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变细有时不成形真的是肠癌吗(大便变细or不成形就查出肠癌)
癌症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庞大,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爱吃,好(hào )吃,能吃,让我们在享有口福的同时也有庞大的与“吃”有关的癌症人群,如食道癌、胃癌、肠癌、胰腺癌…
吃喝拉撒,人生大事。
作为胃肠科医生,先从“拉”这个平时令人尴尬的话题聊起。
据说99%的人解大手之后,都会回头看看自己的“作品”再冲掉。
其实这回眸一看还是挺重要的,也许某一次回眸就能发现重大健康问题,因为在便便中可能就隐藏着结直肠癌的信号。
1、结直肠癌有哪些信号
所谓肠癌,就是发生在大肠的恶性肿瘤。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三大恶性肿瘤,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如沪、广、深、京已经是第二位,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的趋势;
据2018年中国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7.6万例,死亡19.1万例,其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3位及第5位。
近20年来,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可能与高脂肪及高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和纤维素饮食、缺乏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关。
所以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警惕症状及筛查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防治结直肠癌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疾病来临前,都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比如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质地、次数等,对发现早期大肠癌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肠癌早期很少出现明显腹痛腹胀
反而观察大便更易于发现:
当病变仅限于黏膜,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仅出现大便习惯、性质的改变;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刺激肠道增加分泌粘液,即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粘稠、不易冲走等症状;
▲结直肠癌表面坏死组织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性物质,随大便排出,形成粘液脓血便。直肠病变的粘液常常附着于粪便表面。
也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的部分空间,使正常大便难以通过,亦可出现便秘,大便硬结,量少,大便呈条索状,变细,甚至因为摩擦肿瘤表面出血,表现为大便中混杂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粘液。
▲细条样便:直肠狭窄时,便条形状变细,呈细条样或扁片状,一般见于直肠癌。
肿瘤一旦破裂,还会出现拉鲜红色血,高位结肠病变会有红褐色血便。
出现以下症状时候,病情往往已经不轻了!
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多呈隆起型,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及腹部包块。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肿瘤多呈缩窄型,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
由于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
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2、注意 肠癌悄悄盯上了你!
结肠癌近几年的发展趋势逐渐“凶猛”,我国肠癌生存率只有美国的一半。
最新发布的《中国大肠癌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我国肠癌发病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到40岁-45岁以后迅速上升。在调查中,30—74岁的高风险人群腺瘤发现率高达6.1%,相当于每16人就有一人有腺瘤或者息肉。
肠癌到来时,无论富人还是工薪阶层,都显得不堪一击,迅速被击溃。
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而美国为64%,为什么两者差距如此之大?
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5—10年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
早期的腺瘤息肉一经发现,完全可以直接切除,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发现及时,生存率也高达95%。
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
中晚期肠癌治疗中,可能会不得已切除患者的肛门,改为在肚子上用肛门袋收集粪便和废气。
除了承担痛苦,手术加化疗费用,给家庭造成巨大负担。
运气不好的话, 可能终生在肛门袋里排便
医生建议:肠镜筛查 金标准
2020CSCO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CSCO
筛查指导
CSCO筛查指导
1、一般人群筛查;
① 50~70岁行免疫法隐血检测,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②后续筛查至少每年一次免疫法大便隐血检测,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2、高危人群筛查
①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性肠病者为高危人群。
②应每年参加结直肠癌筛查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胃肠工作的医生,若觉得写得还可以就点个赞、点个关注呗,如仍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大家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