学问、

三问工作、四问道德。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

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

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

有网友说

上面的第一句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

你有没有听过呢?

翼课君今天还要给各位老师分享一个小故事,从中您可以感受到陶行知的一些教育理念。

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二日出生(万世师表于127)(3)

图片来源:壹伴无版权图库

这是一个很温情、很动人的故事,打人的孩子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陶行知若未及时了解真相,这个故事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老师,对犯错学生的教育除了批评,还应适时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在真相未明之前不应过早下定论。尤其是叛逆期的学生,他们需要尊重、理解、欣赏和保护。

做教育不仅需要耐心和细致,更要有爱心和用心。

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赞他为“万世师表”,郭沫若讴歌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还有人说,他出身书香门第,却甘愿以农民自居;他受过高等教育,却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

行知已故,但其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却永存。

声 明:

责任编辑:熊 莹

图文校对:赵 旋

审 核:贾丹彤

本文部分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

旨在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